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1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1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1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1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3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引言

   书生味道。以此为名,惟有两端:一是,我们自认是一群书生。以书味道,以书体道,以书言道,大约是我们共同的约定;二是,我们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书法,而是否具有各自的“味道”,只有敬候读者的审定。
    这是一次师生的亮相。说是“师生”,却不同于古时的“师徒授受”,毋宁说是“师友”,联结我们的,只有友谊,只有书法。
    我们是一群崇尚形而上的人,以文字为天为地。我们矢志不渝地接受中华文化精神的指引。我们坚忍不拔地向生命之原初,生活的原始回归,听任自己心灵的选择。我们义无反顾地坚守,因了文化的情怀,因了精神的原乡,因了肩负的那一份责任,为方块汉字鞠躬尽瘁。
    我们是一拨书法的圣徒。每一个人,都恭敬着对书法的那一份特殊的体认与情感。我们试图以各自坦裸的心灵,从容诚恳地与古代先贤对话,让思想在宣纸上璀璨。这种对审美多向度的探问,呈示的是艺术的多样性表达,从而,试图规避同一师门间惯性的雷同化,均质化。而文化的多元性,才是人类文明的方向。鉴此,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向书法致敬!
    这是一次文化能量的凝结。我们认定,当下的文化,无须“革命”,而贵在建设。
    我们深知,书法是颐养的文化。而抵达彼岸的舟筏,不仅是技术,更紧要的是“道”。“技进于道”,“技道两进”,才是不二法门。因此,我们把一度出走的心灵拽回。这种逆向行旅,就是一次文化的还乡。我们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坚信,不管回家的路有多远,有多长,只有贴着大地,我们的行走,才会坚实,才会铿锵。
    中国的文字是有呼吸的。因此,我们的书写才更有意义。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15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4-10-20 21:22 编辑


吴振锋,笔名不然,别署万庐。一九五七年生于陕西商州。现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美术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

曾担任全国第六届、第八、第十届书学讨论会评审委员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审委员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隶书作品展暨研讨会评审委员七届全国楹联展评审委员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评审委员乌海杯全国书法大赛评审委员全国首届“王羲之奖”评审委员首届“钟繇奖”评审委员首届“云峰奖”评审委员全国“王安石奖”评审委员首届“陶渊明奖”评审委员第三届“四堂杯”评审委员    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文化机构收藏或刻石,多年来在《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等报刊上发表书学论文百余篇,曾多次参加国际书学讨论会、全国书学讨论会及全国书法批评年会等学术活动。论文曾获全国隶书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论著《叩问心灵——吴振锋论书三题》荣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出版有论书文集《心灵的选择》、《叩问心灵》、《因为书法》、《新中国60年书记史纪》、《书法发言》、《字里千秋》,另有《华山三友书法集》(合作)、《吴振锋书法》等行世,执编有《美术博物馆》。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20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20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20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4-10-20 21:20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第二回)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书生味道——吴振锋师生书法作品展(高质量回贴免费赠“书生味道”作品集1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