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总务 发表于 2015-4-9 16:19

【首发】诗意人生 画意生活 书意境界——张学群先生诗书画印首度公开!(附张学群七律诗精选二十首)///《涉事》总第柒辑精彩呈现!


张学群
安徽阜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届展、「兰亭奖」展览等大型展览;论文获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讨论会」三等奖、「书法三十年」征文论文优秀奖(最高奖);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中国书画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2012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等。

【名家视频】张学群书法状态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x0128vti8ys&auto=0

诗意人生 画意生活 书意境界
——访张学群先生
时间/2014年10月5日
对话人物/张学群,唐佳

唐佳(以下简称唐):张主席您好!多次想对您做个访谈,一直未能如愿,打扰之处敬请谅解!
您主政安徽省书协期间,协会组织不断壮大,各类活动频频举办,协会整体创作实力不断提升,安徽书坛已跻身于全国中上游行列。因此,大家都很感激您,想念你!下面想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个人的艺术道路。

张学群(以下简称张):是的,近些年安徽书法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喜人的局面,按中国书协领导的说法,在中国书坛出现了可喜的“安徽书法现象”。安徽书法事业的发展,是全省各级各类书协共同努力、全省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共同奋斗的结果。如果说我还做了一些工作、作出一些贡献的话,首先源自于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要首先感谢大家!
你让我介绍一下个人的艺术道路,其实很简单。小时候父亲逼着进行描红,经常给我灌输“字是文化的外表,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那时虽然不情愿但也没办法,被动地天天写。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父亲被批斗,无暇顾及我们因之就停止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下放农村,没事干就写写字,虽然不是天天写,偶尔为之也挺快乐,有时田间地头,也用树枝在地上比划比划。后来招工进入机关,因工作需要经常用毛笔写写通知,当然也经常练练字。八十年代初进入大学后,看到同学字写的那么好,十分羡慕,下决心要练字。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坚持天天写,我的座右铭是“不让一日闲过”,因此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如果说把写字作为“书法”去追求,应该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毕业分到省直机关,环境好、动力多,练字的劲头更大,激情澎湃。后来组织安排我到基层任职,事情多了、任务重了、时间少了,但忙中偷闲,时常练练,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
回顾自己的艺术道路,有顺、有逆,但坚毅、坚定始终相伴而行。虽然因工作事业原因对书法创作影响不小,但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有所得就会有所失”。书法让自己生活精彩、让社会喝彩,书法也为自己的工作事业添了彩。



唐:从您的艺术道路深深地感受到您对艺术的挚爱和不懈追求,这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注意到,您从入选第四届全国书法展开始,参加了一系列全国的书法大展,也多次举办个展或与人联展。感觉您很热衷于展览,请结合自身实际就展览问题谈谈您的见解。

张: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一些展览,后来也和朋友举办过几次联展,当然也有两次个展,联展都是受朋友之约举办的。你刚才讲到很热衷于展览倒谈不上,我参加展览和举办联展、个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自己创造一种压力和动力,促进创作。因为自己的工作一直很忙,事务多,如果不创造动力和压力,书法学习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更谈不上取得成就。实践已经证明,我这种促进书法创作的方式选择是正确的,至于能不能入展、获奖,我根本就不在意,投完稿就完了,更不会去拉关系,搞什么所谓的“疏通”。举办联展个展也是如此,并不在意于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而在意于批评和探讨,因为这对提高创作水平有利,也是办展的目的所在。
关于对展览的看法,我总体上是肯定的。因为在现代条件下,展览是衡量书法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书法创作成果、促进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不可小视。 书法的展示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案头展玩,发展到碑刻、摩崖、居室悬挂等。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展览,直到20世纪才从西方引进了展览这一展示方式,并逐渐运用到书法活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书法展览得到迅速的发展。展览是当今任何一门艺术必选的一种展示方式,书法展览是书法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必然选择的结果。书法展览作为一种展示方式能够迅速的被书法界所接受,并成为书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比如展览具有开放性的优点,是书法作品通过展示获得社会认可的一个良好平台;比如展览是实现举办者和参与者目的的较好方式;比如展览有利于加强交流、拓展视野;比如展览能够形成较好的竞争机制,激励参与者不断进取等。当然展览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弊端。比如社会普遍对展览的作用和目的存在错误的认知,严重影响了对书法艺术价值和社会作用的评判,许多人以为,参加了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就是书法家了,获了奖就一跃成为名家了,从而导致浮躁风、跑门风乃至腐败风的形成,造成了书法展览的混乱局面;比如由于展览的错误导向,出现了创作上面目雷同、抄袭严重的情况乃至流行书风的形成,严重影响了书法稳定、健康的发展等。所以书法展览有利有弊,应进一步发挥它的优势,不断找准并克服它的弊端,以推动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唐:我注意到您不仅善于创作而且精通理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不才曾为你写的一篇小评论就以《技理兼擅》为标题。借此机会请介绍一下您在艺术理论上的一些成果,并谈谈书法家从事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张:精通理论倒谈不上。但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搞一些理论研究,形成了理论、评论文稿近百篇,这一点对自己的书法创作帮助不小。当然在探求过程中,也有一些理论成就,比如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书法理论发展简论》就在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上获了三等奖。中国书协和中国书法杂志举办的“当代书法三十年”理论征文比赛,我的《当代安徽书法发展轨迹分析》获了最高奖。关于书法家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意义,我把它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书法理论对书法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深化、转换和提升意义;笫二句话,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或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可见书法家从事一些理论研究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讲全一点,深化一下,一是理论素养代表着书法家的思想高度,具有标志性意义;二是理论对书法创作指导,具有引领、指向意义;三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理论是对书法创作的深度总结,是书法家概括能力、提升能力的反映,而这种概括能力、提升能力是创作能力的重要内容;四是理论思考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作实践的过程,是另一种方式的创作实践。这种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上的统一性,往往易被人忽视。比如通过理论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创作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也会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思想性的方式方法要成为创作上的方式方法,需要一个微妙的转换过程,或在创作实践中会有一些补充和调整。



唐:中国书法博大精深,书法家穷其一生,精工一体已非易事,而从您的多次个展看到,您真行草隶篆诸体兼工,且还旁涉篆刻、国画。而您还承担着繁重的领导工作。你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张:是的,中国书法博大精神,须不懈努力穷其一生,能在某一体、某一派取得成功也非易事。我这个人兴趣博杂,在书法学习上,真草隶篆行都搞过,也都下过一番功夫,比如张骞碑和邓石如篆书我都坚持临了五六年,在创作上也多有反映,但多攻而难专精。在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过程中,我还坚持了十几年的篆刻创作,发表了不少作品,国画学习也搞了七八年。这些虽然因工作原因,特别是下基层任职原因没能坚持下来,但对书法创作的帮助很大、受益良多。至于你问我承担繁重的领导工作是怎么做到这些的,我想一是靠“挤”,二是靠“焊”,这背后的支撑就是坚持、坚定和坚毅。我向来坚持工作第一、事业至上,不管在何时、何地、任何岗位,首先要干好工作,书法只是业余爱好、业余生活。所以我在办公室从来不谈字写字,办公室向来不摆笔、不设砚,也不在办公室接待艺术界的朋友,工作就是工作,爱好就是爱好。就是在担任安徽省书协主席期间,书协大多事务和活动都是靠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去完成的。我自大学毕业分配到省直机关,一直是在任务较重、较忙的工作岗位上,那么书法学习的时间那里来,就是上面说的,一靠挤。我八个小时之外,就是写字、看书、写文章,另外画画画,搞搞篆刻,打麻将高尔夫、唱歌跳舞洗桑拿,还包括闲聊喝茶钓鱼向来与我无缘。我觉得,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只要肯挤,时间总会有的。二靠焊,也就是把零碎的时间“焊”起来,就像电焊工一样,把一小块一小块铁片焊起来,就成了一个完整的有用产品,甚至成为派上大用场的东西。我下基层以后特别是当市委副书记、市长期间,时间是特别紧的,可以说是经常“白加黑、五加二”,许多周末、节假日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我就是靠一种“焊接”精神,把一点一点时间都利用起来,使之成为一块块完整的时间,从而产生了效用和效果。比如早起的短暂时间可以利用、晚上迟睡的美好时间可以利用、中午少睡的难得时间也可以利用。另外,我这个人不善应酬,少应酬或拒绝应酬也能节约出时间来。我在大学期间,曾让朋友刻了两方印章,一是“毁笔千杆”,二是“焊接精神”,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执着、坚毅和对时间的充分利用。





唐:听说您有“三种人生”之说,能详细的说一下吗?

张:“三种人生”之说,还是十来年前提出的。关于“三种人生”的内容,我在《叩问心灵》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 我把人生分为政治人生、社会人生和艺术人生。当然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比如艺术人生其实也包含政治和社会人生的成份。政治人生人人有之,不过从政的人要明显一些。在‘政道’上度日子,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得意时,也有失意处。政治人生往往逆顺相倚,曲直相随,沉浮相伴,有时不辩东西,不知方位;社会人生亦是如此,红尘滚滚,车水马龙,不顺、怨气、惆怅、彷徨在所难免;而艺术人生则应该是美好而童话般的灿烂,尤其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更应该如此。在艺术探求的过程中,其间自然会有酸、辣、苦、甜,但艺术的酸辣苦甜最终带来的都是一种快乐和欣慰。从严格意义上讲,追求艺术有犹豫、徘徊,但没有折磨和痛苦。书法艺术最能体现人生境界,也最能提升、纯化人生境界。所以我常常用艺术人生所体现的快乐去填补政治和社会人生中的缺憾;也常常用艺术人生去提升、纯化政治和社会人生的境界。政治和社会人生就够烦嚣的了,如果艺术人生再多有烦扰,甚至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造一些烦躁,岂不悲哉憾哉!宦海茫茫,世事多变,目标何所止?如若用艺术人生去匡定,你就会感悟到:各种追求都不在结果,仅在过程中。”我一直感到,这“三种人生”的提出对自己帮助不少,自己也是按照这三种人生去践行的。其实,政治人生就是要处理好人生的政治关系,解决好方向性和信仰问题;社会人生是要处理好人生的社会关系,解决好平常心态、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问题;艺术人生是要处理好人生的艺术关系,解决好生活高度、追求深度和情趣广度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是人生需要处理好的关键性问题,或者说是人生的枢纽问题。处理好这三个问题,人生怎会不丰富、理性、踏实和精彩呢?



唐:在书法上我感觉您的草书成就最高。变化丰富,特别是枯笔的运用,感觉对古人有所突破,请就此谈谈您的追求和思考。

张:是的。相对来说,我对草书的追求多一些,定位也高一些。近些年,由于时间关系,我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行草书的学习和创作上。其实我学习篆隶,基本定位和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为行草书创作服务,或者说为了丰富和提升行草书创作。关于我在创作上的枯笔运用,你感觉对古人有所突破,可能是一种错觉,要突破古人是很难的。我过去也以为自己在枯笔运用方面有一些独到之处,但在十几年前,我到安徽省博物馆参观,有幸品读了王铎的几件大作品,一下就傻眼了,可以说王铎在用墨、用水方面,在枯笔运用方面,不仅对前人有所突破,而且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用笔用墨方面,我是自觉地作了十多年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润笔为主,偶用枯笔,侧重于打好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世纪末,大量运用枯笔和飞白,同时也注意枯湿兼用,以练笔力、空间布控为主;第三阶段就是上个世纪末以来,比较综合,注意各种笔法的交互运用,彰显出墨韵笔意和总体气象。现在看来,还是应该注意把握好枯与润的关系,综合运用为好。至于是枯笔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好,要视作品而定,应事而变,不可机械呆板。就枯笔本身运用来说,我的体会是:一要注意变化,多变才能活脱。枯笔相对润笔来说不易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出枯笔变化的可贵和能变的功力。二要注意枯笔的质感。枯笔不能一味地干涩,要有内容、显味道,这其中要特别注意水的运用。三要在各种关系中去表现,关注效果。枯笔的运用不能为枯而枯,在处理各种对比关系中去表现才有意义。



唐:最近在一个刊物上看到您的几件国画作品,大家耳目一新,为之一震,敬意油生。能就此谈谈您的国画艺术及其想法吗?

张:上世纪九十年初,我临习了两三年黄宾虹的山水,偶尔也画画花鸟。但不入门径,全在自娱。大约是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画家钱雨亭为师。因为他的画重传统,好上手,人也特别好。那时的条件很差,交通也不方便,但每到周末,我就骑上自行车,带上习作画稿,从西城赶到东城的钱老师家里,让他批改作业,长年不断,无特殊情况决不缺课。和我一道学习的还有七八位年龄较大的同志,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的都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切磋画艺、笑谈人生,其情切切,生活充满了温心、快乐和创造,充实的生活更让人奋进和期待。钱老师不仅艺术高超,他那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精神更让人感动。一招一式、一笔一划作出示范,不厌其烦;一树一草、一石一船帮助修改,仔细讲解。在他的精心传授下,大家进步很快,学习劲头十足。后来由于下派基层工作,事务繁多,实在无暇顾及,我从2001年起即搁置画笔,想来不无遗憾。
去年七八月份,朋友介绍结识了北京的画家杨彦先生,他提议和我举办一次书画联展。在交谈中,他知我过去曾画过几年山水画,非要拿点旧作一道展出,无耐只好“献丑”,拿出三十多件画作。联展举办后,没想到取得了意外的成功,特别是展出作品的形式,受到广泛好评。“其作品包括杨彦书画作品,张学群书画作品,杨彦画、张学群画作品,张学群画、杨彦补笔作品,张学群书、杨彦补画作品,杨彦画、张学群题款作品,张学群画、杨彦题款作品等。”。由此书法界才知道我也画画,当然更有不少朋友感到意外、惊喜。今年元月初,随钱老师到他家乡泰兴举办书画联展,我又准备了三十多幅山水画作品,仍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老酒陈醋”,但题上新款也很有意思。
我的山水画,只是停留在打基础的水平上,假如能坚持到现在,或许能取得一些成绩和创造。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过去的也就过去了。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会在国画方面下些功夫,以补过去之憾。



唐:听讲您近几年还在坚持写诗,以创造诗意人生诗性生活,但我从来没机会拜读过,能否送几首欣赏欣赏。

张:是的,没事就哼几句,以丰富生活。写诗要有诗兴,须立意新颖、意境高远、诗脉贯通、情景交融。高兴时凑上几句,立意、平仄、韵脚应该没太大问题,但诗境、情境、诗脉、比兴等还不行,需要长期锤炼,需要深厚的传统功力、人文素养、宽阔视野作支撑,而这些自己都是十分缺乏的。当然也写了一些自认为比较得意的句子,在这里“献丑”三首。《安大毕业30周年返校日学生食堂用餐 》:托盘一个澄红碗,两素一汤白米团。 吃到学时情片片,喝出母校爱涟涟。多品应悟今时好,排队当思去日艰。 一顿简餐留纪念,切莫忘本更洁严。《“醉墨草原”展开幕》:七月内蒙明媚天,十家再聚友欢颜。富华展馆平实显,简朴开场正象观。豪迈飞扬添浩志,温和內敛蕴诗涵。放飞心绪草原醉,勇向峰颠何畏艰!《2011感恩节所思》:茫茫人海弄红尘,图报知恩延续根。父母抚养知厚重,友朋助力笑浮云。千金孝顺双手擎,妻子语诚两耳矜。天地悠悠酝大爱,喧嚣时世更宜真。前几年,我曾寄过几十首诗请周俊杰先生指教,他给了一些肯定,并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学群作诗基本为格律诗。写诗不外记事、言志、赠友,其主线皆为抒情,而判定诗之高下的关键是诗意及意境。请读几首学群诗作吧:‘兰亭—梦逾千年,羲献风神天下传。纵览书坛多盛事,不及雅集尽逍闲’(《兰亭风》)、‘翰墨结缘卅余年,玄机妙道似茫然。朝临圣教形散易,暮写苕溪神聚难。冬去闻鸡当起舞,春来看花更挥弹。奋蹄岂敢回首顿,不慕虚名心绪闲’(《勤书》)、‘行程百里慕飞仙,芦荡浩渺溪水边。清唳一声传广宇,排空数翼落眼前。闲庭信步儒雅貌,昂笑绰姿傲气涵。头顶朱丹披素羽,风华绝代醉翩翩。’(《去札龙观放飞丹顶鹤》)。仅此三首,即可领略到学群的诗人气质:对美敏锐的感悟力、透视事物深度的洞察力、学习上执着的坚毅精神等等,都通过诗化的语言表现了出来。学群诗格律严谨,不像一些所谓专家、教授,所作之‘诗’多为不合格律的顺口溜,而这也已成书坛之通病。”这是对我的极大鼓励!




唐:您调云南工作之后,大家都很关注,特别是您在推动云南书法事业以及加强安徽云南两省书法交流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请您随便谈谈。

张:工作有新调整,又是交流到边疆省份工作,大家自然关注,关注就是关心,谢谢大家!你问我在推动云南书法事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在这方面,我既未做什么工作,也从未认真思考过。因为一是初来乍到,工作千头万绪,一心在忙工作;二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不能给别人添乱。不过,去年8月份云南举办了一次“繁荣云南书法创作”研讨会,在会上要聘我为云南美术书法研究院总顾问,云南文联领导非让我讲一讲,无耐只好作个发言。我在充分肯定云南书法事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谈了一点个人的看法和建议。我说:“我对云南书法发展情况不大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对云南书法事业发展,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要推进一个地方书法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把握方位,搞好定位,找准坐标。如果不能把握方位,搞好定位,找准坐标,要么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么就会落伍时局,错失良机。把握方位、搞好定位、找准坐标,在目前,我认为重点要做到七个把握:一是把握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形势。二是把握省委对全省文艺发展的定位。三是把握全国、周边省份发展的形势。四是把握书法事业发展的趋势。五是把握书法创作的自身规律。六是把握自身发展的现状。七是要把握广大书法家和群众的需求。这七个方面的把握非常重要,这些就是大形势、大环境、大挑战,挑战多多,机遇也会多多。这就要求必须有新思维、大思维,要放眼全国,以战略眼光思考书法事业发展;要有新作为、大作为,要有先人一步、步步领先,高人一筹,步步登高的意识。否则,高水平的文化滇军、书法滇军就难以打造。把握了这些大形势,剩下的就是要抓具体,具体抓。一要抓氛围营造。要营造一种蓬勃向上,合力奋进的氛围。二要抓交流。各种形式的,省内的、省外的,高层次的、低层次的交流都要搞,在交流中开阔眼界、提高境界、拓展新界。三要抓人才。既要培养领军人才,又要培养骨干人才,还要培养浩荡的基础大军。四要抓教育培训。要围绕人才培养和全国大展,抓好教育培训。五要抓上下合力。不能上面热,下面冷,要上下左右都互动起来。六要抓资源整合,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支持书法事业的发展。”至于加强皖滇两省书法交流问题,很希望安徽和云南多加强一些书法交流,既能加深友谊,更能推动两省书法事业的发展,益处多多。



唐: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受今天的访谈,祝您“三个人生”更加绚丽、精彩。欢迎常回家看看!

张:谢谢!


七律诗选
文/张学群


勤书
翰墨结缘卅余年,玄机妙道似茫然。
朝临圣教畅达易,暮写苕溪神聚难。
冬去闻鸡当起舞,春来看花更挥弹。
奋蹄岂敢回首顾,不慕虚名心绪闲。

五子雅集一一兰亭行
莺飞燕舞正春浓,五子雅集圣地行。
曲水流觞兴诗意,宾朋小座话书情。
青藤墓上荒草景,书圣祠内翰墨风。
试问东风源何处?兰亭文脉更传承。

赴金城参加书法20家展
秋凉花艳放天晴,男女诸朋陇上行。
开幕简朴说创意,展厅赋彩道性灵。
绿肥红瘦刚柔映,献策建言褒贬诚。
合唱声谐彰文脉,风疏雨骤更关情。

参加2012中国书协新春联谊会
地球轮回又一年,天上不知人世欢?
新老书友说旧事,言行气象展新颜。
翰逸长卷谐和显,盛世欢歌喜气添。
若问今时何更盛?雕虫小道尽风帆。

为安徽省书协成立30周年而作
留痕岁月众有声,时序匆匆一瞬中。
业绩累丰无尽数,实招频现有真功。
开局前辈艰难迹,承继新悦开创风。
美景招招需戮力,崎岖山道尽攀升。

李兵雪山画独蹊
李兵兄弟性难移,独爱雪山何顾疲。
上溯承传映古训,广汲独骛破斧劈。
恢宏气势高洁貌,境界高远明慧蹊。
西域今时立异派,逍遥尘外神超怡。

安大毕业30周年返校日学生食堂用餐
托盘一个澄红碗,两素一汤白米团。
吃到学时情片片,喝出母校爱涟涟。
多品应悟今时好,排队当思去日艰。
一顿简餐留纪念,切莫忘本更洁严。

首届书法院奖现场决赛终评
三十少壮本精英,泾渭还须比试功。
书作三挥足显境,诗文一泻尽宣情。
静观应辩精彩慰,细品可知瑕疵惊。
笑问封分何用意,留得他日看公平。

“醉墨草原”展开幕
七月内蒙明媚天,十家再聚友欢颜。
富华展馆平实显,简朴开场正象观。
豪迈飞扬添浩志,温和內敛蕴诗涵。
放飞心绪草原醉,勇向峰颠何畏艰!

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海峡两岸
120位书法家在刘公岛书写120米长卷活动
复来甲午祭国傷,两岸书家大海旁。
夏日炎炎列翰阵,长笛阵阵应穹苍。
尺幅天地凝心构,百米长龙造势扬。
记忆永留蕴浩志,中华圆梦不彷徨!

别具新格的“鸿篇巨制”书法展开幕式
鸿篇巨制百人展,开幕简捷特色观。
台上无宾无绍介,座中有赞有颜欢。
主持幽默全程串,讲话深长脉络连。
观者动容皆试目,来年更待续新篇。

假日赴景德镇朋友处写画瓷瓶得乐
老旧礼堂灰气濛,值身此处顿生情。
画出红叶虚节气,写尽白梅简谈风。
乘兴不知天近晚,索诗当悟笔底空。
人生自娱千条路,随性丹青最上峰。

参加“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评审忽忆五台山下
《书法》创刊300期书法名家“三晋行”笔会
欧阳杯展聚审评,忽忆五台“三晋行”。
同庆《书法》传喜讯,共亨佛地预吉灵。
耕耘莫顾路途远,挥洒且知情性升。
笔墨人生须尽意,不及羲献赶欧公。

参加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评审
甲午潇湘秋色深,欧杯评审更觉新。
规则严密畅达序,纪律刚明正象音。
独思细评明瑜疵,共监聚力见清浑。
得失共议建言挚,匡正俗风大道奔。

登书堂山
湘江秋色映三峰,楷圣欧阳此地生。
洗笔泉边寻墨迹,读书台内荡书声。
眼观黄叶飘飘下,脚踏石阶眷眷行。
若问欧公魂去处,书堂山上最顶层。

圣诞节忙之夜
送走“狂欢”依旧狂,一人独处更自忙。
读帖着意心神爽,挥泻不疲兴致昂。
湖水漫歌灯作伴,繁星徽笑坝梳装。
临池慢步自乐事,莫笑吾痴清静常。

与友小游抚仙湖
美丽传说此地留,抚仙冬景供醉游。
苍茫湖面琉璃水,绵峻青山笔架虬。
最爱海鸥来佩景,莫管红叶去伴秋。
风掀白浪倏然起,村嫂相迎笑指舟。

元旦书怀
人生如梦梦难齐,飞逝乾坤新旧迹。
最怕奋蹄心趋老,莫怜时序物将移。
待人应奉诚真贵,克己当嫌情性欺。
后续时光多自励,何言世事误时机。

参加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暨
第九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
绿城之夏聚书朋,跨越时空文脉情。
汉字风姿随世运,书法文韵契先声。
不分新老各抒见,莫论东西共探浓。
文化认同昭愿景,千年翰墨世相鸣。

2011感恩节所思
茫茫人海弄红尘,图报知恩延续根。
父母抚养知厚重,友朋助力笑浮云。
千金孝顺双手擎,妻子语诚两耳矜。
天地悠悠酝大爱,喧嚣时世更宜真。













如何让购买本辑《涉事》杂志http://www.shufa.org/bbs/thread-332517-1-1.html


http://www.shufa.org/bbs/source/plugin/sina_xweibo_x3/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论坛总务的微博

煮墨斋主 发表于 2015-4-9 17:21

{:1_277:}{:1_107:}

聚懷軒(丁炯怀) 发表于 2015-4-9 21:33

{:1_277:}{:1_56:}

fshj456 发表于 2015-4-10 08:22

好,学习了。

君德如玉 发表于 2015-4-11 09:09

{:1_277:}{:1_277:}

君德如玉 发表于 2015-4-11 09:10

这是精彩的视觉盛宴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5-4-11 17:13

{:1_277:}{:1_277:}{:1_277:}
三种人生说得好。

长安佬 发表于 2015-4-12 11:04

{:1_277:}{:1_277:}

张跟党 发表于 2015-4-13 08:33

{:1_277:}{:1_277:}{:1_107:}{:1_107:}{:1_226:}

关注书法 发表于 2015-4-19 10:05

{:1_277:}{:1_277:}{:1_277:}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首发】诗意人生 画意生活 书意境界——张学群先生诗书画印首度公开!(附张学群七律诗精选二十首)///《涉事》总第柒辑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