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05

远堂庄桂烽之摩崖书法敬抄心经

远堂庄桂烽之摩崖书法敬抄心经心经(佛教典籍)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北朝末年,即公元6世纪的50—80年代,北齐境内的沙门、僧官、王公显贵、地方官吏和豪族,协力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刻经工程。他们捐舍资财,踏勘山林,调集工匠,开凿石窟,写经于石,然后刊刻,造出了一处又一处的佛教刻经的景观。
  大大小小的刻经工程,历时20余年,最初兴起于北齐首都邺城附近,即今河北邯郸、涉县和河南安阳一带。在僧侣的指挥下,工匠们斩山劈石,把山崖整削平齐,或者搭构成石窟,然后由擅长书法的僧人将整部的佛经,用4—5厘米见方的大字恭敬地抄写在石面上,然后由工匠刊刻。这样的工程,规模大,耗费财力和人力,而且工期很长,记载北响堂寺刻经情况的《唐邕写经铭》说,刻成《维摩诘经》、《胜鬘经》、《弥勒成佛经》、《学经》等四部经,工程“起天统四年(568)三月一日,尽武平三年(572)岁次壬辰五月甘八日”,历时四年时间。山东境内的刻经,虽然用不着劈山斩石,但是,如泰山经石峪那样大面积的大字深刻的经文,刊刻起来也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北齐武平元年(570),刻经行动扩展到北齐的济州、兖州一带,即今天的山东泰安、济宁地区。这一带山体的石质,是花岗岩,不像邺都近邑的石灰岩那样便于开采,所以,佛经是刻在天然的巨石立面上,或者是山体裸露的石坪上。花岗岩石质粗硬,石面又无法打磨光洁,只有把字写得展大一些才便于刊刻和观瞻,因此,山东境内的刻经,大多是50—70厘米见方的擘窠大字。字写大了,自然形成的山体石坪或巨石立面却是有限的,变通的办法是只刻佛经的部分章节。这样,整部的佛经就很少见了。
  把佛经镌刻于石,在佛教文化史上,是北齐开风气之先,后来隋朝的静琬发愿在北京房山刻经,藏于洞窟,是北齐刻经行动的继续。而北齐人刻经则是受到东汉刻立《熹平石经》以保存儒学经典的启示,因为当时的僧人把他们刻在崖石上的佛经也称作“石经”。这样做是考虑到“缣缃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杀青有缺,韦编有绝”,只有将佛经刻诸石上,才可以做到“字无飞灭”,“永垂昭晰”(《唐邕写经碑》)。北齐是以佛教立国的王朝,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在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登祚受禅,于僧稠禅师受菩萨戒,断肉禁酒,放鹰除网,又断天下屠,年三月六日,劝民斋戒,公私荤辛除灭之,度人八千”(道宣《释迦方志》教相篇第八)。当时仅邺都一地,“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方”(道宣《续高僧传》卷十靖嵩传)。所以,北齐境内的刻经之举,正是北齐佛教兴盛的表征,其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

    山东境内的大字隶书刻经,尖山、铁山、二洪顶三处,都有“安道壹”的题名,以铁山题名最为明确:“东岭僧安道壹署经”,可知刻经是由安道壹书丹。泰山、祖徕山、水牛山、葛山、峰山的刻经,笔体与铁山、尖山、二洪顶刻经极其相似,可以推测,这些名山的刻经也是由安道壹写下的。翻阅邯郸市文管所马忠理先生提出的拓本图版,邯郸滏山南响堂寺般若洞前左壁刻经的笔体,也与铁山刻经相同,估计安道壹于北齐天统元年(565)就参与了邺都近邑的刻经活动,后来他才辗转到今天的山东地区实施摩崖刻的大字隶书刻经工程,而且得到了从朝廷权贵到地方官吏、豪绅的支持。
  关于安道壹,从铁山、尖山题记中,知道他是“东岭僧”、“大沙门”,可见他在佛门有较高的地位,大概是西域地区的胡人,这从“安”姓中可以探得消息。而“道壹”是他的法号,二洪顶刻经中有摩崖刻的“安公之碑”,并不是记叙他的生平,而是解释“安道壹”一名的含义,其文曰:“大沙门僧安,不安所安,安所不安。安大道一,不一所一,一所不能一。不安所安,不安于安,安所不安,能安于安。不一所一,不一其一,一所不一,能一其一。词曰:安故能一,一故能安,安一一安,岩上雕刊。”铁山《石颂》对安道壹的书法特别推重:“大沙门安法师者,道鉴不二,德悟一原,匪直秘相咸韬,书工尤最。”“清跨羲(王羲之)诞(韦诞),妙越英(张伯英)繇(钟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
  安道壹写的大字隶书,凭借摩崖刻经流传下来了,是北朝隶书书艺的空谷绝响之作。但是,隋朝以后就埋没深山无人知晓了。当这样的书法巨制在清朝被发现之后,对其书法备加推崇的书法家是康有为:“《四山摩崖》(指尖山、铁山、葛山、冈山刻经)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为擘案之极轨也。”(《广艺舟双楫·余论第十九)“观《经石峪》……,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邪!”(《榜书第二十四》)康有为把冈山刻经书法视为铁山一类,这是他的疏忽。但是,他的审美评价,却准确地表达了安道壹书法的美感。在中国书法史上,安道壹的大字隶书堪称是独树风标的绝代佳构。



整件作品由116张72*45CM的毛边纸拼接起来!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05

局部欣赏
0001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08

局部欣赏
0002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08

局部欣赏
0003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0

局部欣赏
0004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0

局部欣赏
0005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2

局部欣赏
0006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3

局部欣赏
0007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4

局部欣赏
0008

无极 发表于 2014-1-27 00:15

局部欣赏
0009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远堂庄桂烽之摩崖书法敬抄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