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35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35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36
本帖最后由 潇水河畔 于 2017-9-2 23:42 编辑
我说澄岭 澄岭小我19岁。是我在首都师范大学读艺术硕士时,同班住隔壁的小兄弟。我们俩住的近,交流起来自然方便的多,课余时间我们一起喝茶、饮酒、聊艺术、谈人生、吹牛皮、侃大山......我们从相识、相知到成为彼此理解的好兄弟。可以说我见证了澄岭情感的烦恼、学业探究过程中的困惑;亦见证过澄岭情场得意时的喜悦、创作出精品之作时的颠狂. 澄岭为人宽和大度,温文尔雅,长幼有序,处事得体,诚为谦谦君子。回想初见澄岭,印象中他年轻的、清澈的充满阳光的脸上还流露着些许的稚嫩,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年轻的他竟蕴含着如此惊人的能量。 澄岭酷爱京剧艺术,得意之时,或酒后微酣常会引吭清唱一段。我初次听他唱的是京剧《蟠桃会》,开始我在自己房间里听得隔壁有人唱:“今日里饮酒多爽快,好一似黄梁赴瑶台”,但觉字正腔圆,声音洪亮韵味十足。我以为是他搞京剧的朋友来访,出于好奇到隔壁观看:嘿,原来是这帅哥儿在自鸣得意。 澄岭擅篆刻,我常看他治印。兴致来时,出手极快,简直是刀下挟着风,刀过之处嘎嘎作响,但见石屑四溅。澄岭治印学古而不泥于古,印风极具表现力,有画意属写意一派,且时有抽象意味,我等朋友均极喜爱。 澄岭书法造诣之深自不必说,真、行、隶、草数体皆擅,用笔精到,结体揖让有致,温厚古雅中透露着活泼。我时常惊异于这么年轻怎会于书法有如此精到的用笔,巧妙的结体,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 澄岭在绘画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平日里到他宿舍串门,通常他都是在伏案专注的勾、皴、点、染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我们一起从外面忙完一些纷扰的事物回到宿舍,澄岭竟能立马坐到案前拿起毛笔开始勾画。这种见缝插针,让勤奋成为习惯的作风真是让我这懒散之人汗颜! 宿舍条件差,桌案很小没法画大画,澄岭创造性的把铁皮和毛毡固定到阳台的墙上,用一层竹纤维纸遮挡在窗户上,以免阳光直射刺眼,阳台被澄岭改造成了阳光和煦的小画室,且戏称到阳台创作为“上阳台”。在这里创造出了不少六尺整张的精品大作。澄岭的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的古法用笔,经常见他的绘画作品,画面上长短、粗细变化不一的、如行云流水般的线在疏密有致的交织着,俨然是线的交响乐。澄岭的用色,受青绿、金碧山水、敦煌壁画的影响,而我感觉影响他绘画色彩最深的应是传统京剧艺术中的色彩。时见澄岭在画面上用各种较鲜艳的色彩渲染,他总能恰到好处的控制,做到艳而不俗。点、线、面、色彩经过澄岭独具匠心的处理,在画面有机构成,让观赏者感觉到一股京剧的韵律在画面上流动和回响着。 毕业离校前澄岭搬出了学校宿舍,在外面租了房子,自此他有了大一些的画室,澄岭好似一条一头扎进大海的鱼,在里面兴奋地折腾着遨游着,他没日没夜的画着,时见丈二以上大作面世,这简直是在和巨型纸张鏖战,通过大型画作,控笔控线、渲染墨色、结构画面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澄岭的画可谓一日一境界也! 我相信以澄岭的悟性、勤奋、持之以恒的精神,在艺术创作上定会开辟出一片充满希望和惊喜的新天地1作者:杨刚,艺术硕士,文化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艺术门》杂志艺术品收藏栏目专栏作家,现执教于青岛农业大学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37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2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2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3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3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3
潇水河畔
发表于 2017-9-2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