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一境-------------我的印境之说
一印一境-------------我的印境之说于意境之说,常见于诗书画论之列,杨雄言:“书为心画”。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画境之说就更多了。篆刻之境何在呢?
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的艺术创作来说,都是客观存着一种意境的。篆刻亦复如此。佛揭所语: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篆刻家对词句的文字内涵、意境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多方面的剖析,将所要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借助于文字,刀法,构图等等方式和手段,使其与印章文字的内容相契合交融的一种境界,以期达到让欣赏者充分感受到作品本身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即境界。这种境界的高低,雅俗,深浅如何,它取决于创作者对文字学方面的修养,线条、刀法表现的纯熟度,美学构图语言方法的掌握以及创作者在述诸文字时所投入的情感。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所能表达出来的印境,总是会让欣赏者回味无穷的。艺术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只能意会却无法言传的东东,应该就是篆刻家所制造的印境了。
读古人先贤所著印论,多是于印章整体风格而言,决少论及一印一境之说,盖因其中变化复杂繁琐,不易用语言统一表述。 此处借用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来简单说明一下印境。1.雄浑2.冲淡3.纤穠4.沉著5.高古6.典雅8.劲健9.绮丽10.自然11.含蓄12.豪放13.精神14.缜密15.疏野16.清奇17.委曲18.实境19.悲慨20.形容21.超诣22.飘逸23.旷达24.流动。周公谨《印说》里关于篆刻文字字法的论述也是非常精彩的,读者可以借鉴。
如何能使篆刻作品传递出耐人寻味且意蕴悠远的印境?简言之,就是创作者本身先要有心境,对自然生活中人文景观的感悟、提炼、升华、再创造,心境的本性的自然流露,折射到作品中,才会有了某种意境。其实篆刻在意境的表达上远逊色于诗与画,因为篆刻是在方寸之间、依赖文字来作为表现主体的,而文字却是以抽象的线条来组成的。在不违背文字字法的前提下,仅仅可以利用的只有文字本身线条之间的交错盘叠,章法布局的空间错综变化了。似画非画,遗貌取神。籍此来唤醒欣赏者潜意识中的共鸣和震撼。令人觉得眼前一亮。
这里所探讨的一印一境也不绝会与个人风格相冲突的,因为强烈的个性不是轻易能够转移的。相反会更促使个人风格面貌日益丰富和完善,令自我的艺术语言更上一个层次。 一印一境------论述的精彩!淳版于篆刻理论亦有很深的研究呀!叹服! 讲的好啊!! 原帖由 抱朴居士 于 2006-4-1 09:58 发表
一印一境------论述的精彩!淳版于篆刻理论亦有很深的研究呀!叹服!
谢谢 收藏。存入淳风堂语录,嘿嘿。。。 0司空图24诗品之1雄浑.jpg 计划要用1个月的时间来设计了。 好动作,大家期待学习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