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27

【守独悟同】李文亮国画艺术展(2012.11)

【守独悟同】李文亮国画艺术展(2012.11)

李文亮
1960年生,山西临汾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画院画家,《品逸》杂志主编,品逸文化公司艺术总监。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0

{众家说文亮}>>>


吴悦石>>

书画虽小道,然其涵盖社会人生。故可以补正史之不足,笔墨之特殊表现,大可以观道,小可以观心。微妙法门,千年之下,愈见其盛。

文亮秉持传承醉心翰墨,苦心孤诣,得窥其真。故其书画醇正清雅,古意盎然,文心墨妙。每得静思,余喜其以书入画,绵中藏针,舒缓飘逸,得书画之三昧,发性情之雅思。此为书画界之大幸也。后者知之,勿谓余之累言也。




范扬>>

文亮是位难得的好画家。这样讲并不是客套,因为在当下这个纷乱的世俗中,像文亮这样还能保持一份自信与平和心的画家是极为难得的。他为人真诚善良,为艺气格高迈。文亮在传统上下过大工夫,宋元明清历代大家经典无一不在他的关注与研究中。他细笔一路得益于钱选、南田,粗笔一路又受益于青藤、白阳、缶翁、白石,其作品无论是细笔的娓娓道来,还是粗笔的直抒胸臆,都是那样有分寸、有涵养。他不看重所谓的个人风格,他懂得厚积薄发的重要与“画即人”的真谛。多年来他在博大的传统文化中滋养自己,追求高古典雅的艺术境界与放逸清新的艺术品格。他在花鸟画创作之余亦偶作山水,他的山水画不同凡响,在我看来一点不输于专业搞山水的画家。他在品鉴方面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对历史器物的真伪与断代颇具慧眼,几近专业水平,我想这与他“好古”情怀和对传统的深入研究是分不开的,他有比别人更深的文化情感。他的作品有古意、有文气,正是得益于他对“文脉”有清晰地认识。文亮是个有抱负的好画家,他已是当代画家中的佼佼者,凭他现在的积累与实力,我是看好他的。






田黎明>>

李文亮是一个讲格调与境界的人,多年来始终坚守自己内心那份纯净的领地,持之以恒地修养自己的人格与画格,在不断深入研究传统经典的同时,又以独特的画风品咂着许多纯情而质朴的感受,以单纯的语言诉说着自己内心“生命”意义的关爱与体验。他为人淳朴厚德,为艺虔诚执着,正是这种优秀的文化品格,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高古典雅、平和自在”的感受。他看重全面的个人修养和最终的艺术结果,以超然的态度面对当下,作品了无烟火之气。他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郭怡孮>>

文亮成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有一批“田园”题材的作品,引起花鸟画家的广泛关注,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不少画家学习和模仿他的画风。这批打破了传统花鸟画程式化的折枝画法,他将花鸟与山水结合,以短线与积点的艺术形式,追忆他儿时农村生活的一些真实感受,这种情感表现方式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到就是年代末,他一直在这种形式语言中不断探索、不断调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后来他又打回了传统,对宋元明清各大家进行深入研究,又有一批古雅清逸的新作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交谈中知道他不想过早的结壳作茧自缚,他想深入探究中国画的文化意义,寻求中国画艺术的终究思想。

文亮自学成才,没受过专业学院的美术教育,他有比学院派画家更加自由开放的艺术思想。他学画是从书法入手的,他很早就是全国书协会员,所以他的画一直以来都很注重用笔,无论画风怎样变化,他都不放弃“笔墨”的文化价值。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使他更他更加坚定与自信中国画的本体精神,无论工写,都能以虚和清逸的笔墨言语,表现他对自然生命的真实感受。文亮多年来在艺术生活中都坚守着一种“文人情怀”,在他看来,认为艺术石要靠艺术家在生活中滋养的,艺术的一生正是完满人的一生,所谓“画格即人格”他是很懂得其种妙理的,这在当今名疆利索迁引得世俗当中是很难得的一种品质。我们知道凡有大成就的大画家,无一不是在生活与艺术的价值取向中坚守自己那份善良与真诚的。文亮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画家,他不慕虚名、不跟风,有意无意地与世俗保持距离。在平时生活中,他不急不躁,都在认真积累和准备着。他是我的好学生,但他的艺术追求与我不同,我的作品表现以重彩为主,他则以水墨为主,这很好的发挥了他在笔墨方面的优势,现在他在笔墨方面的成就在当下是屈指可数的。我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对待艺术的态度,喜欢他充满自信的艺术理想和始终如一的审美追求。

文亮在花鸟画创作之余也画山水,我认为他的山水画也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在造境还是自然意趣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格致高、笔墨自由、很难得,文亮是个注意全方位的艺术修养的画家,他在绘画、书法、文字还有鉴古方面样样用心用力。在创作之余还抽出时间主编美术刊物,尤其他主编《品逸》画刊在全国书画界受到专家们的广泛好评。他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使命感,能力强,做事认真,这是一般人少有的。他最近在岭南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画集,要我写几句话,我如实写上几句,谨以为序。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3

自觉自性 守独悟同
——李文亮访谈录
{根据录音整理}


陈子游(以下简称“陈”):李老师,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你是如何认识“风格”的?
李文亮(以下简称“李”):“风格即人”。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或确立过程即是生命本体的全部,是在修为中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风格”决不能故意,否则就会变成一副令人尴尬的“嘴脸”。




陈:有人说,当下是个性开放的时代,艺术个性成为多元化的主体,标准的失衡成为当代中国画坛最突出的问题。请问,你认为中国画应该有哪些值得尊崇的标准呢?
李:中国画的“标准”问题很难讲,不同认识就会有不同标准,这与每个画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取向有关。无论怎么讲总还是有个大标准的,我个人浅见:在文脉上有秉承,在生活上有情感,在形式上有独创,三个字“真、善、美”。对当下来说“真”是最重要的标准。




陈:前人提出了很多画论,包括谢赫“六法”,那么你是怎样理解“六法”的?
李:我认为“六法”中,“气韵生动”最重要是其核心,是中国画创作的根本。




陈:从实践中具体谈谈你个人的体验?
李:“气韵生动”很难具体说清,大多是一种感觉的认知,就象“春的气息”无法言说一样。简单地说来,“气”者略可释为“生命的动能”(南怀瑾语);“韵”者,可谓“言有意而意无穷”;或谓“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谈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测之而意深,究之而益来……”总之“气韵”二字,只可体验,犹如禅机,全凭参悟。和谐自然,流畅舒展是“气韵生动”最直接的体现。说其重要是因为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关于“六法”历代画家各有其说,尤其对“气韵生动”的解读和剖析。“气韵生动”我认为,首先应以“气”、“韵”、“生”、“动”这几个字来解读,因为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意义,解读其中奥妙还得依托于具体作品。




陈:画家在下笔以前是否必然胸中有数?
李:有数亦无数。太有数即刻,太无数则妄。神逸之品往往都是在“神情真假飘忽”之间完成的。




陈:有人说,气韵非师,气韵不可学。不知你是否认同?
李:这不好讲。“气韵”必然要“生动”,不生、不动就不可能有气韵,对“气韵生动”的把握全靠画家个人的修为。只有画家达到一定的品格、学养、功夫,“气”才会有“韵”,画的气息才能彰显“生命之律动”,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气韵是画家长期涵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气韵非师,气韵不可学”是有一定道理的。胸襟修为也关系到“气韵”,什么胸次的人画什么样的画,“画即人”,此话不假,早已是真理。




陈:从当代花鸟画的现状看,花鸟画明显地不如人物画、山水画,精品少,好画家少。不知你是否关心。
李:花鸟画的队伍很庞杂,什么水平的人也充数到花鸟画创作队伍中,其不知画好花鸟画需要怎样的学养与功夫。就功夫这一点,不知把多少人挡在门外了。花鸟画见真见性,没有藏拙的地方,学三四年山水画就能有模有样,但是花鸟画就不成,没有几十年的苦修是拿不出来的,这也是个客观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花鸟画家起手就学当代人,好一些的也就学学吴昌硕和扬州八家之类。取法太近,没有从源头去追溯与研究,所以“假、大、空”问题就很难免了。花鸟画创作不令人满意,其实,这个问题近百年来就一直存在。从八大以后,明显走向没落,齐白石的出现为失魂落魄的花鸟画唤回了新的生机。




陈: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李:我现在对这句话没兴趣,甚至有点“反感”。为什么会有这种逆反心理?因为这些年来“笔墨当随时代”的本意被一些人滥用和曲解了,一些人总是打着“笔墨当随时代”的幌子,干些与艺术毫不相干的事。很多时候我们把“真经”给念歪了。就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我想石涛这样一位具有智慧的大师所表达的意思绝不会象现在一些人所理解那样:笔墨就完全依赖社会时风与紧随时代潮流。“时代”与当代或当下是不同的,它是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语汇,而“当”字也不仅是应当、应该的意思,当有多意:有承担、正在、相当等意,石涛所讲的“当”应该是“承担”的意思而不是“应当”,这对略通古文的人来说理解这句话是不成问题的,而一字之误读就成了大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去考虑随不随时代,而应思考艺术本体的东西。时代必然不失,不需特别强调。画家是创造美的,只要真诚表达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包括历史与现实,只有尊重艺术创作的本体精神与发展规律,“时代”才有意义,“时代”不论你强调与否,都会自然融到每个人的血肉里。我们对石涛这句话的理解应更宽泛一些。




陈:花鸟画在当下,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很多画家融合西洋画法,画静物和盆景花卉,甚至画农作物,一时成就所谓的新品种,以为这样就有了当代性,就随时代了。不知你怎么看待这种倾向?
李:首先,画画不是一种简单的描摹,它是一种“物我交融”之后而又“两忘”的一种精神表达,更不是画“东西”和画“标本”。中西融合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两种文化的对立,中西很难融合与结合,只能吸取、借鉴,只有以中为本,洋为中用,吸取与借鉴才会有意义。所有自作多情的结合都是浅薄与不自信的表现,我从不看好那种不中不西的东西。当下中国画不满足于传统样式,需要有新的突破,这本是件好事,但无论什么时候艺术发展都是有其规律与规则的。艺术从文化精神层面上讲是不存在新与旧的,所谓新与旧也只能在形式上苛求,如果一种新的形式背后将最本质的东西舍去了,那这样的不同有什么意义呢?九方皋相马,只相“其骥十步,一日千里”之马,他并不在黑白与公母上费眼力。古人留下的经典,都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是经得起验证的。画史上的经典,就像一座灯塔,是照亮我们前行的航标,“以史为鉴”这四个字的意义太值得我们珍视了。中国画的创新一定要在“品格”上下功夫,不应在“皮毛”上枉费心机。




陈:我感觉到,你的个人创作,近几年有很明显改变。至少比以往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改变了很多。看上去,越来越古朴、简约、空灵、讲究。这种改变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李:我们都在“路上”。某些改变,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改变也是在一种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自己始终在坚守一种文化上的东西,我认为从文化这条脉中把握中国画的本体精神,顺着中国文化的大道而行,才会有作为。中间的任何偏离都需要及时自觉地去修正。这其实就是画家的一种文化智慧,也是画家对艺术的一种态度。




陈:有人说,你是靠书法起家,有书法的底子,讲究用笔用墨,这也是你最值得推崇的地方。你是怎么看待“书画同源”这一理念的?
李:“书”与“画”本来就是一回事,因文化意趣和宿求是一致的,肯定是同源同宗。当然,当代很多画家,书法这门功课没弄好,连用笔问题也没解决,就奢讲笔墨精神,很浅薄。不重视书法对绘画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画坛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画中国画必讲笔墨,笔墨核心在于一“写”字,写的秘决在用笔,用笔之妙全在生命情感与精神品格的把握上。没有书法的基础,不看重以书入画的重要性,就很难使其作品有高度。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讲究线条的含金量,讲究笔墨品质,书法在其中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相反,搞书法的人不研究绘画,同样对书法的提高也会有影响。综观中国画史,一个大画家无不是一个好书家,所以,一个书法不好的画家,其画一定不会有高度。




陈:董其昌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该说,对于每位做学问的人都有一定的指导性。你怎么理解他的这句话?
李:我觉得,这跟石涛讲的“生活与蒙养”的道理一样,“读万卷书”是“蒙养”、“行万里路”是“生活”。画家要有读书的好习惯,读书可以蒙养人,古人讲“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可见古人多看重读书修养。读什么书是要有智慧的,要读有用的书,读经典才有意义。“读书”不能呆读,“行路”也不能瞎走,读书明理,行路经历,这是有作为画家的一种感悟生命、通达事理的最有效方法。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即在于舍小我求大我,以至无我,达本真天然之境。




陈:从个人创作的角度,请谈谈下一阶段的计划!
李:我想,计划是一张空纸,不断前行最重要。创作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画家能心甘情愿地自找麻烦,不断给自己制造困难,再试图去解决它,只有这样,才不会重复自己。只要心中始终有盏不灭的灯,就会照亮自己前行的每一步……。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5

承物游心


收藏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需求。
    生活中,我们获取学问与提高文化修养的方式有多种,而“收藏研究”对画家来说不失为一种更直接的方式。画家收藏研究古代艺术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财富,而是用以滋养性情、补益文化、提高审美,这种“无为而为”的方式和古董商不同,也只有怀着这样的“收藏”心态才能真正达到鉴赏的目的。生活中如果能将一种行为变成自觉追求学问的事情来做,这种行为就会变得很有趣,在乐趣中获取学问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儿。梁启超先生说:“学问的乐趣总是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进去”。世上许多事情往往都是这样,有时候一步之遥就能将你挡在门外,所以深入“进去”是研究学问的关键,无论什么领域,凡能深入进去的人最终都会有所建树。
    收藏行为,很早以前就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吴其贞《书画记》里就曾说:“……雅俗之分在于古玩之有无”。在古代,追求高雅的士夫文人都很在意收藏,富贵人家以有一半件青铜、古玉的收藏而被誉为“金玉之家”,如果书房中能挂幅倪云林的画,就会显得这家主人很有品味。中国文化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修身养性出发的。古哲先贤以智慧的创造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当代画家,不深入研究古代文明、不认真研究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就不可能真正深知“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一个不懂“鉴赏”的画家,也很难说自己对中国文化有真知灼见。话说回来,我们历览古代书画大家,又有几个不懂“鉴赏”的呢?
    画家本着研究历史文化的目的,收藏面最好广博一些,古玩行里的几大项都应该有所涉猎,在中国文化这条线脉上的东西都应该系统研究。比如我们不了解新石器时期的艺术,就不能懂得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句话的真意;不研究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就不会知道什么才叫“魏晋风度”;不熟悉盛唐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明白怎样才算“洋为中用”……任何一件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器物,每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它包含着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审美的特质,以及“承前启后”的历史信息。收藏,在追究学问的同时,也更多地享受着其中的“美妙”。我们研究鉴赏的过程,正是 “承物游心”的过程。一件高古玉、一件老窑瓷、一件彩绘陶,每每活生生地带着古人的体温,在岁月沉淀中更加光彩焕发。面对这些物件,我们叩问历史,与古人对话,这种“思接千载”作“心灵遨游”的美妙,是外道者无法体味的。
    古代匠师智慧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我们在感叹古人对“度”精准把握与拿捏的同时,不由为当代人在所谓“创新”的幌子下,生生造出那么多不伦不类的“货色”而感到羞愧!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与敬畏的心体味传统,“以史为鉴”,用历史这面镜子照见自己,至少让我们除了“笔墨”这点事情也不至于一无所知。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6

都不委屈


    收藏本是有钱、有闲的“知识分子”的风雅事情。这两年,在众多媒体煽动下,燃起了不少劳苦大众的发财梦。平时从牙缝里挤出的钱,全都傻乎乎地送给河南撂地摊儿的农民了。河南农民高兴,都带着“国宝”在祖国各地古玩市场安家落了户。去过很多地方,即使在最偏远的边寨小城,也不难见到几个鬼头鬼脑卖“国宝”的身影。
其实,古玩一行门槛很高,因品类多,专业性强,即使毕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都通达。所谓专家,也只局限在某个领域里。常在一线用真金白银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商贩,不免时常“吃药”“打眼”。自古以来,中国人在“作伪”上的聪明才智是惊人的。现如今,造人民币已不算什么本事,用旧皮鞋都能做成药与食品,可想而知,做几件明清官窑、商周重器、越王宝剑……撂倒几个故宫博物院专家也不算什么新鲜事,至于那些怀着投资发财梦的“生货”,就更不在话下了。亲眼见过不少大款,花大价钱买了满屋子的“国宝”;见过靠工资养家糊口,用省吃俭用下的全部积蓄买下几块像门墩大的田黄;也见过浑身上下挂满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朋友、老板……听他们斩钉截铁的口气,又不像是在说假话,你能说什么呢!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也不想想,世上哪有那么多“国宝”,即便有“国宝”也不一定全都砸在你头上。明明知道“捡漏”是个“坑”,可总有人奋不顾身地往坑里跳,都是一个“贪”字闹的。
玩古玩毕竟只是品味的消遣,一旦燃起发财的野心,那份清淡的沉醉就会变得很混浊。
    我好古多年,从不敢奢望弄件“国宝”玩玩。国宝都在国家博物馆里,看看就当是咱家的了。我玩的东西大多是些“标本”性小物件,商人不正眼看的,请回家,是为了方便与她交心对话。她滋养我,我供养她,朝夕相处大家都不委屈。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6

还活着


四件隋唐黄白釉人物立俑是几年前请到的。
两尊初唐文官,从广州文昌路来,一尊隋代发髻高束的侍女,从北京天雅来;中间个头瘦小的一尊侍女,从太原文庙来。四位从不同地方相约而至,聚在我案头,整天喜眯眯地让人好生欢心!尤其那两位隋代美女……
08年去上海,在“上博”痴迷了好几天,展厅拐角处有一组隋代白釉乐伎俑,当时震撼了我!现在那么多国宝都淡去了,只有那组乐伎俑还沉沉地落在心上。真的,那是天造的!不然怎么会有那种清逸典雅的天籁般的美?据说隋文帝在历代帝王中是最不近女色的主了,在他掌管天下的时代,真不可想见,一帮辛劳的匠师得有怎样的风月过活,才会“鼓捣”出如此美妙的艺术形象呢!
去年,傅爷送我一套《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全集》,其中收有三尊白釉侍女俑,比上博的不差,可惜已出国去了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洋人眼光不低,把我们东方最美的“女人”娶走了。记得法国也有一尊古罗马时期的美人,高不到一尺,与上博的差不多,青铜的,是罗丹大师生前收藏中的精品。04年去西欧考察时,在艺术馆(罗丹故居)见到了她。好多年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还令我沉醉。大师毕竟厉害,生前终日有古罗马美人陪着,创造了那么多的不朽作品。我这几件没人家那么“出身”高贵,就算是清甜的村姑,也足令我心驰神往了。
    历史真是个玩笑。该死的早死了,不该死的还活着……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7

老窑儿


九十年代中期玩过几年明清磁。那时候山西东西多,还便宜,星期天的古玩市场就在我画室窗下,无事在场子里溜达,百八十就能买到清三代民窑精品,三百多块钱可买到一只完整的双足康熙青花牡丹大盘。现如今,明清官窑涨成了天价,民窑涨得也让人吃惊。
   玩过一阵,觉着青花、粉彩轻浮,不再喜欢。
   老窑的东西九十年代在山西古玩市场很少,不值钱,没人捣鼓。现在大家都知道老磁的价值,价钱也今非昔比。太原星期天的古玩市场自从半坡街迁至南宫,多年一直没变。前年我家搬回了这里,去古玩市场象上趟厕所一样方便。现在的南宫市场早已不堪入目,满场子假货,全都变成了撂地摊的河南农民,想在这里买件“真”破烂都很难。
   喜欢老窑磁,入手研究太晚。山西老窑很多,全国除却河南就数山西了,尤其在辽、金时期,山西有大大小小几十座窑口,大都属定窑与磁州窑系,没一座官窑。相比之下霍州窑在全国还算有些名气。我在霍州呆过十年,工作的地方就离窑址不到二里路。霍州窑原先叫“彭窑”,是仿烧定窑磁的,又称“新定”,制作精良,胎薄釉亮,尤其白釉磁,釉色白净的很,见过许多精品,在我看来一点也不输于定窑,只是被被定窑的名气给盖了。前几年我买过几个小件,价钱不低。现在古玩商常拿霍窑的东西冒充定窑卖给港台人。
    老窑磁中我最喜欢越窑的东西,那是真正的大雅!定窑、汝窑也好,磁州窑粗糙,不好,象村夫,不喜欢耀州窑,太矫情,钧窑勾兑的故事太多,还是俗气,龙泉窑肥腻,哥窑、官窑除了肥腻还琐碎,湖田窑、长沙窑呢?一般,吉州窑最俗不可耐。邢窑、建窑有古韵,不错。
   08年在晋东南一位收藏老窑磁朋友那里买过几件泽州窑的五代水丞。他喜欢画,我画了两幅小画给他,一高兴要送我一件邢窑带“官”字款的白釉小罐,当时客气,没拿。去年听人说他将所有的藏品都转让给别人了,现在想起那件邢窑白罐有点后悔!
    玩老窑,玩的是那份古韵与大雅,什么名窑不名窑的都不在乎,只要有那份气质与审美在,即使地方小窑的东西也喜欢。前年,老杨送我一件北齐青白釉茶盏,高不过六公分,胎骨细糯,釉水润泽,气质典雅,韵味古朴真正的小器大样,我喜欢。老杨说:“这东西好呀,皇帝用的,这就是当时的官窑磁”。看他说话的神态又不像是在开玩笑,很认真的。果真如此,在我的藏品中那大小也算有件官窑了。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37

守住城池


      在文房四宝中,我以为古砚最有资格端端正正的稳坐在“不朽”二字上。
    事实上,古砚照样还有理由以自己的沉重而骄人,任何一个亲近过砚的墨客用不着掂量,想必也会认同这种感觉,好像还真没有谁轻视过它的存现。随便数出已去的名流,都会发现在他们的癖好里曾将古砚看重。现在时代变了,过去用硬笔写字的文人也换成鼠标了,即使舞弄毛笔的书画家,也大多远它而去。
    古代文房中,陪伴主人的四五十种佳器,如今别说还在使用,又有多少人见识过呢?一群败家的玩意儿都跟着所谓的现代文明去了,可悲啊!
    如果说古砚渐渐退出文房是一种无奈,那么在片刻的怅然之后,便会有一种摆脱刑役后的冲淡与超迈。而恰恰因为与日用拉开了距离,反而会温温柔柔地得到怀旧的眷顾。古砚在实用上失落的同时,又将会在实用之外找回自己。由古砚而墨盒,再到墨水瓶,看似一条便捷的走向,但审美的眼光有时则将原始古朴的韵致看的格外亲近。试想一支墨水瓶放在案上,那就是一张办公桌;一支墨盒搁在案上,那就是贡院的考案;一方古砚摆在案上,那案就流溢出书房线装书的味道,感觉真是不一样,后者的恬淡宁静,能使人得以精神的慰藉。王右军面砚如守城池,文人想在精神上做一回主帅,这就不仅仅只是魏晋风度了。
    砚的历史远去了。从炎黄时代算起,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砚,还应始于汉代。每个时期的砚式都别具时代特征,自汉至今,正像中国绘画一样,一脉相承。砚的发展历史悠久,砚式变化多端,材质使用繁杂,别的不论,就砚材中的石质一项来说,除我们知道的四大名砚外,尚有近百种散布在各个地区的砚材很少被人认知。
    我关注古砚也是近几年的事。这几年,在各地收集了自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古砚三十余方。砚式大都为宋明艺术风格,朴素简约,很少雕琢。去年冬天在太原买到的两方明代澄泥砚,由衷喜欢。一方、一圆,方者虾头红,圆者蟹壳青,直径不过9公分,薄的是方砚,不到半公分,圆砚呢?也不过0.7公分,砚额正中开“日式”小池,砚塘周边起线,砚覆立足,方者四足,圆者三足,两方小砚细腻如糯,润泽如玉。澄泥砚是吾乡特有的名品,宋以后,青州红丝砚退出,澄泥砚才跻身于四大名砚之列。后来居上,大器晚成。澄泥砚是砚族中的祖宗,成于晋唐,早于端歙二砚。以往我们见到的澄泥砚大多是粗松的陶砚,真正的澄泥制砚在明代晚期就失传了,它的出现与消失很神秘。真正的澄泥砚传世极少,故一直以来被文人宝爱。据说乾隆爷见到此砚甚是喜爱,下旨派内务府的人去山西坊间寻找制砚艺人,访遍山西也没找到,这事在清史档案中是有记载的。我这两方小砚更像是文人案头读书批注用的笔舔、也或是文人案头把玩的心爱之物。四五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至今无一丝耗损,可见古人对它的珍重。如今它在我的案头,我又该怎样用心呵护呢!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48

--李文亮国画艺术展--(2012.11)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2-11-27 12:49

--李文亮国画艺术展--(2012.11)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守独悟同】李文亮国画艺术展(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