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人 发表于 2018-2-25 12:29

扇面1幅:孔子《论语》句--为政以德!

本帖最后由 书法创作人 于 2018-4-8 20:56 编辑


          书法字句“为政以德”选自孔子《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孔子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字句评价】
          突出了孔子的德政主张,认为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君主就会像北极星被群星围绕一样,受到爱戴。
【历史背景】
          这是儒家德治论的主张,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
          "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扇面1幅:孔子《论语》句--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