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0

全程报道丨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2016.5.15 太原美术馆)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书艺公社 讯】2016年5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太原美术馆、北京杏坛美术馆承办,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协办的“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幕。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吴政隆,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山西省委组委卫小春,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山西省文联主席张根虎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太原市政府副市长王爱琴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太原市委副书记王成在开幕式上做重要讲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镛先生致答谢词。
王镛,1948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太原。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等职,他在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多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不拘于前人,开一时新风,尤其在书法界是具有标志性的学者型艺术家。
此次展览是王镛先生的一次回乡汇报学术展。展出其书法、篆刻、绘画近作精品百余件,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王镛先生的艺术成就,并以此为契机,共同探讨当代书画艺术的前进方向,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开幕式结束后在太原美术馆举行了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对王镛先生书、画、印三个方面的成就进行了研讨,以展览为契机,从全球化的视角,关注中国艺术里东方性的当代价值;梳理”书法生态“与”媒介传播“的关系;聚焦“流行”与“经典”的转化;反观“艺术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博弈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览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茂才,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卫小春陪同下,兴致勃勃的观看展览,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在太原市文化局局长李钢、太原美术馆馆长王鼎的陪同下观看了此次展览,耿彦波对王镛先生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对王镛先生此次回乡办展捐赠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据悉,展览将于2016年5月30日结束,欢迎各位朋友前往太原美术馆参观。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2

贺艺圃寸耕展
薛永年
王镛先生书画印近作回乡展出,桑梓情重,族脉流长,艺坛胜事,令人神往。惜抱病入院手术未能前往,书此小诗为贺。方壶翁于京华老美院东。无言桃李寸耕堂,朴野清拙气自苍。
一代新风书画印,鹤鸣不负太原王。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6-5-23 17:46 编辑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太原市委副书记王成:
尊敬的各位艺术家、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在太原美术馆隆重开展。在此,我代表太原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艺术家、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文化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太原古称晋阳,又名并州,是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坚持把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大力弘扬悠久的山西文化,彰显灿烂的文明艺术,精心打造 “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城市品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形象。今天,当代著名艺术家王镛先生荣归故里,与各界书画大家共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探讨当代书画艺术发展,推动我市美术事业进步。王镛先生是中国当今艺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等职,文化部推荐的中国书法传承人士,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王镛先生致力为书法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层次的优秀中青年书法人才,王镛先生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风格独立,建树颇丰,艺术成就遍及书法、篆刻和山水画的各个领域,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成就。此次展览经过精心筹备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作序,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先生担任策展人,展出的作品有书法篆刻绘画等每一件都是王镛先生近年来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了王镛先生的艺术成就。希望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本次展览打造成具有太原特色的一大文化盛事,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推动我市书画艺术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最后,祝各位艺术家艺术之树常青,祝“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6-5-24 06:57 编辑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尊敬的吴书记和各位领导,尊敬的王镛先生和夫人,尊敬的各位书法篆刻美术界的同仁们、朋友们:
在王镛先生书画印新作展开幕之际,我首先要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也受刘大为主席的委托,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王镛先生致以由衷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王镛先生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时代和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历程中做出卓越学术贡献的艺术大家。他在改革开放初期高等美术教育复苏的时期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得到李可染等先生的悉心指导,而他自幼就具备的良好艺术禀赋和在书法篆刻上体现出来的才华,经过中央美术学院这所学府良好传统的熏陶,形成了他高远的文化理想和坚定的学术志向。从那时候起几十年来,王镛先生在书法篆刻领域始终坚持探索钻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用自己的作品不仅为改革时代的中国书坛印坛提供了新的创造模式,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和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代的突出代表。
在我看来,王镛先生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统一,他对传统的书法历史理论和各种书法资源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尤其是超越已经熟知的碑学和帖学传统,更多的把目光朝向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初生的时代,发现和研究许多原本我们没有充分认识的书法遗产和原本陌生的书法资源,由此使自己的书法实践建立在更宽阔的传统维度,这在治书与治印上树立了崭新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王镛先生在书法和篆刻创作上大胆创新,把自己的情怀、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许多思考都熔铸在自己的笔端和刀下,在方寸之间创造出崭新的篆刻风貌,在书法的创作上更是融汇多种传统资源,形成了独家的面貌。
可以说近三十年来在中国书坛印坛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书风印风,是跟王镛先生的开拓努力分不开的,也因此构成了他十分广阔的社会影响。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的是王镛先生当年和朱乃正先生一起倡导和筹办了中央美院的书法专业,使这座百年的艺术学府增添了自己民族的最重要的艺术,书法篆刻专业在王镛先生细心地统筹和引领下,今天已经成为书法系,已经成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级书法人才的重镇,这使得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的书法教育成为今天书坛培养人才的一支劲旅,而王镛先生在这里付出的精力是十分让人敬佩的。今天书坛、画坛、印坛三坛的各界嘉宾云集太原,是因为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王镛先生的展览办成一个面向社会公众,推动文化服务的学术活动,许多同仁从全国各地前来,也能够在王镛先生的展览中形成更宽阔的交流。这次展览由北京画院副院长也是著名的策展人吴洪亮先生做了认真的策划,我刚才先行看了一下这个展览,我认为这个展览很好地把王镛先生在三个领域创作的新作也可以说是力作集合起来,展览的设计具有高雅的格调,相信这个展览能够让三晋人民欣赏到王镛先生精湛的艺术成果,也对于推动我们今天书法篆刻和美术事业的繁荣,能够提供重要的机会。在这里我祝王镛先生的展览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6-5-23 22:21 编辑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 :
尊敬的各位领导,
尊敬的王镛先生,
尊敬的书画界的各位师长、同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开幕之际,我谨代表苏士澍主席,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王镛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与几位同道先行观看了展览,对王镛先生书画印近作展中呈现出来的新境界感受深刻、受益良多。与王镛先生交往多年,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已较为完整地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我简约的归纳为新“四宁四毋”:宁高古,毋今俗;宁老辣,毋流滑;宁拙朴,毋巧妍;宁奇崛,毋柔媚。
在我心目中,王镛先生真诚、质朴、厚重、耿介、坚韧,是一位守道德底线,养浩然正气,承文人风骨的书画家。他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为和打磨,已卓然成为当代书坛标志性的学院派领军人物,他的书画印以及对秦汉以来民间书法、篆刻的考辨与探寻和在高等书法教育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其在深入传统深处所构建出的独特书风印风,以一种格力天纵的个性风采融合时代,成为当代书坛一方重镇,影响甚远。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80年代中期就以新意独出的王镛书画印,几乎3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当代书法热在不断地膨化、成长与引领。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镛先生在大传统气格下追迹千载,并由此形成的书法审美理想,其广度、深度与高度一定会愈加凸显其价值和意义,终将开派于当代书坛百花齐放的沃土之上。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5-23 17:45

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
(2016.5.15 太原美术馆)
一 开幕式现场报道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全程报道丨艺圃寸耕——王镛书画印近作展(2016.5.15 太原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