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雷 发表于 2019-12-17 10:44

巴山场镇(《乡间杂诗》配画)

巴山场镇(《乡间杂诗》配画)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九百六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这巴山地区,所谓“场镇”者,即为乡民赶集之处,当时多是公社一级驻地。因客观地形缘故,这每个场镇,面貌亦多种多样。自然,吾辈所最为熟悉的,不过也就是本公社的那个了。今日回想起来,真真是难以说清,自家曾在那场镇上,有过多少的困达与悲喜!然而说归说了,纳入这山水画道,毕竟一切有关社会人生层面的内容,也只能是作为潜在之物,蕴含于画境深处,则表面上,仍当得依托于造物外化之形形色色本身。另,既是单以之为画题,似也不该是过于囿于一己所感知的“个体真实”,终须是要取其“典型形象”来加以描述的。离乡既久,远岁观感积淀且发酵于心;一日,暗自吟得七言律诗一首,径名之“巴山场镇”。曰:


坐岭骑梁据地形,
依滩傍壑枕涛声。
松椽柏檩尽青瓦,
木板沙砖多素棚。
攒聚烟墟隐迟暮,
绵延荒坎入新晴。
一逢二五当场日,
人气蒸腾物意亨。


其固已将彼地诸多场镇之基本特征概括到位矣。日前,又欲以之为画。而一经提笔,则浮现在眼前的,却仍是难脱那“本公社场镇”之大貌。至此也管不了那么多,只顾信笔画去,既不刻意摒弃直观感受,也不拘泥于实景。移时间遂得此示之画。自觉还是颇具当地特色,亦是暗合“吾社”地形、尤其是“吾诗”大意的。唯在考虑之下,还是并未将那“当场天”熙熙攘攘的景象画上乃至于如同“风俗画”一般,而只是姑取其“冷场”之感,以得场镇自身之势概。此已将相关事由尽皆道出,不再干扰读者诸君观画了。
此画与文俱得自2014年。




(总 1096 篇之第 966 篇)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山场镇(《乡间杂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