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9-1-23 22:37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丁剑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9-1-23 22:42 编辑

                                                                                                   

      
2018年1月13日下午,由董玮、李林、衣雪峰、贺进四位书法教育工作者发起,尚艺书院主办的“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在尚艺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梁文斌主持,出席论坛的二十余位高校青年书法教师、高研班导师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的经验,针对议题——《书法‘美术化’和‘文化化’各自的利弊》进行了激烈的研讨,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主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嘉宾们的发言纪要逐一刊发,希望能对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本期嘉宾——丁剑





丁剑中国书法家网、中国美术家网总编辑,《十公子》文人杂志主编,大型艺术对话访谈栏目《丁厂对话录》主持人。





现场发言纪要

我就借着刚才的话题说说,很多人说书法最后会没落或者怎么样,2010年我采访105岁的周有光先生,他给我一个提示,我觉得非常好,但这个提示可能也是比较忧伤的,我问他:“像书法这样的传统艺术现在衰落了,您觉得可惜吗?”他说可惜也没有用的。老先生说,历史就像这本书的一张纸,是要翻过去的,翻的时候是把好的和坏的一起翻过去,然后新的好的和坏的又产生,不是说把坏的给翻过去好的留下来,这就是历史。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以前的女性打毛衣是非常好的。还有像六七十年代百货公司卖糖块的练就一勺就一斤,卖肉的一刀下去说要两斤肉就两斤,这种本事练到极致,可是到今天这些东西没用了,打毛衣现在机器打的比人还好,打毛衣的历史基本就翻过去了,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中国的书法将来会怎样?以前我记得沈鹏先生说这是一个“笔墨告别时代”,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没有办法,今天书法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觉得书法还有点意义,历史对我们是已经很大的恩赐了。佛家讲今天叫末法时代,净空法师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末法还有法在,那末法时代过去之后可能就无法无天了,世尊灭度之后,弥勒未生之前,这漫长的可能得上亿年的时空里是没有法的,那个时代的人更痛苦,我们今天末法还有点法在,还是很幸运的。书法也是这个道理。回到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因为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咱们谈的是美术化和文化化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讨论首先得弄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美术化是什么意思?我觉得美术化好像谈得比较多。我先谈文化化的问题,我一开始实际上看不懂这个“文化化”,因为我以前学过文学,文学对应的有个科目叫文学学,也比较拗口。但实际上这个文化化是什么意思呢?我刚才百度了一下,和大家所理解的不一样,文化是来自于“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但是文化化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文化化是一种固形落地的意思,比如我们今天有书法展,这个书法展实际上就是文化化的一个体现,包括我们今天有这么一个论坛,这个论坛就是一个文化化的形式。就是把一个东西固定下来化为一种现象,把它落地形成一种形式,这个叫文化化。我不知道我们论坛的设计是什么意思?它如果对应来说是美术化,实际上宽泛地讲美术化就是一种文化化的现象,但我们好像把文化化和美术化理解成两种对立的概念了,我想论坛的本意是说美术化对应的文化缺失所产生的两种书法发展趋势,而不是文化化的问题,所以我琢磨半天这个文化化,刚才查了百度才稍微明白一点。然后再谈这个美术化,最早关注书法的美术化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以我漏见大概在90年代刘正成先生在一个视频访谈里说对当代书法美术化的倾向表示担忧。那美术化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美术化就是书法艺术化,关于化不化的问题,实际上,还是刚才我提到周有光先生,他106岁的时候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记者有一个引导性的提问,他们问:有学者认为中国有进入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问周老怎么看?这实际上是个引导性的提问,很狡猾的。周有光老先生已经106岁了,比较直率,他说你问的这个问题,中国不是有进入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中国现在已经是深度的权贵资本主义了。我非常了解第一财经的记者的狡猾,他是设套让老先生往里面钻,让老先生把这个话说出来。好了,我理解的美术化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今天的中国书法已经不是美术化的问题了,今天中国书法已经也是深度的美术化了。我说得再明白一点,什么叫美术化?就是你把书法作品化了就是美术化。你这个作品表现出来或者你写的时候想的意思是要写成一件书法作品,这个就是美术化的意识。所有内容退到后面为作品服务,形式至上是美术化一个最外在的表现。其实书法从它诞生那天就包含着美的因素和功能,王羲之当年给人家写了一封信,不仅是文字意义的传达,王羲之写信的时候他同样希望看信的人觉得他这个字写得不错,所以在他下笔的时候是精思妙想的,不是我们今天拿圆珠笔随便划拉一下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美和实用是共同存在,或者说美本身就是一个实用的功能。所以我非常反对说今天的书法已经脱离实用的论调,当然今天的书法是由于社会分工、社会结构,或者说我们现在院校设科细致把它提出来单独作为一个门类作为一个专业来培养,但培养的方向本身也只能说是高等教育设科之使然,而不是文化本身的方向。就像90年代还有一个争论,我记得当时最早是山东大学的蒋维崧先生,他当时是把书法放在中文系,抑或放在艺术系,历史系,是有争论的。因为放在哪个系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个人倒是赞成多元培养方向。但是今天的书法主流已经艺术化了,我们社会分工也是这么密切而细致,我前两天跟张世刚先生做了一个访谈,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其实就是一个书法家身份确认的问题,我们书法家是什么身份确认?本来书家是中国文化生态中自在的一个身份,但是我们今天书法家就是艺术家,因为我们对应的有书法专业,对应的有专业协会,张世刚先生就讲你不要因此而忘了你本自在的身份,因为按现在的这个逻辑,你不是书协会员,你不是书法专业,你就不学书法了?你就不玩这个了?你仍然玩,那么仍然玩,你对应的社会身份是什么?他这个意思就是国家体制或社会分工,它把成立一个协会,或在院校设立了一个学科,这种社会化的人为归类和书法本身的文化属性是不完全一致的。因为按这个逻辑来讲,书协主席、书法博导显然应该是第一流的书家,但现实残酷的有点苦逼,不用多说。所以,文化身份的确认和社会化分工的角色是两回事。举个例子,民国离我们不远,民国当中很多人不在书法家范围之内,但是他的字假如今天拿在这儿,如果以今天的专业协会或者院校学科这种水平,你敢说他差吗?你不敢说他差,那你说他的身份该怎么定位?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你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了,你不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就像我,本质上我不把这些当问题,因为我一不是院校出来的,二不在协会里占什么位置,但是我热爱书法,我喜欢书法,一直在学习它,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讲是一个人生的满足或者人生的选择,所以我不太赞成非得把它归到艺术里,对我而言,书法有着生命的本质,是我的一个精神世界。好了,那么关于美术化的问题,我刚才说当代书法实际上因为这种社会这种架构的搭建,使得当代书法已经是深度美术化了,这条路可能就像肖博士讲的它里面包含了一些无奈,它回不去了。回不去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以传统的知识结构去要求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好像也没法要求了,古人基础的蒙学,比如千字文可能今天很多人都没有完全读过一遍,还谈什么四书五经,传统的知识结构,传统的人所具备的那种能力,我们今天的人是没有的,我们今天人具备的是今天的知识结构,我们会看手机会打字,玩电脑,王羲之不会,因为王羲之这个人物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具备的能力和我们今天的人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书法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美术化,所以美术化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不可回避。但是我们讨论的意义在于我们关注这种趋势造成的隐忧。中国文化人总是有忧患意识的。因为美术化它会使传统书法某些东西丧失,这种丧失对于传统文化的传习者来说内心是有纠结的,有人会觉得可惜,像我这样的我就会觉得可惜了,我会觉得有些东西不该丢,结果丢了,我觉得可惜。作为一个传承者,我觉得我要按照我的努力去保守它,但是我也知道就像这个世界一样,最终会灭亡,最终可能有些东西就守不住了,最终书法就成小众了,最终连小众都没有了,最终书法进入博物馆了,最终这个地球爆炸了,人类从生到死就是这么无奈的一个过程。
往期精彩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王东声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肖文飞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孙长铭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乔   棕





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
临摹时抓住这两点,很快就能解决用笔问题(有图有真相)我们是这样学习碑的尚艺书院的“三剂药”董玮:学书法,少宜收老宜放培养诸多当代精英,中国书法院如何做到的?嘘...千万别去尚艺书院学书法,我是认真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届当代青年书法教育论坛纪要 —— 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