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人 发表于 2018-3-4 09:28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近代、毛泽东、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词人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36年-1976年任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诗词选》等
【词作背景】
         1927年正值中国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正洋洋得意地初临王位。可是整个中国的局面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扑朔迷离的烟云密布大地,是年毛泽东途经武汉,怀以苍凉悲壮之情登上黄鹤楼一吐心曲。登高赋诗是历代文人抒情言志的习惯,毛泽东,这位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的一代诗人兼革命家以其独有的胸襟及气概表达了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词作赏析】
         上阙写景:登楼纵目,茫茫沉沉,莽莽苍苍,自远而近,宏伟壮彩。一个“锁”字,连接双山大江,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龟蛇夹峙的形势,而且暗写出乱石崩云、惊涛拍岸的一段江景。设象意中,而象在意外。蕴藉无穷,引人入胜。
下阙言情:倚危把酒,怀古思今,应物斯感,由境及心,豪放深沉。一个“逐”字,绾合心潮江浪,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设意象中,而意在象外。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全诗一开始从大处作眼,从远到近,层层展开,其中有精确的地理,这地理中暗示作者内心缜密的布局及经纬法度,这一切处理得干净简练。仅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龟蛇锁大江”这几个妙巧的对称,布局得严密而大度,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祖国的山川谙熟于胸。
接着下阕一转,又透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雪泥鸿爪之感慨,一代又一代该过去的都过去,而今诗人又作游人的一员在此低回歌咏。最后二行诗人把酒酹江以抒壮志,涌动的心潮如澎湃的波涛!诗歌在此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以绵绵思绪和慷慨高歌抵达诗言志的核心,显得苍凉、慨叹,而又显得沉雄、俊爽!与唐代陈子昂诗《登幽州台歌》似有异曲同工之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