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9-3-23 17:24

董玮老师与他的尚艺书院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9-3-23 17:26 编辑





董玮老师与他的尚艺书院罗一鸣
二零一六年秋天的宋庄大面积修路,空气浑浊,遮挡视线,分不出是尘土还是雾霾。那时我来北京学艺术,戴着厚厚的口罩,眼里的书法、艺术与街道一样朦胧。我感到宋庄的风格有点迷幻:北京城郊的破落小村庄,全国闻名的艺术区,数不清的艺术家工作室,仿佛周围全是大师。我从大师门前淡定穿过,寻找尚艺书院。
近在眼前,我还是顺着导航找了好一会。原来在街道尽头的右侧,入口处挂着书院的四字招牌,磊落大方,是王镛先生的手笔。进门后是装修简洁的教室,墙上挂有蔡元培先生的治学名言、王镛先生的艺术主张和曾翔先生、董玮老师的作品。后来我才知道,办公室里拐上去可以通往二楼房间,偶尔有书院的青年书法家过来,食宿不便,干脆住在书院。兼有旅社功能,不得了。






尚艺书院室内场景
开学仪式简洁到等于没有:老师往台上一坐,直奔主题。我虽然是中文系出身,却讨厌不着边际的废话,谈书法若从盘古开天地讲起,反而显得很没文化。没有手艺,遑论其他。我习惯了在课堂上从老师玄奥的思想中走神,但这样直指要害地讲解技术,一字一句,格外清晰。
不过就我还在宋庄迷路那时,肯定看不太懂董玮老师的书法。如果不是逐步接触了篆隶笔法和造型规则,我理不清里面的门道。学了一年,视野渐开,也逐渐理解,艺术上很多妙处不足为外人道。在书院,我好几次仔细地看那张参有于右任风格的行草手札,感叹董玮老师笔端的细腻,与他那些大开大合的碑系作品不同,这件小品显得颇有文气。另外还有一幅山水画,不太常见,同样格调不凡,可知书画印果然有兼得之理。



宾虹老人论画44.5x66cm2014年



春山看不厌70x45cm   2014年

看似奇崛不羁,董玮老师其实从经典碑帖里吸取了极多养分,《张迁碑》、《好大王》和于右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加以自己的理解,他形成了独特的笔墨造型,善于在对比关系中表现敦厚古拙的气韵。他的墨法也别有趣味,枯湿浓淡,变化万千,笔划重叠处,有如烟云缭绕,挥之不去。
董玮老师在艺术上是有探索精神的,所以他的笔墨最妙处不在见古人,而在出己意。他在作品里常想越古人半步,这是自信,也是野心。不过对着艺术品,难以名状的事太多。听说石开老前辈认为,按董玮的性格,字形应该更为规整。董玮老师的艺术风格确实比他的性格恣肆一点,也许心正就是字斜的资本。
几年前董玮老师辞去中国书法院的职位,办起了尚艺书院,沉潜艺术与教学。在这样的时代讲美育,不随大流,很有点“乌托邦”色彩,但哪有不浪漫的艺术家呢?齐剑南先生尤为赞赏此举,特撰一联:有意怜寒士,无心媚长官。这幅对联至今随着尚艺书院在全国各地展出。还记得一次酒席上有学员欢呼:尚艺书院万岁!董玮老师摇摇头:“万岁不了吧,活一万岁,岂不是王八。”我想董玮老师在艺术的道路上真是清醒又执着,浪漫且通透。

董玮先生近作欣赏


袁枚诗语46x33cm2019年






静观46x101cm2018年





会心放眼隶书联138x35cmx22018年





包世臣绝句35x139cm2018年





云隐山房23x101cm2018年





实者慧23x101cm2018年










罗一鸣深圳大学文学系本科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在读河北美院特聘教师北京尚艺书院学员 师从董玮先生。




罗一鸣作品




砥砺、前行——2018尚艺“之最”临摹时抓住这两点,很快就能解决用笔问题(有图有真相)我们是这样学习碑的尚艺书院的“三剂药”董玮:学书法,少宜收老宜放培养诸多当代精英,中国书法院如何做到的?嘘...千万别去尚艺书院学书法,我是认真的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玮老师与他的尚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