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叶武
发表于 2014-1-20 11:39
除旧布新——“张良勋书法字稿展”在合肥跨年举办--作品篇
罗禹
发表于 2014-1-20 13:38
本帖最后由 罗禹 于 2014-1-20 13:42 编辑
书存金石气 人有君子风
——感悟张良勋其人其书
第一次看到张良勋的字,是我很小的时候去合肥,在合肥城隍庙娘娘殿山门两侧悬挂着张良勋书写的楹联:行些善事心安理得梦魂稳;做个好人天知地鉴鬼神钦。魏碑体行楷书,劲健挺拔,洋溢在刀刻斧凿的金石气息,庄严肃穆,甚为壮观。当时我突然的感觉到所谓的“庙堂之气”就是如此吧!
第一次看到张良勋,是我在合肥上学时。那时在合肥百货大楼的后侧有一条窄窄的小巷,小巷内有几家旧书摊.书摊主从废品站收来图书,然后摆在巷内来卖。合肥是个科教城市,很多学生凑空来此巷淘书,生意非常火爆。我爱书,自然是此小巷的常客了。有一个礼拜天,我来“大胡子”的书摊买书,远远的就看到摊主“大胡子”正站着和一位中年人说话,那位中年人站在书摊的对面,穿着一身灰白色的旧中山装,手里拿着几本书。看到有人来买书,这位中年人便和摊主道声再见,便慢慢的走了。我和“大胡子”本来就熟悉,“大胡子”对我说:“你喜欢书法,刚才的那位先生你可认识?”并告诉我说那位中年人就是著名书法家张良勋先生,还说张先生已经答应为他的书摊题写摊名。这么一位中年人就是书法家张良勋?安徽省书协主席、安徽日报社的主任编辑会到这个小巷淘书?我是有些难以置信。
又过了一段时间吧,我又是去小巷买书。看到“大胡子”书摊墙上果然悬挂着张良勋题写的“书摊”二字匾,魏碑体行楷书,镇定大气,力透纸背,确实是张良勋先生的手笔。“大胡子”一看的我便说:“你来了,你看看这是不是张先生的字?”并告诉我说自从挂上这个匾“麻烦”多了,来买书的人,有的说:你“大胡子”在哪找人仿张主席的字?怪象的;有的说:你一个卖破书的,本事不小,居然请得书协主席给你写字;有的说:你这么个小书摊,张先生这么大书家,会给你题字?自从挂上这个字,每天都有人来说字的事!
回忆起来,那一天我确实和张良勋有过一面之缘,可恨缘分浅薄,匆匆擦肩而过!毕业后,我疲于生计,四处奔波,学习书法也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业余爱好。张良勋的作品我也多年不曾再见 过!往事如烟,在记忆深处,有的也被渐渐的淡忘了。
又一次见到张良勋的字,是2009年五月十四号在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那一天是焦裕禄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当地政府为了纪念焦裕禄同志,弘扬焦裕禄精神,向全国征集了一批书法作品,搞了一个展览。展览厅内依次悬挂着申万胜、张旭光、宋华平等在当今书坛颇具影响的名家作品。在特邀作品后面依次悬挂着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作品。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我看到了张良勋的作品,整张六尺巨幅,端庄劲健,一派大家气象,落款:书为焦裕禄逝世四十五周年。。。。。。看来是张先生为本次展览专门创作的精品力作,可能是张先生对焦裕禄精神有特殊感情吧?在征稿公示中就明确的写着:不设奖项,没有奖金,丝毫报酬都没有。张良勋作为当代著名书家,中国书协理事,原安徽省书协主席,有着一字值千金的身价,居然会不计报酬的为这样一个展览创作,这是很多名家做不到的呀!这也许就是文化、就是精神、就是谦谦君子风度吧?
而今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熙熙攘攘,谋名求利,整个内心充满着浮躁。感悟着对张良勋先生的点滴记忆,仿佛能给我们浮躁的内心注射一剂清凉。这也许就是张良勋先生作为一位文化人所发出文化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