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人 发表于 2018-2-21 15:0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本帖最后由 书法创作人 于 2018-2-27 13:55 编辑


    我创作的这幅书法作品,其内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摘自于初唐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最著名的诗句。其全诗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深远,而且富有超越时空的哲理。成为千古名句,而且其整首诗也具有很高的欣赏性和诗歌的艺术魅力。所以我择其作为书法的创作内容,书法好不好自有众人评,内容经典不经典是无法商量的。我认为经典的古代优秀诗词文赋作为书法的创作内容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古今诗词文赋”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的。所以我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创作!诗词与书法应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融合!”的关系。【诗作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百年来被世人所传颂!真是千古绝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