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9月29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附作者名单)
本帖最后由 倦复倦斋 于 2016-10-10 19:36 编辑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
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于9月29日上午10点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江苏省书法院承办,浦口区文化广电局、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执行承办。
开幕式上,浦口区区委副书记任家龙,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周京新、中国书协副主席、省书协主席孙晓云,省文化厅巡视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高云先后致辞,对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的举办表示祝贺。与会领导和嘉宾为优秀作品作者和优秀提名作品作者颁奖。
本届展览积极探索办展方式,与往届相比,在征稿、评审等方面都有重要提升与创新。征稿启事自今年3月发布以来,共收到全省书法家报送参展作品2251件,其中楷书325件、草书892件、隶书332件、篆书185件、行书517件。经初评、终评、面试三个环节,最终产生180件入展作品,其中草书43件、行书53件、楷书44件、隶书20件、篆书20件;评出优秀作品5件(真、草、隶、篆、行各1件),优秀提名作品10件(真、草、隶、篆、行各2件)。这些作品风格形式丰富,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江苏书法的整体水平与最新成果。
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女士在发言中表示,林散之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更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本次展览虽然只向江苏省作者征稿,却同样备受中国书坛、江苏书坛的广泛关注,本着评审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宗旨,实现了江苏的学术奖项用全国展的方式进行评审。
本届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200余件,其中含优秀作品、优秀提名作品、入展作品和省内外评审专家书法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0月11日。当天下午,还在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举办“雨山问道”——“兰亭奖”获奖作品邀请展及相关研讨交流活动。
第四届林散之· 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
优秀作品作者名单
﹀
草书 夏剑锋(南通)
行书 汪能江(连云港)
楷书 朱志刚(宿迁)
隶书 朱瑞华(扬州)
篆书 宋宝洋(徐州)
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
优秀提名作品作者名单
﹀
草书 蒋君慧(无锡) 朱安刚(徐州)
行书 汤志平(南京) 江孝龙(淮安)
楷书 张爱萍(淮安) 吕 云(常州)
隶书 郭纯峰(南京) 饶金龙(常州)
篆书 郁 枫(无锡) 刘 春(南京)
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
入展作者名单
﹀
(共180人,分书体按姓氏笔画排序)
草书(43人)
王 健(徐州) 王玉泉(徐州) 王位辛(宿迁)
王润松(盐城) 邓瑞清(盐城) 冯凯涛(徐州)
冯建国(常州) 朱安刚(徐州) 刘镂石(南京)
闫 增(徐州) 许 达(无锡) 纪 伟(徐州)
纪 松(泰州) 吴林生(苏州) 张 春(淮安)
张 斌(苏州) 张 磊(徐州) 张生洪(南京)
张哲峰(徐州) 陆振勇(徐州) 陈方红(苏州)
陈书国(淮安) 陈红霞(盐城) 陈清云(连云港)
罗 平(苏州) 竺文斌(扬州) 赵立志(宿迁)
赵永刚(苏州) 赵祥云(镇江) 秦 健(苏州)
贾建国(常州) 夏剑锋(南通) 钱玉清(苏州)
殷旭明(扬州) 高耀文(宿迁) 黄 鑫(淮安)
黄灌仁(连云港) 提俊丰(徐州) 葛 毅(宿迁)
蒋君慧(无锡) 嵇益生(苏州) 蔡 宁(连云港)
魏亚哲(徐州)
行书(53人)
王 全(宿迁) 王少辉(苏州) 王立富(徐州)
王国社(盐城) 卢浩堂(徐州) 吕 浦(宿迁)
朱云林(苏州) 刘广跃(苏州) 刘亚军(连云港)
刘孝龙(徐州) 江孝龙(淮安) 汤志平(南京)
孙 昊(宿迁) 孙步国(淮安) 孙勤国(南通)
李守卫(淮安) 李敬伟(连云港)李德会(淮安)
肖 勇(淮安) 吴炜栋(常州) 佟士委(徐州)
邹国美(泰州) 汪能江(连云港) 沙 威(徐州)
沈洪军(盐城) 张 挥(淮安) 张文敏(淮安)
张用惠(宿迁) 张建祥(淮安) 张星星(南京)
张慧旭(苏州) 陆成荣(盐城) 陈建鹏(南京)
陈颂华(苏州) 陈海兵(苏州) 邵 宁(苏州)
武传国(无锡) 庞现军(无锡) 查学东(淮安)
姜 平(淮安) 姜广志(宿迁) 洪 艺(宿迁)
郭 雯(南京) 唐福平(徐州) 黄汝婷(南京)
黄志强(淮安) 寇忠理(苏州) 程万宽(连云港)
谢景行(淮安) 楚 靖(淮安) 虞志江(常州)
谭 云(苏州) 樊宗原(无锡)
楷书(44人)
王 洁(苏州) 王晓明(南京) 王家任(泰州)
王德智(南通) 尹 敏(苏州) 戎恺凯(南京)
吉德兵(连云港) 吕 云(常州) 朱志刚(宿迁)
朱沈彧(南京) 庄丽艳(无锡) 汤晓燕(南京)
孙 乐(南京) 孙 芳(连云港) 孙 辉(常州)
牟耀辉(常州) 李前尧(宿迁) 吴显华(淮安)
吴洪春(盐城) 吴爱国(徐州) 邱宏倩(苏州)
汪海洋(宿迁) 沈 敏(苏州) 张 飞(连云港)
张 建(淮安) 张亚明(常州) 张爱萍(淮安)
陆献荣(泰州) 范国仁(盐城) 周 琴(南京)
郑元松(南京) 宗明义(泰州) 施 娟(南通)
袁 祺(无锡) 钱兆林(宿迁) 唐东进(常州)
诸明月(常州) 渠慎龙(徐州) 葛丽萍(苏州)
董 劼(南京) 谢科昌(常州) 裴元庆(徐州)
樊训文(盐城) 潘 勇(宿迁)
隶书(20人)
王 豪(南京) 王海龙(南京) 尹 昱(南京)
成勇杰(淮安) 吕 杨(徐州) 朱瑞华(扬州)
乔宗帅(盐城) 邱加平(无锡) 狄晓楠(徐州)
张 宁(淮安) 张 宁(镇江) 胡世海(徐州)
饶金龙(常州) 袁立中(扬州) 高印群(徐州)
郭纯峰(南京) 惠聪颖(徐州) 裔志杰(苏州)
翟立新(徐州) 潘 旋(宿迁)
篆书(20人)
吉金海(扬州) 乔龙泉(徐州) 刘 春(南京)
严成刚(淮安) 李国华(常州) 李金戈(徐州)
杨百顺(徐州) 吴建军(南通) 宋宝洋(徐州)
张 凯(徐州) 张志义(宿迁) 郁 枫(无锡)
岳继明(苏州) 周红权(徐州) 单正卫(盐城)
黄继革(南通) 曹春华(连云港) 梁 奇(扬州)
董洪君(徐州) 靳慧慧(苏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