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扇面1幅:字、三人行必有吾师!
“三人行,必有吾师”句出 春秋、孔子《论语·第七章·述而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含义】
“三人行必有吾师”也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单单向前辈学习,也向晚辈学,向智慧高于和低于自己的人学习。当人家向你学习时,耐心一点,认真一点。孔子不但能做到有教无类,而且还能因材施教,对个性和天赋程度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正确处理好团队关系。"三人"或以上的集体中,有人充当老师,有人则要充当学生。个人充当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最大限度保持团队成员的团结,发挥出最大威力。
【解释】
⒈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 三人行,不可理解为 在一起行走的三个人当中,而应理解作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当中。在古时,三、九泛指多次,是概数,不是确数。
【简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读解】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 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向别人请教。 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 是《里仁》篇里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 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 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当然,说是这么说。事实上,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多少有些理想化的色彩,有的还环绕着神圣的光晕,使我们恰恰难以分辨哪是他们的优点,哪是他们的缺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