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 发表于 2014-8-8 22:26

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九】(始作俑者舍“我”其谁?)

本帖最后由 卫生局 于 2014-8-8 22:31 编辑


东南西北原本就是以方位指向,不知道打啥时候起被搞艺术的赋予许多特殊含义。原来就听说“南征北战”、“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什么的,后来接触一点书画才知道,书画界也有很多南呀北呀什么的,早先听说过“南吴北张”、“南张北溥”、“南玲北梅”啥的,后来在书法界还听说过什么“南孙北胡”、“女三株树”之类,刚开始也没当是个啥事,写字画画的喜欢一天到晚瞎咧咧这谁都知道,没见有人去较什么真。后来看早期的《书法研究》,见有人对“颜柳钟王苏黄米蔡”的来历和排序的是是非非进行考证,方才知道这里面还有许多说道。比如说“宋四家”苏黄米蔡,宋朝时没有这个叫法,最早提出所谓“宋四家”的是南宋遗民、元朝人王芝,他在跋蔡襄《洮河石研铭》墨迹中说:“右为蔡君谟所书《洮河石砚铭》,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以放笔为佳。若君谟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落款为“至元辛卯二月廿有四日,大梁王芝拜题于宝墨斋。 ”至元辛卯是1291年,时为南宋。一句“当时位置为四家”,说明南宋末四家之说已成型,而且这里面的蔡是蔡襄无疑,再而且他是将蔡襄置于四家之首的,其余三家则没有排序。
受这人考证“宋四家”的启发,不才也开始对现在的一些南呀北呀之类进行考证,谁知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人们平时只知道跟着瞎嚷嚷,不知道这其中猫腻多多。比如这“南张北溥”,喊了这么多年,也都知道张是张大千溥是溥儒,至于“南张北溥”的来历,更多人认可或知道的是这个版本:1935年8月,北京琉璃厂集萃山房的经理周殿侯首先提出“南张北溥”之论。随后,画家于非闇写下了一篇《南张北溥》的短文,发表在《北平晨报》之画刊,从此,“南张北溥”之名不胫而走。
但最新的《书法》(2013.12)杂志披露,当年溥儒就很清楚“南张北溥”是张大千自己搞出来的。以当时溥儒的地位和身份,怎么会把自己和张大千摆在一起!工于心计善于运作的倒是张大千,把还不是太知名的自己和溥儒拉扯上,档次和名声瞬间大变!
呜呼,始作俑者舍“我”其谁?
于是就想到现在书法界那些花花绿绿的名词,最初究竟是谁提出的呢?有没有这么一说呢?谁说过呢?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14-8-9 00:05

路直心曲,心直路曲.
====================张大千走对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对的.{:1_24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书法批评的学习笔记【之九】(始作俑者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