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0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蓬山溪水养性灵
文/何开鑫
我老家在四川蓬溪奎阁广场口上,亦称水井湾。因有一口百年老井而得名,井泉似乳,清冽沁心。
四、五十年前,没有电扇和空调,每至夏天异热之时,家家户户在井里打水,泼街退凉,晚上整条街蚊帐相连,鼾声梦呓此起彼伏,月光照时,帐帏明辉。多少年来,无论外面怎样干旱,但水井依然甘洵如常,泉涌淙淙。
清代建筑奎阁,飞檐耸立,文藻流芳,阁下文化馆里的老师们常常挥毫泼墨,笔起龙蛇;听他们讲“奎星点斗,鳌屿河晏”之类的掌故。晚晴钟山秀,霞映溪河清。奎阁前是一排当时蓬溪最宏伟的建筑,工业、农业、科技展览常在那里举行,尤其是经常举办一些美术展览。自幼喜好写写画画的兴趣由此养成。奎阁后面是柚园和芝溪河,河上一座墩子桥是儿时戏水的场所。桥两边两棵黄桷树扇硕如掌,枝荇交横。芝水湾环似玉带,柚花开时香半城。及长,写画兴趣渐浓。乡泥滋性,翰墨培心,上山下乡,戎旅边陲。一幅笔墨伴随我走进了耳顺之年。
2007年,是我书法学习一个重要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我被选拔进入中国国家画院首届沈鹏书法精英班。一年半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老师的教诲,同学之间相互切磋、深入讨论使我体会到:如论书法,可能首先要讲“性灵”。它犹如船之舵、钎之锥、果之核、花之蕊。性灵由识、悟、思、定四位一体组成。性灵最终要看是否达到格物致知,慧心明澈。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第二讲“技”。它是书法本体的基础和终端元素。书法也可说是“线”的艺术。书家的一生就是摆弄笔墨、摆弄线条和汉字造型的一生。它象“水之重船”。单纯而丰富的线,看能承载多少东西?第三要讲气。“一切艺术的闷葫芦都是气韵问题”,我一直喜欢林语堂先生这句话。“胸罗万象秉高鉴,腹有诗书气自华”。笔墨之气大都来源于人之气。书法中其它诸气均可,但不能有“浊”气。势贯于上下,气通于隔行,神附于点画,韵生于笔墨。这些,都要靠作者胸中酝酿出的人之气导源出笔墨之中的“朝气、书卷气和灵气”。
但使笔砚经日月,留将萧瑟叹云泥。
书法的路是长远的,她需要作者一生去守望和坚持;书法的过程又是快乐的,伴随着岁月的过往你会在纠结和困惑之中得到收获。
如今,奎阁屹望,乡水似湑,她滋润着家乡的儿女们立业四海,鹏志高飞。
2015年4月27日夜于开心堂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5-10-28 21:42
沈门蓬溪五人展丨何开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