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xiran123 发表于 2007-1-17 21:48

我只能感慨地说,白没有学到二王的精髓,只得其使转(二王笔法的一部分),然后将其僵化

书法的天赋还是不高, 不过能将 动的有节奏的<伯远帖>写死 倒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字的结构,势,韵律(节奏) 什么也不是,所以也就没什么资格说赵了,更不要论什么王的本质了

不然后人要笑我们的

有些话有些不敬,见谅 !

但你好意思把智永、赵贬的如此,我也只能真实的品论一下你的作品了

好象你的成就超过他们似的,其实有眼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作品和他们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

为人民服务 发表于 2007-9-5 16:24

受益匪浅。学习学习。em1 em1

箫音1 发表于 2007-11-5 10:35

哈哈、、文‘香’字臭。

森豪正室 发表于 2007-12-12 22:24

em5 em5 em5 em5

书道小济公 发表于 2008-4-17 12:46

魏晋风骨已经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而消失了,这不是什么遗憾的事情,每个时代有没个时代的风采,即使后世许多书家在笔墨技法上可以达到二王的高度,他们也不会想着去恢复那过去的荣耀,我以我笔写我体才是每个有志于书艺者的追求.
魏晋流传下来的墨迹大部分都是摹本,似乎有很多人为的修饰痕迹,真正的二王风彩到底是何种姿态,我们可能只能永远在平复伯远等帖去找寻和揣摩了

741002 发表于 2008-9-13 14:18

美食家未必是大厨师,评论家未必是创作家。此文确实说出了后代人对王羲之的误读,很有道理。其实有许多东西我们都是道听途说,真正一看,未必是一回事。em1 em1 em1 em1 em1

吴纯宝 发表于 2008-10-13 17:05

em1 em1 em1

金沙石 发表于 2008-10-13 18:56

这样具体的讨论,是好的,值得欢迎。白先生说的中锋侧锋的转换,有点意思。但应该是此侧锋到彼侧锋之间,要转。

梦雨 发表于 2008-10-18 16:04

em28 em28 em28 em28

艺境 发表于 2008-10-27 14:15

话题大了呵呵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白砥的好文章《书圣之殇:王羲之传统及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