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没有硝烟的战争
国展——没有硝烟的战争作者 招雀园主人
我喜欢把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比做战争。
有战争就会有发动战争、指挥战争、受益于战争的元帅、将军抑或政客们。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借口发动一场“正义”的战争,然后给那些在战斗中功劳卓著者脖子上挂上金光闪闪的勋章,给那些阵亡的大多数士兵作一篇安慰性的悼词。
有战争就会有一大批在“为了XX,前进!!!!”呼号激励下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的士兵,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不惜以身试炮,直到化成灰烬。最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只落的在一块笼统的纪念碑上永垂不朽。
战争让那些具有好战天赋如岳飞、杨六郎者或福大命大造化大如程咬金、孟良者成了英雄,他们身经百战、功勋赫赫,胸前勋章累累,他们是未来的将军、元帅苗子,有朝一日战争将由他们来指挥,勋章也会由他们来颁发。
战争也给了一些人发横财的机会。诸如趁火打劫者、倒卖纱布军火者之流。
以“首届青年展”“五届楹联展”“首届大字展”为主,以“小榄杯”“纪邓展”“皖北煤电杯”等为辅的展览,使2004年成了书坛“展览年”。以“五届新人展”“四届正书展”“二届扇面展”为主,以“岳安杯”“高恒杯”“走进青海”“羲之杯”“三晋杯”“冼夫人”等为辅,又使2005年成了书坛的“展览大年”。频繁地举办展览使中国书协的掌权人张飚毁誉参办,一方面展览使中国书协和一些人钱袋子鼓起来,一方面展览招来的骂声让张及书协的头头们耳根发烧的经久不降。2006年是新一届中国书协理事会执政的头一年,展览的势头本以为有所下降,不料从日前长沙“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展”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今年已经知道的国展已有9个: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展、纪念赵朴初诞辰一百周年展、沈阳“世博会”展、普洱茶之乡书法艺术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全国妇女书法展。不出所料,2006年将成为书坛的“展览狂年”。
好战是将军元帅们的天性,和平年代,他们只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同样,书协和展览是共生共存的“双胞胎”。“想发财,忙起来”,展览让书协一帮头头找到了忙起来的理由,展览成了中书协由“乞丐协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看来书协换了谁展览都少不了。展览也让那些屡获大奖的国展精英成了书坛大腕儿,作品每平方尺成千上万地畅销全国各地。展览也让一部分人大发横财,你不是想入展吗,请参加我的冲刺班,我的教师可都是多次获全国奖的高手呀,你不是想获奖吗,请参加我的点评会,点评者都是担任过国展评委这次还有可能担任评委的名家呀。展览中倒霉的只是那些钟情书法艺术,但却不知与时俱进、不了解流行时风、不知评委口味,又逢展必投的参展狂热者,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满身创伤,不思悔改,可叹,可敬,可悲,可怜。
又逢大展纷沓来,在此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是说给中国书协的头头们的。大而滥的展览对书法艺术弊多利少。展览规模大不一定是百花齐放,看国展作品集,总有参观人工修剪的大花园的感觉,总是囿于那么几家几派,偶有一枝奇花独放,不是瞬间即逝,就是被俗花工“喀嚓”一剪夺命。漫步过春天的山野吗,杂花生虬枝,蜂飞蝶舞,即使间有枯枝败叶,也让人顿生怜爱之心,让人感到勃勃的生命力涌动其间,诸如“流行书风展”“性灵派书风展”等这些极具个性的展览,虽不尽善尽美,但确有可贵之处。展览次数多不一定就促人创新。频繁的展事,搅乱了多少人的心。有的人为展览千里迢迢投名师拜名家、参加冲刺班点评会;有的人为展览彻夜挥毫而荒废了临帖和读书;有的人为展览临阵磨枪狂临评委字体。如此频繁的展览有违书法艺术成长规律,有违繁荣书法艺术的展览初衷,对书法艺术害莫大焉。没有展厅的魏晋时代,人们通过尺赎信札、通过山野聚会把玩欣赏书法而形成的潇散书风,不照样成了历代不可逾越的书法巅峰。
“把兰亭奖办成中国书法的最权威的展览”,是新一届中国书协理事会的任期目标,也是我等书法人的福祉。否则,动不动就“XX届XX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事频仍,战火连天,必然搅乱了“宁静淡泊”的书法艺术渊源。永远记住,“诺贝尔奖”如果一年一评,甚至一年几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终身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第二句是说给那些国展精英们的。入国展不容易,获大奖更不容易,独特书风的形成尤其不容易。不被光闪闪的奖章和可人奖金所诱惑,不被名家名师的风格捆住手脚,不为漫天的赞誉之词旋晕,一步步走实自己的路子,才是一个钟情书法艺术的人的正道。
第三句是说给具有强烈参展欲的国展投稿者的。多读书,多临帖,少创作,少参展。当然如果你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志向,或者不参加大展就心痒手痒的毛病,你一定要先练好过硬本领才上战场,不光要埋头临帖,还要大胆创作,不光要吸取传统精华,还要关注现代笔法。都信息战了,你还舞着长矛大刀上阵,等待你的只能是失败的命运。你只会是带着眼罩在拉磨的驴子,走得浑身酸软,也只能是在原地转圈子,却时时被主人抽上一鞭道:你这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东西。你只能是端着长枪去刺风车的唐吉诃德,连“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成排倒在八国联军的枪弹下的一丝悲壮都谈不上。
中国书协大展在即,征稿启示耳熟能详:“年满18周岁的以上的中国公民……”“作品北面右上角……”“中国书协会员免参赛费免初评……”“入展者具备加入中国书协……”“入展作品结集出版……”“请汇参评费30元(海外30美元,退稿另加20元)……”。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你这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鸡肋”啊!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2661467
[ 本帖最后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4-28 20:46 编辑 ] 原帖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6-5-13 14:13 发表
国展——没有硝烟的战争
作者 招雀园主人
我喜欢把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比做战争。
有战争就会有发动战争、指挥战争、受益于战争的元帅、将军抑或政客们。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借口发动一场“正义”的战 ...
:lol:lol:lol:lol:lol
回复 #2 小刀客 的帖子
评的好!书法是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才可,多数展品表现出一片狂燥的心态,与书法本质相去甚远! 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不要把它看得太重,偶而参与一下也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至于结果也少考虑,你写得好不一定就会入.
只有作如是想你的学习和创作之路才不会被大展所左右. 写得好,真正懂书法的声音。急功近利弥漫当今书坛,老老实实在家写字的人何其少也.书法是艺术艺为何物,可魂追可意会,靠展览来发展书法,可以,所有的中国书协的展览都不收费,奖励以精神为主,展览的费用通过赞助或书法杂志广告解决,中国书协能带这个头,竖这个风,那是做了大好事,市场怎么定价是市场的事,书协永远是两袖清风,中国书法才大有希望.
好哇,好呀.
你是谁,你是谁?你可是我当初的傻妹妹,看不到你脸上红霞飞,只见你双眼充满泪水. 作品背面右上角写名字是专门对付为天迟的,这个家伙专门喜欢看作者资料,看到熟悉的就照顾一把.好在现在退了.要不很多好作品就要在他手上被选掉 此文当成为06书展的警钟!——愚砚 原帖由 zoujianyi 于 2006-5-13 18:41 发表写得好,真正懂书法的声音。急功近利弥漫当今书坛,老老实实在家写字的人何其少也.书法是艺术艺为何物,可魂追可意会,靠展览来发展书法,可以,所有的中国书协的展览都不收费,奖励以精神为主,展览的费用通过赞 ...
不收费好,精神奖好,支持,可我们算老几啊。不收费的,试问几个能办啊,要不收费,中国书协不就玩完了吗,现实点吧!!! 永远记住,“诺贝尔奖”如果一年一评,甚至一年几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终身念念不忘,孜孜以求。
这才是致理,
正在准备参展,或已经深陷展览的泥潭不能自拔的哥们,姐妹们,都应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碰壁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明知道是壁还玩命撞,呵呵,说不过去滴,对不起你的宣纸、毛笔、墨汁(还包括曹素功墨汁)大把的时间(或青春)
书协的大佬们你们不要忒没良心,国家、会员、人民……等养活着你们就混着吧,吃喝不愁,还有好处捞,提个烈士纪念馆,撒泡尿的功夫就四万大元,干吗还要吸完血再敲骨头吸髓,干着些令人“发指”的勾当,却还处处标榜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振兴书法,骗完老人骗孩子,真可悲
全国美展已经举行十届了,每一届的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国画、油画、招贴、海报……的参展作者趋之若鹜,提前半年开始准备(甚至作为一个课题总在推敲),这样的展览列位感觉参加一次是嘛感觉,反观书法……从市场看,一方篆刻,无非是一块石头刻几个字,就算是脑力劳动加体力劳动,石开大侠一两万,王镛大师两三万,其它的都没谱的高,还等闲不伺候,刚才看了一个《评批版》的关于国画、书法的市场地位的帖子,结合这个帖子看现在书法、国画真就不应该平起平坐,展览举办的越多,距离拉开的越大,都是展览惹的祸,回避吧
[ 本帖最后由 宫恩武o 于 2006-5-14 18: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