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19 20:13

篆隶楷行草-张坤山五体书法研究展(近300件楷行草隶篆精品一帖尽览 2015.1)

篆隶楷行草-张坤山五体书法研究展
(近300件楷行草隶篆精品一帖尽览2015.1)


张坤山
1952 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自1990 年以来连任第三、四、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美术书法院艺委会委员,海军美术书法院副院长。 并兼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八一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及20 余家全国性书画团体名誉主席和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书法作品曾百余次参加由中国书协主办的一系列国家级权威性大展和大型国际书法展览,20 余次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得金奖。多次担任全国、全军展览评审委员,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和获得多种荣誉称号。
曾发表百余篇书法理论文章于专业刊物,出版有《张坤山书法集》、《张坤山书法艺术》、《张坤山书法论谈》、《张坤山画集》、《张坤山书法•名家述评》、《张坤山书法文集》、《张坤山真草隶篆行五体书法作品集》等多部专著。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全国政协礼堂、军委大楼、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全国各地风景名胜、重要机构收藏刻石,或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领导和国际友人。
1999 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荣誉称号;2003 年被《书法导报》授予“首届当代百名最佳书法家”荣誉称号;2008 年被媒体授予“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中国书坛30 位杰出人物”荣誉称号;2009年被《人民日报》授予“共和国文化建设功勋宝鼎”;2009 年、2011 年分别受到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表彰;2012 年被权威专业网站评选为“当代最具实力和投资潜力书法家百强
榜”前八名;2012 年应中央办公厅邀请出席元宵晚会,2012 年和2013年被评选为“当代30 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书法家”。

http://www.shufa.org/bbs/data/attachment/forum/month_1201/1201241053f8bc27b4e1c40557.jpg

感悟五体书法
张坤山

有次在书法展览的开幕式期间,与中宣部某领导同志交谈时,一位媒体老总这样简短地介绍了我,说“张坤山五体兼擅,主打草书”。事后,我久久还在仔细琢磨品味这句话。所谓主打草书,是平时我的露面的书作多是草书作品,而五体兼擅则是我始料未及的。原因是,我从来没有向人表白过我在用心习研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亦从未刻意想在五种书体上弄出什么名堂,只是兴趣爱好使然,各种书体都想写写,这是我的日课。

与爱好兴趣有关,我不习惯于仅攻一家或终生专精一体。不尚专精的理念从读古人书论萌生。年轻时,我对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颇感兴趣,经常阅读,影响了我的一生。康氏认为,“遍临百碑,自成一家,融会贯通,博涉约取是为成功之路”。这种书写观念与当代倡导专精一体似有差距,值得商榷,但他赋予了我一个思想,即在书法创作研究上的博览强识会通古今。我没有专心留意地去关注某一书体,而是兴趣所至,广泛涉取,尽量多地接触一些经典名作,见好就学,见好就写。书家专攻一体或专精一家,应该是正确的,然而面对容纳诸多书体的浩瀚书海,我无法作出选择,我的内心审美,一直处在一种变化动荡之中,从来没有稳定过。随着见识阅历修养积累的不断提升,我对五种书体的全面汲取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由于此,我想到了古人先贤,王羲之精于草、行、楷诸体,而篆隶根基早在其作中显示端倪。颜真卿精于楷、擅行草,然古今对他的评论却赞其书富有篆籀气。近当代诸多大书画家,无不是学富五车,涉猎广泛。如吴昌硕诗书画印四绝,齐白石也如此。黄宾虹是近代山水画开派人物,其书法或篆、或楷、或行、或草皆为后世楷模。徐悲鸿在油画和中国画两个领域贡献卓越,留芳百世。

当然,我们即使能够做到五体兼擅,且能达到一定高度,也仅是一种学习过程,比之前辈先贤的融中贯西、融古会今、诗书画印并雄,仅为沧海一粟而已,但是先贤的思想和成就一直在影响着我。顺其自然地写,随着性情去写,放松愉快地写,不要给自己带上更重的枷锁,轻松点。尚精专一或许是一种理想,我不具备这种天资,只能加大容量,杂而难精。也许会有专精的那一天,但也可能没有。我没有期待,只是随心地去写。如果能写出一些虽不专精但尚能精彩的作品便足以告慰自我。

我小时10岁开始学柳公权《玄秘塔》,进而写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和自书告身。此后开始喜欢北碑墓志,诸如《龙门造像》、《广武将军碑》、《嵩高灵庙碑》、《二爨》等等,专心写了十几年。其后又喜欢二王法帖,写过一段《圣教序》、《十七帖》以及《平复帖》等。再后又沉浸明清,如何绍基、赵之谦、傅山、祝允明。近当代又关注徐生翁、谢无量、于右任。还写过较长时间的章草,如王蘧常、王世镗、沈曾植等。当然也在汉碑和金文上下过一些功夫,这是我的大体学书经历。如果以五体为界,篆书取法《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亦喜爱黄宾虹;隶书取法《石门颂》、《西狭颂》、《张迁碑》,又喜欢近当代名流;楷书宗钟王,也曾写过褚遂良、赵孟 ;行书以《圣教序》为宗,亦取法近代于右任、黄宾虹和谢无量;草书喜欢怀素、祝允明、傅山和于右任,都写过一段时间。

我喜欢多种字体换着写,这样有兴趣,除此之外,也得益不少。写篆书增加了把握线条的能力,有了古风古意;写隶书受益朴茂,字形横向走,尽量去掉燕尾,奇趣纵横,往往使字形结构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写楷书让我沉静、耐心,对去除狂野习气有好处;写行书则疾徐有致,情韵兼得,如遇太极,如沐春风,增轻松自然之态;写草书激情荡漾,节奏迅疾,直抒胸襟,痛快淋漓,多能尽兴,舒展情怀。其实五种书体都涉猎,可以互为滋养,互为提高。如写篆隶,可使行草得其圆润古朴厚重之感;写行草能使篆隶灵动多变、造势奇险、用笔痛快、气息绵绵;当然这些书体的习练对楷书也有非凡的益处,能使楷书变得不再呆板滞涩,而呈轻松、活泼、随意、自然。

我未尚专精疲于杂糅,得失尚无明辨。然我常为之惬意。遍临诸家,博涉五体,让我感受到了书法这门古老艺术之博大、之宽宏、之丰富、之辽远、之厚重、之沧桑,书写状态亦随着书体的变化而兴奋喜悦,跳跃激宕。随着自然状态的变化,一切的追求归于平淡,耐心写、认真写、高兴地写,能写到水到渠成真正有“五体兼擅、主打草书”的那一天,便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
在友人的督促下,结集了这册五体书法研究,其中有五种书体的作品,有已经发表过的理论短文,也有专家和网友对我的鼓励鞭策,主要还是做一次汇报交流和沟通,希望专家学者和众多的朋友们给予批评教正。真诚感谢著名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和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世俊先生于百忙之中为本集作序言。


2014年7月22日于静逸书斋

阅读导航:

第1部分:艺术相册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31029-1-1.html

第2部分: 篆书
http://www.shufa.org/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1029&pid=2560590&fromuid=57580

第3部分: 隶书
http://www.shufa.org/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1029&pid=2560623&fromuid=57580

第4部分: 楷书
http://www.shufa.org/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1029&pid=2560704&fromuid=57580

第5部分: 行书
http://www.shufa.org/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1029&pid=2560749&fromuid=57580

第6部分: 草书
http://www.shufa.org/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31029&pid=2560784&fromuid=57580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19 20:24

深入经典 融汇古今
—— 张坤山书法创作实践及其博大气象
李 铎

张坤山较早活跃于国内书坛。上世纪80年代初,其作品便入选了全国书展和河南举办的国际书法展览,此后,曾百余次参加由中国书协主办的一系列重大权威性展览,多次在一些有影响的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获奖。先后出版有《张坤山书法集》、《张坤山书法艺术》、《张坤山书法论谈》、《张坤山书法文集》等多部专著,撰写并发表了近百万字的书论文章,影响广泛。他作为军队书法家的代表,从1991年至今,曾连续四届被选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是中国书协鉴定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坤山书法的特点是古朴、大气、奇肆、生辣。古朴是其书法创作的核心,表现为作品取法高古,气息醇厚,古风古意蕴藉于其间。他对传统的理解,定位在书法的传承性和古典性上,认为只有将书法写“古”,才能领略和展示书法的真谛。大气则体现在其书法字势格局的气概和张力上。他的作品大气开张,构式开阔,不斤斤计较于细微点滴之处,重在谋篇布局乃至作品所旨在表达的理想和情感,无意于文人雅士闲逸情绪的反映,其更多的是对人心灵世界情感活动的调动和启示,使人读后颇有激动和感慨的思绪。至于奇肆,是其对传统书法的深层理解和诠释。奇为奇逸,肆为旷达。奇肆为神、为韵、为情,作品中表现出的造型生动,黑白相间,左右揖让,浓枯相遂,组成了韵律般的节奏。尤其是他对干笔的大胆运用,对墨色黑白大强度反差的处理等等,均让字体线条潜移默化般地得到了质的飞跃和升华。张坤山认为:书贵生,而忌熟,生能免俗、免油滑和轻佻。所谓辣,便是张坤山理想中的用笔沉着老道,老辣纷披,是线条运作达到一定层次的一种迹化。


书法作为艺术,优秀的作品总是以其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感染和启迪后人,神奇的魅力似乎可以超越时空或空间的界线。张坤山的作品不论是宏篇巨作,还是小品短文,都既有匠心独运之妙,又合乎自然道法之趣,让人陶醉于一种高古、豪放、沉雄、博大的审美境界,是古典主义美学观的流露和反映。


张坤山以碑学为基,五体兼擅,碑帖互补,广采博取,修养全面。他的篆隶楷行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他以碑学观念为指引,以碑书创作为源头,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吸取了当代大师级人物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仅仅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创作之路。他以碑入草,草书古朴凝重、老道苍茫;以碑入篆,金文多了古风古意;以碑入隶,隶书线条更为涩辣生动;以碑入楷,楷书有了朴茂沉静;以碑入行,则使行书张弛有度,蕴藉深远。


张坤山书法的碑学化,尤其是他对书法本体的深度挖掘和对五种书体的广泛涉猎,有效地提高了其作品的境界格调,营造和铸就了一种带有碑学体系性质的碑学面貌,因此,他的书法有着新的丰富内涵。
张坤山的书风书路从宏观上看,一直属于探索性的。他没有过早地把自己恒定于某一定势之下,而是在不断深化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渐渐而有秩序地调整着自己的风格走向。他亦不赞成个性风格大开大合式的跳跃性调整,旨在通过临习古人成法去影响和改变旧的风格面目,以期洗刷创作上的病端,使作品更臻完善。张坤山创作思想活跃,成果丰硕。他在深入经典兼收并蓄的同时,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创新出新的力度,不断登上新的台阶。我们期待着他通过更加艰辛的创作实践,成就其书法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38

名家评论


张坤山书法,气息好,格局大,润燥相间,起伏不连绵,有先熟后生的味道。古人对生、熟的关系论述甚多,其途径之一,我想可以是碑与帖的互融共进。
张坤山走的是碑帖结合的学书道路,大气粗犷,拙朴豪放,又经帖的润泽,魏晋书风的补充,故其书法既古且新,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态。作为中国书协理事,张坤山肯定还会不断调整、提高自己新的起点,向更高的艺术层面迈进。
————沈鹏

书法发展到清代,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倡导鼓吹下,书坛开始由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向碑帖双璧的多轨发展道路。此后出现了不少碑派大家,如邓石如、沈曾植、何绍基、赵之谦、于右任、王蘧常、沙孟海等,当今书坛也涌现出不少以碑学为宗的书家。
张坤山的书法属于碑学一宗,涉猎宽泛,博涉约取,而且经过较为长期的融汇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便在国内书坛崭露头角,至今还保持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不断有新的作品出现,难能可贵。他的作品格调高古、浑厚雄强,朴茂生拙,体现出大气阳刚之感,个性风格也很强烈,有视觉冲击力,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
                                       ————张海

认识张坤山已经20多年了,我比较关注他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他的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进境,越来越被书坛所关注,影响很大。他擅长写碑,而且五体皆擅,真草隶篆行都写得很好。当然还是以写碑为主,是当代书坛碑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书家之一。
他最近出版的作品集,行草书占了很大比重,由于他把碑书和行草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会得贴切恰当,所以他的行草书有了新意。融会化合相当难,除了功力学养以外,还要有智慧和胆识。它不单是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还要求书家有开拓的境界和创新的能力。
他的作品大气开张、古朴苍茫、生辣奇肆,有雄强之气,有朴茂之风,有军人气概。作品中含容的东西多,比如秦汉、北碑、魏晋、唐宋乃至当代,还有一些民间书法的养料。能够把这么多的素材汇集在一起进行提炼,熔为一炉,从而达到今天的高度很不容易。我想他还会有新的进境,因为他涉猎广泛,接触研究的碑帖多,所谓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积累的厚,才能到一定阶段迸发出来,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
张坤山的书法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我相信他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定会有更大的作为和光明的前景。
                                           ————李铎

我负责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有十几年的时间,应该说是重视和关心全国书法的总体创作趋势和个体书家发展势头的,张坤山的书法创作我一直比较关注。20年来,中国书法的发展呈现起伏变化,
张坤山的书法也是在变化中得到发展的。他开始写碑,多是写北碑墓志,以后又写了一段明清大草,再后来又回到老路子上来,重写北碑。当然,后来的写碑和此前有了变化,将碑和行草书互相渗透,以写碑的笔法写行草,以写行草的笔法去写碑,还写过一些金文与汉隶。这样他的作品形式和内涵就显得更丰富,既有碑的雄强古朴,又有帖的蕴藉典雅,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便有了碑帖结合的效果。虽然如此,但他仍以写碑为主线,坚持以碑学思想和碑书创作为主导,即便书中有点儿二王遗韵、明清影响,但归根到底是在写碑。
他的作品呈现着活泼开张的气息和博大雄浑的格局,个性风格鲜明,境界格调高古,笔画线条老道,造型结体散漫自然。他把这种以北碑书体为龙头而带动其它书体共同提高的创作模式,推向了成功,在书坛有着积极的影响。他的这种创作方法和视觉效果,与帖学的创作形式和审美观念拉开了距离,这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便能得到证实。
                                          ————刘艺

张坤山同志在沈阳军区多年,他的书法创作我一直在关注着,看到他不断地探索、进步和提高,直到成为今天的这种创作定势,我为之十分高兴。
坤山书法根基打得牢,传统的东西吸收多,而且经过多年的融会贯通的实践,故而使他的作品有了厚实的根基和创新的面目。他主张自出风格,不与人同,这点很可贵。我记得他在辽宁时,书法面貌和别人拉的距离比较远,他以写碑为主,兼取帖学之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作品厚重大气,古朴雄强,感觉有份量。近年来,他将碑学的气息,贯穿到其行书、草书、金文及隶书上去,虽然书体面貌不同,然脉络相通,笔墨丰富,用笔大胆,顺锋、逆锋、侧锋、中锋、破锋结合运用,效果很好。尤其枯笔较为充分、恰当地运用到创作中去,使他的书法高古老到,气韵充实,这正是书法美学思想的升华。只有传统根基深厚,素质不断提高,坚持不懈,终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杨仁恺

坤山道友的书法以“古朴、大气、奇肆、生辣”为特色,从中可见“古朴”而“新颖”是他艺术主张的核心。他善于融会金文、汉隶、晋楷、北朝墓志、章草本体特征的某些内涵及艺术精神,加以自己创作性才华的发挥,成就了独具一格并且在当代中国书坛广受赞誉的书法艺术。从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来欣赏他的作品,往往有既古且新的感受,这也可以说是他书法艺术主张的体现。
                                          ————尉天池

张坤山书法创作的特点是古朴生辣,雄浑大气。他以碑入草,草书古朴凝重,劲健苍茫;以碑入楷,楷书呈现朴茂和沉静;以碑入篆,使金文多了古风古意;以碑入隶,隶书线条更为厚实生动;以碑入行,则使行书欹侧险夷,蕴藉深远。他营造和铸就了一种带有碑学体系性质的碑学新貌,因此他的书法有了新的丰富內涵,在书坛有着积极的影响。
                                           ————林岫
从学术的观点,研究探讨一下张坤山的书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张坤山植根碑学,五体皆攻,成果显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对传统书法吃得透、扎得深、根基牢,因而在创作中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创作的五种书体都能达到相当的境界,比如他写的碑书,特别是书写的楹联作品,风格强烈,大气质朴,有古人气息,古风味道。行草书融汇北碑汉隶笔法,以碑入草,以隶入草,将北碑汉隶的苍劲笔法和拙古的字势,容纳到草书创作中去,故其草书老辣纷披,古趣盎然。其隶亦能从古人碑帖中化出,自成面貌,他将《爨宝子碑》的构字势态与汉隶笔法的圆活相结合,加上金文线条的率真浑朴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有了典雅之趣。他的金文重视了对周秦时代的研究,含容了西周大量的金文精华,尤其对《散氏盘》、《毛公鼎》涉猎得更多和更深一些。在古人的基础上,他还加强了对黄宾虹金文的借鉴,吸取黄氏清雅自然之处,因此他的金文格调高古,耐人寻味。
张坤山五体书法皆攻,然创作主线仍以碑学统领,尤其是碑书创作在诸种书体中的灵活运用和实践,反映出他对碑学理解掌握的深度以及在碑书创作上的实力。
                                           ————张传凯
坤山潜心书艺,几十年寒暑无间,他转益多师,博采众家所长,形成了富有个性的风貌,在当今书坛独树一帜。
观其作品,力厚骨劲,气苍韵永,雅逸相间,静穆可观,使人感到他在创作之际笔随情走,因势利导,应机权变。这种创作功力,源于他的刻苦学习、认真创作以及用心于书外之功。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对书法艺术内在规律的透澈理解、精熟掌握、融会贯通的过程。所谓“悟道”、“得道”这一过程在归宿于《我的精神》、《我的创造》、《我的风格》的完美结合之中。
平时,他勤于博采,滋养自己,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和占据独有的书法风格基调。他在艺术追求上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能从学习古人成法中苦心孤诣,深入精微,而在于能够从古人成法中大胆突破,尽力跳出樊篱而另辟蹊径,努力将各家风格揣摩消化,与自己的个性相融合,而自立其体。
“书为心画”,书法家的创作受潜意识作用的支配,坤山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有其自觉的美学内涵。巧与媚作为一般的审美准则,在他看来只有错彩镂金,玲珑艳丽,却徒具外表的漂亮,而缺乏内在之美,质朴天然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正是他的作品形成个人风貌的一个来源,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朴实无华、闲雅率真、格调淳古、大气豪宕,反映了坤山书法的修养与文化的修养。
                                             ——夏湘平

张坤山是个风格型书家,他注意摆脱那种潮流化书风的影响和约束,不断地更新、调整和确立自己的创作思路,写出风格,创造自我。他主张宁可格调境界稍逊一筹而不与人同,以重个性斥平庸、重风格而诽雷同为自己的创作基点,将追求个性化的标尺框定在一种较高境界的刻度之上,并试图在作品的观赏层面得到某些良性的印证。比如追求大气,力避局促小巧,显其博大雄浑;追求超迈,力避软弱浮华,显其精神气格;追求自然,力避做作牵强,显其轻松活泼;追求拙朴,力避俗甜姿媚,显其深沉典雅;追求气韵内涵,力避巧饰外露,显其神韵自然。他的这种个性化与境界化较为默契的融合,促使他的创作展现了一种建立在高境界高格调基础上的个性表现。
                                          ——张旭光

我与张坤山见面的机会不多,偶尔碰上了也是谈谈书法聊聊画。他为人厚道,待友诚实,艺术思想活跃,创作成果显著。张坤山书法创作的基本特点是重视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求个性变化,重气质品格,具有凝练遒劲,大气开张,雍容豁达,古典苍茫的气息。他以碑学为根基,汲取帖学之养,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因袭故我,而是博采众长,朴华交融,酿造自然。他重视对字势结构的合理夸张和改造,加强了对书法线条圆浑涩感的锤炼。在章法、墨法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尽力挖掘书法自身的艺术素质,不断在强化作品古风古意、拙朴奇崛和大度格局上下功夫,从而构建了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自成面目。
                                             ——李荣海

张坤山的书法创作,一直在不断地提高升华,他除了对古代优秀传统的继承外,在创新方面刻苦钻研,打破常规,不断进取,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和个人特色,独树一帜。
张坤山的书法受北碑的影响大,他以北碑为主题格调,融汇了秦汉、晋唐、墓志和章草等等,书体书貌丰富,五体皆擅,尤精行草和大篆,而且都达到了相当高度。他的作品古朴凝重,圆劲雄浑,粗犷大气,苍莽生辣,金石气息强烈。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传统根基越厚,创作潜能就越大,所谓厚积而薄发,不仅是单纯的书法语言词汇,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及创作规律。张坤山取法宽博,传统底蕴厚实,追求高古,创作思想明确,才使他的作品有了如今的高度和份量。他将古人作品的精神气格消化吸收,以写碑写隶的用笔方法写草书,写行书,写其它书体,形成了一种具有强烈个性风格面貌的,真正传统意义而又有着鲜明创新意识的作品。
                                    ——周志高

张坤山的书法讲究多方博采,崇尚厚重,达到今天的高度和境界,应当归于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他的书法里含容着丰富的传统营养,上溯秦汉,下窥明清,及至近代大师,都在他的视野中。他以北碑为其创作主线,碑帖兼融,个性面貌自出机杼,形成独特风格。其行草书纵横游戈,盘根错节,老辣纷披,古朴奇崛,有碑之浑朴,有帖之逸韵,有古风古意古趣,亦有大开大合之势。其隶以汉隶笔法为根基,兼糅《爨宝子碑》书体之形,又在用笔上融入了金文意趣,故其貌有了新意。今人多扁隶,然其以纵势写隶书,又能写出此等境界者,颇为少见。
张坤山的金文亦能远涉周秦,近涉当代经典,根基扎在《散氏盘》、《毛公鼎》上,而又参入吴昌硕、黄宾虹意趣,故显其金文古典雅逸,静穆可观。从中我们看到了张坤山书法创作融会贯通而又出新的能力。我们还能从中看到他在书法创作上较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因为他根基深厚,容纳宽博,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他还会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升华阶段,这是厚积薄发者的规律。
                                             ——程大利

匠心独运 妙构天成
李刚田
张坤山书法,总的感觉与读古人字帖法书意趣颇异。时代在前进,时间和空间从纵横两个角度把每一个人确定在一定的坐标位置上,不管您愿意不愿意,不管您自觉不自觉,都难逃这个大的制约。
古代的书法艺术浸透了中国古典哲学思路。历代书法流派纷呈,其中文人书法具有统治性地位,其审美思想可用孙过庭《书谱》中的一句话统之,曰“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而今天的书法创作,其追求或雄强,或稚拙,或清雅,或野逸,总是要创造一种能激动
读者的艺术形式,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特点,反“不激不厉”之道而行之。我们观察张坤山的书法,其中不缺乏对传统书法广泛而深刻的领会,但他没有把古人的东西照搬出来,而是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古人,用新形式去表现古典,正如前人论王羲之的书法“非不法汉魏,而已非复汉魏。”
自阮元、包世臣、康有为鼓吹碑学后,中国书法形成了有别于二王帖派用笔的碑派用笔方法。尽管各家风格特点不同,但充分发挥“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效果去表现具有丰富质感的线条是其共性。虽然,张坤山的用笔是以这条路子为基调的,其中并非没有那种重起倒翻折的帖派用笔成分,只是融化在他那富于个性的笔触之中了。他更多的则表现出强化行笔逆顺的对比变化,时或转管绞锋,较多使用铺毫行笔等,以求线条的丰富性。其篆书用笔也摒弃了以秦小篆为代表的那种单一的圆融中含线条,以行草笔意去写金文,使这种古老的书体在笔墨变化中产生新的艺术生命。
张坤山书法受到北碑书法深刻影响,结字呈方势或横势,平稳中变化生奇趣。他取意的多是具有民间色彩的野逸与朴厚,而不是具有朝阁庙堂般的规整与谨严。他的草书,以碑入草,以隶草,以篆入草,使草书老道厚重,气韵苍茫,有了独立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语言。
张坤山的字不衫不履,追求自然之美,用笔时有破锋、散锋,结体也时出欹斜。他追求的是在学习古法又在摒弃古法之中寻求新的艺术形式,说坤山的字不经意,其实是作不经意状。细心体会作品集中的每一幅字,都是匠心独运的,只不过是临池表现的时候,力求自由,得到一些细节的意外效果。这一点,可以说与现代派书法是相通的,现代派书法的基础是理性的,形式是精心设计的,但是秉笔临池过程中又是激情的、随缘生机的。坤山的书法艺术不能算现代派,仍属传统书法,他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古典,在审美的思想和表现方法上具有明显的现代性。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40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42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46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48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48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52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1-19 20:53

第一部分:艺术相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篆隶楷行草-张坤山五体书法研究展(近300件楷行草隶篆精品一帖尽览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