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22 10:17

本帖最后由 易书客 于 2021-5-22 10:19 编辑

米芾对运笔是深有体会的,而且描述精准,不象有些书论高玄。

比如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臣刷字。(见《佩文斋书画谱》)


沈尹默先生对这话做了一凡解释:“勒字”是用笔涩行,“画字”提按较重,“描字”是用笔轻提,“刷字”是用笔快写。


唯独没见对“排字”的解释。我理解就是类似于印刷体用笔。


目前能看到的米芾真迹不少,但用笔最为精心的应属《蜀素帖》,也是学习古法运笔的最好范本之一。



自临《蜀素帖》之一


自书古札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24 18:37

看过《养素居画学钩深》中有段话:仆谓看帖是得于心,而临帖是应于手。看而不临,纵观妙楷所藏,都非实学。临而不看,纵池水尽墨,而徒得其皮毛。


我的体会是:临看相结合,临烦了、累了可以看帖,形貌细节谙熟于胸,直到手痒急于临时,再着手实临不迟。


下帖书札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





王德辰 发表于 2021-5-24 22:20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19 16:20
真书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整饬”,一排排的,当然整饬美也是一种美,初学者和大部分人都接受这一整齐划一。 ...

好好,学习了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25 18:35

王德辰 发表于 2021-5-24 22:20
好好,学习了

相互学习。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25 18:58

一提到书法就会被误解为是写毛笔字,而且认为只要字写的漂亮了就是好字,就是好书法,就是大家。

其实持这种理解的人占有大多数,甚至于达到98%以上。但我会告诉这98%的人,这理解是对艺术书法的误解,甚至是错误。

如果不能够理解和回答艺术书法是什么的问题就不要学书法了,可以学写字,但写字真的是小儿科的雕虫小技,是浪费时光与无聊的事。

前面我提过,毛笔书法分为实用书法和艺术书法,也许可以兼而有之,就是既实用,又具有生命活力的运笔笔触艺术。

艺术书法的形式素材可以是文字(真、草、隶、篆、甲骨文),也可以是线条墨迹,呈现出具有生命活力和神采的二维抽象艺术。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30 19:59

从爱好讲,如果目的就是要“出人头地”,想成“大家”或“大师”,或可通过爱好谋取大的钱财的人,最好省下时间去学门挣钱手艺或是自己创业踏踏实实解决生活质量问题。

你连自己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欲望都无法实现还搞什么爱好?!写书法最忌“利益熏心”!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6-2 16:30

书法要有传承,也要有求新,但绝不要过分美化和匠化。

如学习欧《九成宫》楷书是很好的,但过分美化也就成了美术体或俗体。

其实理解何谓“美化”和“匠化”也不难,把网上大多数临写的欧体与原帖一对比就看出来了,有形无神,不是运笔写字,而是在求美画字。

书法创作少了传承肯定是无根之木。结字和运笔要有出处,不能凭着性子乱造瞎编。

传承并不妨碍求新,更不会妨碍把字写出灵性来。













王德辰 发表于 2021-6-2 20:32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5-19 16:20
真书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整饬”,一排排的,当然整饬美也是一种美,初学者和大部分人都接受这一整齐划一。 ...

好,学习了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6-3 21:48

我不是天天写字,看帖多一些,边看边琢磨,所以一页帖得看上一个小时。


有时实在手痒了才磨墨写上4尺。积累多了,看得上的留下,看不上的消毁。


过几天,从留下的再选,看得上的留下,其余消毁,。。。


发上来的就是往日留下的。





易书客 发表于 2021-6-3 21:49

我不是天天写字,看帖多一些,边看边琢磨,所以一页帖得看上一个小时。


有时实在手痒了才磨墨写上4尺。积累多了,看得上的留下,看不上的消毁。


过几天,从留下的再选,看得上的留下,其余消毁,。。。


发上来的就是往日留下的。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善书者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