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条编织快乐 ■韦斯琴
用线条编织快乐小的时候,我喜欢看女人们坐在冬日的暖阳里织毛衣,竹制的篾针绕着软软的毛线,在女人们的指尖上下翻动,于是各色的花型便在毛衣上匀整地绽放出来,很美,很温暖。而快乐则随着毛衣蔓延她身边最爱的人们。
在飞针走线的时光里,女人的温柔被线条牵引成绵绵的爱意,踏实着每一个被牵挂的心灵。在缝缝补补的岁月里,女人的坚强被线条弥散成永恒的自信力,坚定所有向前的步伐。在我的认知里,用线条编织快乐,仿佛是女人们与生俱来的心性。而驾驭线条的能力,也似乎是她们无师自通的本能。当然,这一切都缘于爱,尤其缘于那份伟大的母爱。可是,当社会高速发展之后,所有的手工劳动都可以用机器来代替时,她们的闲暇时光,猛然变得无所寄托起来。于是另一种用线条编织的快乐,悄然在她们之间传递开来,那就是学书法。
在日本,大多数女人结婚之后,便告别社会回到家庭,于是闲暇时间,她们便生活在墨痕里。在中国,女性书法群体也正日益庞大。而书法终究是国粹,这里的线条,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义和曼妙的诗歌韵律,有些情境是必须在精熟笔法乃至结体、章法之后,融入个人的品性、修养方可到达的。
所以,女性书法群体在读透和驾驭墨线时,显得有些局促。这局促来于不自信。不自信,源于不精熟。不精熟,缘于专注不够。而“专注于书法艺术”,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将书法创作作为一生的艺术追求,这一点女性很难做到。大凡,自幼热爱书法的女性,生存观念也偏于传统。纵然她们年轻时去艺术院校专修书法,有过十分系统的专业训练,但终究难免要将人生最富创造力的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交付给家庭和孩子,待她们重新得闲回归书法时,力不从心会令她们的自信心大大损伤。而书法虽然是门古老的艺术,但绝对需要创作者永远敏锐而灵性的创作***。
所以,女性书法群体中,能专注到让笔底的线条飞扬出一种情境者极少。再则,女性由于自身的一些弱点,比如不善交流,或者方法不得当,也或者缺少一些豪迈的气度,这些都会阻碍其艺术创作的飞跃。
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拥有的时空已日渐宽敞,许多阻碍女性书家发展的块垒正在消失,更年轻的群体中,优秀者会日益出众。
其实,从历史来看,王羲之的出现当感谢卫夫人的指点。岳飞的出现,也当感激岳母的刺字。而书圣和英雄的诞生,其意义远远超出让卫夫人或岳母成为女书法家。
所以,在女性用线条编织的时光里,快乐是首要的,品味在次。而在不经意的快乐里,那些清朗而儒雅的内容将弥漫更崭新的未来,社会将因之更和平、安宁。我想,这才是书法艺术最伟大的意义! 原帖由 朝花夕拾 于 2006-4-3 09:20 发表
用线条编织快乐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女人们坐在冬日的暖阳里织毛衣,竹制的篾针绕着软软的毛线,在女人们的指尖上下翻动,于是各色的花型便在毛衣上匀整地绽放出来,很美,很温暖。而快乐则随着毛衣蔓延她 ...
支持:):handshake 不单单是女性--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快乐都是首要的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4-3 22:38 发表
不单单是女性--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快乐都是首要的
:):):)严重同意!快乐是根本。 原帖由 梦草堂 于 2006-4-3 22:38 发表
不单单是女性--对于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快乐都是首要的
学习书法,陶冶性情,快乐人生! 快乐就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