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良
发表于 2006-3-27 21:13
王金泉《行书张九龄简介》 平畴山房主人此作,结体得北朝碑版之遗风,而用笔之转折处颇存晋唐书翰之遗法,以无章法见章法,全是自家精神。质直率朴,其气则闲而野。仿佛山谷中之野老,即放旷闲逸处,犹有一种古直崛强在。海藏楼自言其诗有“一任其支离突兀”之语,移于此,不亦可乎? 以北碑入行书,自清人倡之以来,有定论之佳作寥寥然,以康有为之淋漓夭矫,或有讥其书为烂草绳者,其下可知。同一作品,毁之者踏乎地下,举之者推出天外。评者篼篼,恐此作亦当不免。实则见仁见智,固不必一也。
点评:郑寒白(《中国书画》杂志编辑)
王金泉行书张九龄简介55.5×38.5cm安徽熟宣纸2006年 钤印:王金泉(白)怡莲草堂(朱) 笔墨:临泉狼毫、一得阁墨汁 创作环境:三草堂满壁书画,主人至菜市买窑芋头,室内寂静异常,窗外雪压斜枝,晶莹剔透,案瓶中新插百合,清香四溢。 创作手记:丙戌正月十六日,余客颍州三草堂,问主人徐公堂号何意,公曰:“好马不吃回头草,兔子不吃窝边草,天涯何处无芳草。”余愕然。午后,雪花漫飘,料峭春寒,与三五友品茗读帖,其乐融融。近傍晚,徐公曰:“新春新景,久未读金泉兄笔墨矣,望书以佐兴。”余性情中人,闻言技痒,乃濡毫张纸,择一宋词,略作准备,挥而就之。盖因春节无暇作书,宾客往来,陪奉数日,几成酒囊饭袋,今日落墨竟拘谨异常,笔滞不畅,非心中所思,辄毁之。复书二、三纸,皆不成模样,颇懊恼,知功脱所致也。晚酩酊不堪,诸友皆散,与徐公归三草堂,因酒壮笔胆,挥毫不羁,颠不让张,醉能比素,须臾书纸数十张,洋洋得意,登榻而眠。翌晨醒来,尚记昨晚之事,询徐公书作何处,公逐一予观,余哭笑不得,真个涂鸦也,乃藉口不可外传,一一作垃圾处之。早餐毕,徐公外出,余于画案前翻阅旧版《唐诗三百首》,开篇即见张九龄之诗,且详刊生平,读后有感,遂备纸书其生平。书毕大悦,此作古雅生动,质朴无媚,不落俗窠,章法亦较前有所突破,颇能达意,乃收入囊中,以作他用,复书一纸送与徐公,聊作致歉。暗笑,送徐公书固不如前书也。时徐公昂然入室,见字称谢。余见其经美容厅前,有芳龄小姐招手示礼,公俨然君子,目不斜视,亦不理会,余初不解,忽念其“三草”中有“兔子不吃窝边草”语,则释然。
杨中良
发表于 2006-3-27 21:18
<中国书画>推荐画家 范存刚
[ 本帖最后由 杨中良 于 2006-3-27 21:20 编辑 ]
杨中良
发表于 2006-3-28 15:40
姜永安作品
杨中良
发表于 2006-3-28 15:41
姜宝林作品
杨中良
发表于 2006-3-28 15:43
还有一件陈半丁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3-28 20:25
山东籍的比例逐渐大了
一本好书
roseLia
发表于 2006-3-28 21:00
此书可观看,是好东西!
南山道人
发表于 2006-3-29 10:57
王金泉字妙文更妙,亦雅亦俗亦庄亦谐,令人捧腹不已
无常
发表于 2006-3-29 17:06
朝瑞先生的字越来越见风骨
魏春雷
发表于 2006-3-29 18:04
管中窥豹 一叶知秋 中良先生颇能拣选 佩服佩服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