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练习纸
10、临张旭我的练习纸
看了你的自述,并认真欣赏了你的临创作品,总的感觉,你确实喜爱书法,而且很勤奋,很有才气。我从自己学习书法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尽供参考。1、要有自信,我一定能学好,而且能成功。这是基础。
2、选择学什么包括书体,审美风格,要从自己的信念出发,不可人云亦云。
3、选择好目标,不要轻易放弃。临习要专一。
4、广收博取是最高阶段的事。
4、审美的培养是多读书,多涉猎书法绘画之外人文科学。
5、书法要从古人学习,,对于同时代的人的作品只能借鉴。
我的电子信箱:w.wy@2911.net.
我的练习纸
王老师,谢谢您的鼓励和鞭策!我会按照您的指导加倍努力。谈到信心、信念,我有时确实总觉得自己天赋不够,虽刻苦习练,但成效甚微。现在好了,有您的指导,我会坚定信心学下去。我也在想如何专一的问题,只是把握不准向哪个方向努力。在这方面,还想请你多予指导。另外,我很珍惜这次向您求教的机会。我想知道,这段时间,我该如何学习和练习。您能给我做个具体安排吗?
谢谢!
我的练习纸
你好!选择学习方向,我一直认为要从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出发,不要受老师的好恶影响。从你的作品看你涉猎很多,以行草书为主,而且有了一定基础。我不知道你是否最喜爱行草,如果是,你又偏爱何种风格的,有什么美学追求?在古今的书法家中你喜爱哪一家?然后,我们再探讨你学习方向。
我的练习纸
王老师:上午开会,才看到您的帖子。
正像您所说,近来习练多的还是行草。三年多来,我写字都是取站姿,开始也写过揩隶,练过一段时间的《醉翁亭记》、《勤礼碑》、《张迁碑》等,后来按《三希堂法贴》练,再后来,是按书法史的顺序,对一些有影响的书家的墨迹,我都要写一写。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以后,好像有了自己的喜好,打开电脑,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就去看一些人的作品。如果说喜好的话,对古人比较喜欢张旭、怀素、米芾、王铎、祝枝山、徐渭、傅山等人风格,近人喜欢毛泽东的大草。对二王不是不喜欢,而是觉得不适合自己,阳春白雪,可望不可及。对董其昌、赵孟俯(原字电脑里没有)等人的风格,总觉得文弱了一些。对黄道周、倪元璐,开始我不以为然,但后来觉得他们的字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还有杨维桢一路,看似癫狂,东倒西歪的东西,我也开始喜欢。还有几位书坛上很有影响的,像八大山人、像李叔同等的作品,我一直没有办法欣赏,也许还没有修炼到那个境界吧。
要说性格,我总的是个很平稳的人,特别是在组织人事部门干过若干年,外人都说我非常适合。但我也有开拓、敢冒险的一面,工作不按部就班,爱开快车、爱游泳……
前面你曾讲到要取法古人,同代人的作品只供借鉴的问题。这是非常对的。但是学生有时感到迷茫的是,如何感知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趋向。我们这个时代,书法美学的主流审美价值趋向究竟是什么?我们这里也有几位中国书协的会员,他们有的认为,传统的东西是不入流的,特别是在全国大展上获奖的东西,多是离经叛道的一路,或是“现代书风” 。不知老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以下内容由 红荆藤 在 2005年10月18日 10:56pm 时添加 -=-=-=-=-
但是,我自己认为,我的审美偏好总的还是传统的一路。之所以也喜欢杨维桢那看似癫狂,东倒西歪的东西,是因为我信奉“矫枉必须过正”,意欲通过有意识的往歪处写,来改变自己写字过于端正、不懂得俯仰的问题。
我的练习纸
你好:行草书临帖、创作取站姿是非常好的习惯,这样运笔自如,适合行草的大开大合。你已有了揩隶基础,又临习过许多古来名家行草书,已是有一定成绩的书法家。你比较喜欢张旭、怀素、米芾、王铎、祝枝山、徐渭、傅山等人风格,近来又喜欢毛泽东的大草。这说明你在平稳的外表下,是一个豪爽、洒脱的性情中人。因为宋以前人的墨迹多是小幅手札书信,明清以后大幅的中堂、条幅才多起来,为适应今天创作的需要,我建议你行草书可从王铎、祝枝山、或傅山中选择一个为主要学习对象,行书可选择米芾,其余各家可作为前期借鉴。这样临习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尝试开始创作。你在探讨这个时代书法美学的主流审美价值趋向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现代人追求轻松、自然、率真、情趣,反映在书法上是以率真自然为上,抒情写意为佳。学习书法必须从传统开始,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只有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才能创新有自己的面目,自己的风格。这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传统,传统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要辨证的看,经典是传统,但不是全部,那些流于正统之外的民间书法,也应视为传统。关于流行书风,这个概念是人为加上的,它不是与传统对立的概念。书法从实用过渡到视觉艺术,其形式变化是必然的。因为网络缘固,今日才能回帖,望谅解!
碱荒阡陌,为我故园;亦刚亦柔,未图参天。
我的练习纸
很高兴看到您的回贴,也谢谢对我的鼓励!关于今后学习方向,即草书选择王铎、祝枝山或傅山中一个作为主攻,行书选学米芾。那草书就选王铎吧!我先临习一段时间,临习的作业,我将随时贴上来,请您再进行指导。
您关于现代审美趋向的论述很经典,我会认真理解的。“碱荒阡陌,为我故园;亦刚亦柔,未图参天。”是我关于“红荆藤”的解读,让您见笑了吧……我的个人主页,取名红荆藤,http://dzfriend.nease.net.请您有空时去看看!
我的练习纸
红荆藤:你好!
因为网络关系,有几天不能与你交流,我也很着急,寻问网站的同志,得知是在更换服务器,我一直没有上信箱,昨天才看到你的信,未能及时回复,我在这里向你致歉。
我认真地看了你学习书法的自述,并认真欣赏了你的临创作品,长处我就不说了,只谈问题。第一、不能坚持,时断时续。第二,学习庞杂,不利于掌握技巧,这里面包括结体、章法、技法、用笔等等。
关于学习计划,我粗拟一个,大体如下:一、目标选择从你的性情和喜好出发,行草书选择王铎,作为主攻方向。王铎行草 书,有诗稿、有条幅,也有临古帖,你可从其中选择一种先开始学习。开始一定要专一。
二、临帖
临帖对于书法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花大力气进去,才能有基础言席创作。你虽然是短期学习,但临帖也应该贯穿始终。临帖是分阶段的。前期临帖力求像,以掌握结体、章法、线条及用笔的变化。中期可以结合临帖进行创作。意临是临帖的高级阶段,体会范本的气息、风格。读帖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时空条件有限的人,不可忽视读帖的作用。
单纯临帖阶段时间长短,因人因用功程度而没有一定。因你短期学习,又有一些基础,暂把前期的临帖定为一个月,多临多读多体会。第二个月可以开始一边坚持临帖,一边尝试创作,这时还以临帖为主。看程度再划分临帖和创作的比例,我认为每天都应该坚持临帖或读帖,时间可自定,前期时间长一些。
三、创作
1、模仿
从临帖到创作,把古人笔下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这个转折确有一些难度,但确是关键的一步。开始尝试创作要本着范本进行,这时的创作属于模仿。开始可能很幼稚,也很不令人满意,这都是正常的,万事开头难嘛。用功临帖一个月可以开始尝试创作。
2、自主创作
从模仿过渡到自主创作,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否则,会前功尽弃。这只在有用力打进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用力打出来。这时,可以广收博取众家。自主创作是学习的最高阶段,是在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开始的。我前面讲过,创作和临帖应该是交替进行的,不是进行创作就放弃临帖。
这个计划,只是个建议,你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学习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我们再一同探讨。
我的练习纸
王老师:这几天专临王铎书,确实用了些功夫,但写得还不太满意,所以没有上传给您看。昨天(11月9日)您留言给我,对我寄予那么大的希望,使我信心陪增。中国有句老话叫“丑媳妇也得见公婆。”所以不管好不好,先贴上几张,请你批批。
因每天写十几张,没舍得用好纸,皱皱巴巴,让老师见笑……
1、王铎啬道兄诗轴。
我的练习纸
上一楼是11月5日临的诗卷,这几天改为临竖轴。2、王铎临王羲之秋月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