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6:20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3:56 编辑

我觉得创意是推动书法向前延伸的动力。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6:32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3:57 编辑

除了笔墨文字也是一种很好玩的游戏。前不久和几位搞音乐的人聚餐,其中一位先生给我出了一道对联,据说是康有为出给梁启超的: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我思考了一下就回了一联,虽然不规整但也很有意思:
二王羲之为父,二苏东坡为子
羲之站东坡,谁是父,谁是子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6:32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4:02 编辑

接着那位先生又说,梁启超的回答是:
三教儒在前
三才人在后
小子本儒生
岂敢在前
岂敢在后

我有思考了一下回答:
担夫肩上衣
怨妇梭中布
夫妇皆布衣
日出织布
日暮裁衣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6:42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1 20:40 编辑

这是我的家,如果来你,就是我家最重要的客人,我会用这种方式来欢迎你。
读《世界原始艺术》有感
你要再来是吗
我早早起床
装扮心灵的内室
先把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舟修好
如何你愿意可以随它去远游
去一个陌生的港口
那里有我童年的木马
再把
尼日利亚的射手请到门口
大眼睛、大嘴巴,脖子上还盘踞着一条巨蟒
知道他谁吗?是我可爱的孩子
有了他,我不再害怕
接着
在门后放上一只
提阿华那科文化的杯形大钵
里面盛者我沥沥的心雨
把那只米斯特克文化的双注口壶搬出来
我们可以在月光下共饮
一端归你,一端归我
把北美印地安人的陶罐抬到中央
上面刻着许多圆圈
我用它来构筑了家的轮廓
在茶几放上一个爱斯基摩人的烟斗
那狭长的手柄上刻着成群的牛羊和持弓的少女
它们将在你吐出的烟圈中穿行
最后
把一张南太平海的暖床运来
上面铺着印地安人的羊毛舞裙
我想,你会爬上
海牙人的图腾柱
踩扁一张又一张表情凶恶的脸
披着新几内亚人的树皮
到来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6:52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1 16:57 编辑

我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不同的感情、心态、情绪看到效果都不一样。我画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周围的事物建立起一种秩序,并且和自己所在的时间和空间协调。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7:08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1 17:10 编辑

我很少说自己,我觉得自己同时充当着“大人”和“孩子”两个角色,在有的场合严谨、果断、做事一丝不苟。但在有的场合简直有着难以置信的天真,有时会笑得直不起腰,爱吃麦芽糖和爆米花。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7:08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5:05 编辑

人生如浮云,一个人的漂亮也好不漂亮也好,都是临时的,上帝迟早都要收回去的。只有艺术才是永恒。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7:18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1 17:20 编辑

难说某一件作品是否已经成功了,我只能说比较“顺心”的作品。我平时画的、写的东西只能说是习作,几乎没有一件“顺心”,最多只能说“顺眼”。我都看作是废纸。我在艺术的道路上徒步了三十余年,能称为创作的状态很短,作品主要集中在短暂的一瞬。89年夏秋、95年夏秋、2000年冬、2004年春夏、2008年春夏、冬,就这几个阶段中某个月中的短短几天,我做到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渴了喝自来水、饿了吃咖啡和方便面,困了趴在画案上打盹。几天下来满满一房子的画,墙上、地上、桌上,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画,60% 比较顺眼,10% 比较顺心。我就像母亲鉴赏自己的新生儿细心地抚平作品的每一皱角。这些作品是我用生命去和上帝交换的。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7:22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2 17:26 编辑

纯粹地在技法上探索和实验,成功率是很低的,几乎为零。创作的状态有好多种,一种是挖空心思“挤牙膏”,是挤出来的;一种是任其自然,在不经意间作品是流出来的,另一种是不得不创作,如果不情感发泄出来,一个人可能会崩溃,就像“祭侄稿”,那是喷出来的。

果儿 发表于 2016-1-11 17:40

本帖最后由 果儿 于 2016-1-15 22:59 编辑

现代杂志的版面多姿多彩,已经不再传统的书籍,白纸黑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想书法能否也与之“与时俱进”。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果儿作品】独步时空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