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6-12-13 11:20

素材 | 《康有为联集》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6-12-21 08:48 编辑


《康有为联集》
康有为(1858-1927),近代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发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于5月2日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极陈时局忧危,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在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纲领。会试榜发,康得中进士,授工部主事。5月29日,在《上清帝第三书》中,再次阐述变法的理由和步骤,提出富国、养民、养士、练兵的自强雪耻之策。接着,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8月17日,创《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11月中旬(一说为8月),与帝党开明官僚文廷式、陈炽等创立强学会,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随后赴上海设强学会,创《强学报》,推动各地设立学会、报馆,鼓吹变法维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又赶赴北京,上书光绪帝,提出不变法即将亡国的严重警告。1898年1月24日,光绪帝命王、大臣传康有为问话,康批驳了荣禄“祖宗之法不可变”和李鸿章维持现状的思想,力陈变法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4月,他于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光绪帝于6月11日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康有为深得倚重。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迭上奏折,起草诏令,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与谭嗣同等全力策划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模式改变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挽救民族危亡(见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康通缉。康有为逃亡海外。1899年创设保皇会,以保救光绪帝,排除慈禧太后、荣禄、刚毅等顽固势力为宗旨,成为保皇派首领。次年,义和团运动发生,他主张“助外人攻团匪以救上”,策动唐才常等人主持的自立军“勤王”,虽言定在海外筹办经费,却迟迟不寄。1901-1903年,他在印度撰《大同书》、《中庸注》、《论语注》、《春秋笔削微言大义考》诸书,阐述“循序渐进”、“不能躐等”的改制说,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07年,改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后正式定为帝国宪政会),成为推动清政府实施宪政的政治团体。辛亥革命成功后,康鼓吹“虚君共和”。1913年返国,在上海主编《不忍》杂志,发表反对共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和张勋策划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迅告失败。晚年在上海办天游学院,讲授国学。康生平著作甚丰,达139种。台湾蒋贵麟辑成《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等。



李阳 作品 2016.12


      全以山川为眼界;
      别有天地非人间。

            题西湖丁家山康庄
       

      抚射衔道义;
      接武在文章。

            题北京袁崇焕祠

       

      坦腹纳震泽;
      亡怀偃惠山。

            题无锡梅园

       

      泉声得清净;
      山色观庄严。

            题杭州灵隐寺

       

      高风振千古;
      印学话西泠。

            题杭州鉴亭

       

      坦腹纳震泽;
      高怀偃惠山。

            题杭州诵豳堂

       

      锦屏临海浪;
      法雨飞天花。

            题普陀山法雨寺

       

      云龙远飞驾;
      天马自行空。

            题桐乡福严禅寺方丈室

       

      异花天上坠;
      灵草雪中春。

            赠友印联

       

      拔地孤峰秀;
      开门三径通。

            赠友印联

       

      德成言乃立;
      义在利斯长。

            赠杨舍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赠友

       

      结想在霄汉;
      即事高华嵩。

            赠仁丈

       

      斯文在天地;
      至乐寄山林。

            题乐山凌云寺月榭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挽谭嗣同。联嵌谭之字“复生”及康名“有为”

      大翼垂天四万里;
      长松拔地三千年。

            自题

       

      一卧沧江惊岁晚;
      独凭栏槛俯崔巍。

            题新加坡槟榔屿某山亭

       

      一檐虚待山光补;
      片席平分潭影清。

            题西湖三潭映月

       

      大隐壶中有天地;
      幽栖物外领湖山。

            题西湖丁家山康庄

       

      天入长江生远浪;
      风吹落木下清秋。

            题镇江甘露寺

       

      江淘日夜东流水;
      地耸英雄北固楼。

            题镇江多景楼,在甘露寺内

       

      全以山川为眼界;
      别有天地非人间。

            题西湖丁家山康庄

       

      花开花落可天意;
      避地避世忘人间。

            题浙江一天山桃源亭

       

      身经亿万百千劫;
      丘也东西南北人。

            题上海西郊愚园天游书院

       

      以古今大文为述作;
      与天地清气相娱乐。

            集《兰亭集序》题南京灵谷寺佛祖殿

       

      左江右湖,兼领庐阜;
      荻花枫叶,且官浔阳。

            赠傅道尹

       

      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知周乎万物,仁育乎群生。

            题天游学院

       

      大树飘零,草木犹知名姓;
      遗园明瑟,山林常忆将军。

            题扬州徐宝山公园

       

      死得其所,光第真光第也;
      生沦异域,有为安有为哉。

            挽刘光第

       

      十日死两贤,天下事已知矣;
      千钧系一发,后来者其念诸。

            挽黄兴、蔡锷

       

      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
      凿坏可乐,霸亭谁识故将军。

            题新安千唐志斋

       

      牧野鹰扬,百世功名才一半;
      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贺吴佩孚五十寿辰

       

      微君之功,今为洪宪之世矣;
      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挽蔡锷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
      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

            题青岛故居

       

      笄女萧娴写散盘,雄深苍浑此才雄。
      应惊长老咸避舍,卫管重来主坫坛。

            赞萧娴临写《散氏盘》

       

      道德犹有经,自东粤西湖,同奉遗教;
      天地不能久,唯妙门玄牝,竟传长生。

            题杭州黄龙洞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

            题开封龙亭

       

      龙舸渡迷津,发大慈云,只要众生回首;
      山门开觉路,入欢喜地,更进十炷安心。

            题台北龙山寺前殿

       

      割据湖山少许,操鸟兽草木之权,是亦为政;
      游戏世界无量,极泉石烟云之胜,聊乐我怀。

            题杭州人天庐

       

      吾徒有复生奇才,说经锵锵有声,溯源知所自;
      乡贤绍船山学术,高轩隆隆辱过,捧杖叹无缘。

            挽刘人煕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虽周公之才美,使骄吝不足观矣;
      闻过则喜,见善则拜,若诸葛之公明,能集思庶广义焉。

            赠吴佩孚,劝其勿刚愎自用

       

      我则死耳,皇上如何?临刑片语从容,圣眷难留三尺下;
      君虽终矣,帝无可鉴!异日大冤昭雪,孤旌持表六人中。

            挽刘光第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东辽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题北京袁崇焕祠

       

      遗侠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天马开张,人龙奇逸,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如此;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管乐有才,关张无命,天不欲平中国之乱也呜呼。

            挽潘若海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群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谭,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洽似子胥相国,悬眼看越寇飞来。

            挽戊戌六君子。 正学先生:明代方孝孺

       

      龙比烙刑,岳于惨祸,昔贤乃尔,君又何忧?魂魄若有知,应同正学先生,矢口问成王安在?
      汉庭党锢,晋世清流,前代如斯,今复再见!国家方多难,当效子胥帮事,留眼观越寇飞来。

            挽刘光第

       

      逄比孤忠,岳于惨状,昔人尚尔,于汝何尤,朝局总难言,当偕孝孺先生,奋舌问成王安在;
      汉唐党祸,魏晋清流,自古维昭,而今尤烈,海疆正多事,应共子胥相国,抉目看越寇飞来。

            挽谭嗣同

       

      沧桑多迁,陵谷多易,教宗多劫,国土多沦,亭阁鸡虫看得失,无一物当情,历尽成柱坏空,觉来栩栩;
      天地不大,毫末不细,大椿不寿,胡菌不短,微尘世界何爱惜,观我生自度,仍行慈悲喜舍,想入非非。

            题杭州人天庐

       

      毕生不茹荤,信乎房琯,为永师后身,为排袁而三黜,虽败犹荣,若老谋能成,今何至乱世;
      重暮遘移朝,不似杨彪,为曹丕屈节,曾荐我而冒险,无言竟逝,叹孤忠莫白,古之伤心人。

            挽瞿鸿禨

       

      维新首戊戌,惟公为变法第一人,为国忘家,忠主遗身,求才若渴,嫉恶如仇,苍苍者天不遗一老;
      削剡荐贤豪,为我系诏狱者二载,上无补国,下不救民,生来报德,死不莽丧,茕茕在疚永负是翁。

            挽徐致靖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此州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霸业销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山青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

            题西湖三潭映月

       

      沧桑多迁,陵谷多易,教宗多劫,国土多沦,亭阁鸡虫看得失,无一物当情,历尽成住坏空,觉来栩栩;
      天地不大,毫末不细,大椿不寿,朝菌不短,微尘世界何爱惜,观我生自度,仍行慈悲喜舍,想入非非。

            题杭州人天庐

       

      傀儡曾遣登场,维新变法,备历艰辛,廿年出奔已矣。中间灰飞劫易,几阅沧桑,寿人笙磬忽闻,北海归来如梦幻;
      歌舞业经换剧,得失兴亡,空劳争攘,一世之雄安在?此时雾散烟消,徒留感慨,老子婆娑未已,东山兴罢整乾坤。

            六十自寿

       

      附

       

      柳成絮;
      鱼化龙。

            传为康有为对家族父老

       

      大哉南海;
      撮尔须弥。

            萧娴赠康有为

       

      宝书百二国;
      灵椿三千年。

            佚名贺康有为六十寿

       

      国之将往必有;
      老而不死是为。

            章太炎嘲康有为

       

      形其量者沧海;
      何以寿之名山。

            张元济贺康有为六十寿

       

      大德得无量寿;
      此老有当世名。

            张勋贺康有为六十寿

       

      为一大事出世;
      以八千岁为春。

            罗惇暖贺康有为六十寿

       

      以天下为己任;
      是南斗之一人。

            胡嗣瑗贺康有为六十寿

       

      十九年归公老矣;
      三千界怀佛何如。

            陈三立贺康有为六十寿

       

      上寿伏生传绝学;
      通经高密擅名家。

            黎元洪贺康有为六十寿

       

      十九年归公老矣;
      三千界怀佛何如。

            陈三立贺康有为六十寿

       

      历劫不磨,度人间世;
      上寿无疆,为天下春。

            叶恭绰贺康有为六十寿

       

      步自东极,至于西极;
      居长寿天,游化乐天。

            佚名贺康有为六十寿

       

      三百篇之中,兴观群怨;
      十九年在外,险阻艰难。

            沈庆瑜贺康有为六十寿

       

      恶溪恶鱼,韩退之退之;
      清国清民,康有为有为。

            康有为续对古悬联

       

      广逍遥游,身行六十万里;
      证菩提果,手援四百兆人。

            陈三立贺康有为六十寿

       

      万木风高,际海幡天终不灭;
      一言心许,镂肌铭骨感平生。

            王蘧常题青岛浮山康有为墓

       

      盛才冠岩廊,致身福地何萧爽;
      真气惊户牖,学语小儿知姓名。

            冯国璋贺康有为六十寿

       

      洙泗溯母仪,空谷生刍容我奠;
      河汾开教泽,横流砥柱赖儿支。

            叶恭绰挽康有为母劳氏夫人

       

      母氏亦已云劳,薤露惊闻相向哭;
      国人皆曰有女,蒲轮遥逮恨来迟。

            庄蕴宽挽康有为母劳太夫人

       

      述先辈之立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授者者盖三千矣。

            梁启超贺康有为七十寿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梁启超挽康有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素材 | 《康有为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