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赤壁赋》行不行
行不行?
如果投展,行不?
是米?是王?还是四不像?哪个知道?
这个论坛太寂寞了,发点就走了,88…… 天地悠悠 发表于 2023-5-29 08:28
这个论坛太寂寞了,发点就走了,88……
二十年前来此处时,论坛有句座右铭“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也就是“师古不泥”。当然,不一定要求达到如颜真卿、米芾那样开创自己面貌而世人认可、敬仰的宗师级大书家。
“悠悠”临写米芾的字已经很精熟,但如果此生就此罗列米芾的字创作作品,写得再好那是米芾,不是自己,可以汲取其他养料写出自己面貌。
古人书家书作,多为和别人交流(如信札)和自己抒发胸意,并不可以当做一件艺术作品在创作。但现在,电脑的兴起,硬笔字都很少手写了,更别说毛笔书法,当今毛笔书法已经当做纯艺术来创作。既然毛笔字当做纯艺术来创作,那么就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发展丰富其艺术内容,这样才能师古不泥而发展书法艺术。
书法家周慧珺学习米字也很了得,但她的作品,通过笔画挪移,字与字前后左右的穿插管领,疏密对比,使作品通篇打叠一片,形成有机整体。但是,她的字用笔一味快,变化少,笔画形态基本状若竹片,缺少疾徐缓急的韵味,所以,我学米芾八面出锋的笔法,变化多端的形态(当然学的不急“悠悠”一二),学周慧珺穿插管领,疏密对比,通篇打叠一片。(并不是说现在已经学到)
书法家林散之,不但丰富了前人的笔法,更是将中国画破水用墨技能运用于行草书,在墨趣上又丰富了前人和书法艺术,所以我学林散之的破水用墨技能……
~“天地悠悠”说来此处太“寂寞”,谈点一管之见,目的是让“悠悠”来此不寂寞。
以下是十几年前读帖时的心得,不揣陋见如下:
钟山郎君 发表于 2023-5-29 11:23
二十年前来此处时,论坛有句座右铭“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也就是“师古不泥”。当然,不一 ...
谢谢指教。
有几点说明:
1.这个作品真的不是米的结写与笔法,您再仔细看看,这个主要是王。
2.周慧珺先生从米出,书界公认,但她后来的米越写越向狂怪上发展了,您列举分析的字,都是她这一路的,本人不喜这个路数。
3.论坛都不景气了,这是事实,所以有“寂寞”之说,试想当年“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人气多旺?现在也都关停了,没办法,手机代替了一切,现代人追求的是及时行乐,耐看耐品的东西他们没有耐心去看。
再次感谢钟山君指点。
天地悠悠 发表于 2023-05-29 12:12
谢谢指教。
有几点说明:
1.这个作品真的不是米的结写与笔法,您再仔细看看,这个主要是王。
2.周慧珺先生从米出,书界公认,但她后来的米越写越向狂怪上发展了,您列举分析的字,都是她这一路的,本人不喜这个路数。
3.论坛都不景气了,这是事实,所以有“寂寞”之说,试想当年“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人气多旺?现在也都关停了,没办法,手机代替了一切,现代人追求的是及时行乐,耐看耐品的东西他们没有耐心去看。
再次感谢钟山君指点。
“现代人追求的是及时行乐,耐看耐品的东西他们没有耐心去看。”
~进一步阐释以上论断:现代古代都有“及时行乐”的人,关键不是这个,而是现代的快餐文化。快餐临帖而一知半解;快餐成名而名不副实;快餐评点而沽名钓誉(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这些人根本没水平评点“耐看耐品”的东西)……
所以,现在书法届丑书、狂怪书盛行,越丑、越狂、越是连行家也看不懂的字,在书法家协会这个书法顶级组织越能获奖,取消书法家协会呼声越来越高。
最后,祝“天地悠悠”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书作中有更加丰富的艺术欣赏内容! 行!! 所谓文以载道,拜读大作,除了欣赏大文豪苏轼的美文外还能让人从中感受文字给人的美感,可谓文、字并茂。很好,赞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