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感不佳效果尚可敬请官师解惑!
官师休息中http://www.shufa.org/bb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http://www.shufa.org/bb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http://www.shufa.org/bb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本帖最后由 易书客 于 2017-6-18 11:52 编辑
我曾经说过,《兰亭序》是好字,但是是经过“人工美化”了,与其它唐摹比,此独一个,没有第二个。
与《兰亭序》比,《丧乱》是自然写出来的,而《兰亭》是修出来的。{:1_245:}
《圣教序》是集字,集了哪些真迹?不知道,但《兰亭序》中的字也肯定被集于其中的,对比(传)冯摹,与其几乎一样。
所以,你临《圣教序》,想好,是绝对绕不开冯摹《兰亭》,关键是好好体会其中的运笔的“起、承、转、合”。
从你的临作看,起笔尚可,但不精细,收笔糙,甚至根本不交待足就进行下一笔了,用笔控制无常,质量时好时不好。
用笔不交待足,就是运笔不到位,哪怕是空运行,收笔的笔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如“天铿”两字,天字形还好,但撇缺少起伏提按变化,捺笔是有名的“衄锋”,但你临的到是衄收锋了,但却偏薄,铿字最后的一笔就是“乱写”,看看《兰亭》何曾马虎每一笔?!不一一说了,自己对比用笔就懂得的。
一幅临帖,形可以不到,但运笔必须跟上,否则临它何用?!
你的临作中,起、收之间的行笔无根,即腕下控中锋驻笔技巧不佳。“根”是笔画沉实,灵空的关键,根是受腕绝对管控的,腕不活是不可能运好锋杪的,这就是孙过庭所说的“使转之术”。
另,一定要理解好“中锋”,何谓中锋行笔,绝对是想当个善书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锋并非理解成时时刻刻,锋杪在点画中间,如果这样写就是一个无趣味的僵尸字。
还有一个真迹临写对《兰亭》一路用笔及硬毫中锋腕下控制有帮助,那就是智永真书千字文(日藏本),那个是用硬毫写的,是控锋之楷模。
目前,如果只是沉积运笔的灵活性,除驻与收笔外,你的临作已经达到目的,想进一步提高,得《兰》一路气韵,可琢磨一上述拙见。{:1_107:}{:1_107:}{:1_107:}{:1_107:}
易书客 发表于 2017-6-18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曾经说过,《兰亭序》是好字,但是是经过“人工美化”了,与其它唐摹比,此独一个,没有第二个。
与《兰 ...
先生来评评我的字的使转之术,想听听高解
易书客 发表于 2017-6-18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曾经说过,《兰亭序》是好字,但是是经过“人工美化”了,与其它唐摹比,此独一个,没有第二个。
与《兰 ...
感恩先生教诲,学生一定端正态度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阿凯39 发表于 2017-6-18 14:04
感恩先生教诲,学生一定端正态度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偶也是每日都在写,在临、在读、在研究。
学无尽头,不管学什么。
发现不足之处,就要想办法解决与优化的。
如果单从字的点画分布来说,或单纯学运笔技巧,这些都还容易些,难就难在将用笔与点画分布协调组合,整篇一致性的把握。
每个学书者的不足之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运笔技巧是否精熟;二是点画分布是否美观;三是整篇的格调是否协调统一。
不论哪一个方面的不足,都需以优秀杰作为榜样,学习、学习、再学习。{:1_52:}
易书客 发表于 2017-6-19 11: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偶也是每日都在写,在临、在读、在研究。
学无尽头,不管学什么。
先生所言及是!学书首先要尊重传统,在敬重古人的前提下。学无止境艺无止境http://www.shufa.org/bb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7.pnghttp://www.shufa.org/bb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8.png
是的,学无止境,最终是“人书俱老”。{:1_1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