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0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文/《劳动关系》编辑部主任石与刚

一身戎装,他雄姿英发;
泼墨挥毫,他温文尔雅。
刚柔并济,训练场上,他生龙活虎,脚下生风健步如飞;
动静相宜,落纸云烟,他笔走龙蛇,胸中似有千军万马。
他是一位今年37岁的武警中校,也是一位知名的军旅书法家——34岁当选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据说也是全国最年轻的省级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兼任贵州省青年画院副院长、贵州省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主任,还受聘担任贵州画院特聘画家、贵州省人大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第九届贵州省青联联合会副秘书长等。
军人当有军人特定的生活特性,书法家也有书法家独有的艺术法则,集“军人”和“书法家”一身的秦良静,他又有怎样的艺术法则呢?

“加法”:挖渠倒水走自己的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断汲取传统养分,学习古典,“加法”是每一个艺术家必须经历的历程。而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秦良静首先做的是人生的“加法”。
有梦想就要付出努力,1997年,秦良静以优异成绩考入贵州师大美术学院,朝着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也为自己的梦想加了沉甸甸的一分。
这时的秦良静,已经不再满足于入学前的知识储备,于是,他不断给自己加课,课余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并给国内书法大家写信求教。书山学海的营养以及名家大师们的回信指点,也不断给秦良静的艺术养分加码,他的书法篆刻水平也突飞猛进,开始在全省书画界崭露头角,并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览并屡获大奖,一举成为贵州书法界的新锐。
汲取传统养分,学习古典,秦良静把它总结为“挖渠倒水”法,“这不同于传统所提倡的‘水到渠成’,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渠’,一旦这个‘渠’‘挖’好后,我需要做的就是‘倒水’,这个‘水’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养分和古典的精髓吸收到自己的艺术血液里,并加以消化、糅合,运用到自己的笔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加法’的总和。”

“减法”:苦研笔墨   让艺术回归
大繁至简,也是艺术追求的一大规律,在不断做好“加法”的同时,秦良静也在不断地做“减法”。
十五年前,还是大学生的秦良静,就多次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性赛事并获奖无数。不断的刻苦专研,让秦良静创作出一批批有功力、有性情、有理念的作品,引起业界瞩目,也逐渐成为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家中的翘楚。
有着深厚美术功底的秦良静,在书法和篆刻作品中很讲究美术感、形式感,这也是他作品的独到之处。因为经常赴京参展和领奖,秦良静和他的作品已为国内书画界所熟知,渐渐地,他艺术创作风格开始带动国内一大批青年书家学习和跟风,成为全国首批书法篆刻界 “形式至上”的弄潮者之一。在2014年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举办的“贵州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研讨会上,一位书法名家开玩笑“批评”他在国内“带‘坏’一批书法家。”
这位书法名家无意的“批评”,却让秦良静开始反思,“书法的本质是什么?是笔墨!怎么回归书法的本质,就是要做‘减法’。”
在给美术学院学生上课时,他告诫学生:“不要为了获奖和讨评委欢心而过于追求形式,书法最重要的是在笔墨上下功夫。”
在自己的创作还是书法教学中,秦良静都也开始做“减法”。在追求形式上把握好度,摒弃过多的花哨和设计感。
“可能是我艺术思维上过于早熟吧,对于我而言,人生也是该做‘减法’的时候了!”秦良静告诉记者,他的内敛,就是去浮躁,求笃定,寂寞耕耘。
“艺术应该被作为一种修为,而不能作为一种终极目标,否则反而为其所累,被其束缚。”秦良静说,搞艺术需要有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的虔诚信仰和超功利的精神追求。因此,近年来,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参加各种展出和评奖。

“乘法”: 广阅博览为创作积淀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艺术门类繁多,但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的,如今已集书画印之大成于一身的秦良静,艺术爱好也很广泛,音乐、文学、油画、摄影、美术、盆景等均有涉猎。
在他看来,每一门艺术之间都是互通的,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从运笔转锋的角度去欣赏,时缓时疾,抑扬顿挫,它就是一首凝固的音乐;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看,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它又是一幅绝妙的美术作品。
走进他的工作室,除了四壁挂满的书法作品外,就是郁郁苍翠的盆栽。盆景艺术十分讲究“画境”,也就是“构图”上的形式美。‘画境’与‘意境’的统一,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我在书画印艺术中所追求的效果。”
闲暇的他也会背上相机,纵情山水。“光与影的运用,同样在中国画创作中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无论是音乐、摄影,还是绘画、盆景,秦良静用的是“乘法”,他不断学习这些姊妹艺术的创作手法,为己所用,得到自己艺术的“积”。这个“积”,是积淀,也是沉淀。

“除法”: 去伪存真传播正能量
对于艺术来说,“除法”就是去伪存真,艺术到一定的高度后,需要的就是去伪存真。
秦良静的“除法”,是从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的。身为一名军人,尽管在书画界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他一直都以“业余书法家”自称。“书法不是我的主业,我不是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也不是大学专职书法教授,我的职业是军人。但这些并未对我的工作产生干扰,反而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样,主业与我的创作相互融合。”
“从年龄上讲,自己将近不惑,从艺术上讲,自己还在路上,下一步,我要从不断的汲取中舍弃一些东西,留下自己想要的创作因素和创作元素,推动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自己更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从来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艺术是属于社会、属于大众的。同时,艺术也是具有榜样性的,秦良静书画艺术,已为他获得了已大批“粉丝”,这就更需要他做好榜样。“如果说姊妹艺术是提升一个艺术家的修为,那么当你将这些艺术的都有所涉猎后,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军旅书法家,更要树立正气,传播正能量。”
同样,学会谦虚也是一种做“除法”的表现,作为年轻有为的书法家,秦良静经常外出交流,但所到之处,他都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艺术最终是要靠作品说话,没有过硬的作品,别人再吹捧也是无功之劳。”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4-14 09:01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

心录 发表于 2016-4-14 12:22

{:1_107:}

万盛贾秀平 发表于 2016-4-15 17:01

{:1_107:}{:1_107:}{:1_107:}

石敢当画廊 发表于 2016-4-15 20:23

{:1_280:}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秦良静的“数学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