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休息好,就总是下笔迟疑。还是需要多休息身体
老师说不上,仅仅就以上两张说两句吧,也仅我个人经验
第一张,是学自褚遂良陰符经,此帖最大特点就是用行书笔意作楷字!笔画较细不好掌握线条的韧性,和转折的方。初学者最好不要学此,很难上手,可以找一些渾厚一些帖来打基础,掌握用笔技巧熟练了再回头临,就好多了。另外!就是细看帖中每个字的用笔,什么时候连贯,什么时侯是另起的笔!这也是每个字与每个帖的节奏感。不要过于追求形似,往往都是过追求其形似而疏忽了帖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气韵与意韵,没有此二种,如何来精神?阴符经,瘦金体以及薛稷的字,初学者没有过高的控笔能力时,我个人认为不要上手。可以选魏碑,颜体,李邕,苏轼的先做主攻方向,此几种都是用笔线条偏粗壮一些的,易上手练习。
第二张,似取法自钟繇或王義之的,但是不清楚,写的也没有突出点画意趣。应该是学习时间还短之故。这个你可以多练习,以得晋魏书法用笔情趣,其点画内敛不张扬,又有洒脱遒丽的特点。不要把字体放过大,因属于魏晋小字,过大则不雅。
王的地方 发表于 2017-3-23 1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说不上,仅仅就以上两张说两句吧,也仅我个人经验
首先谢谢您的评说,真的非常感激。同时我也想说您完全可以称得上老师,您总是很认真的细看他人的发帖,同时也发表很中肯的看法也不以自己高明自居。小至错别字,缺字,大至作品的用笔气势……都能一一指出
私以为这才是老师的典范,而不一定是钦定的才算老师,再次表示感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