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插曲
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序曲》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0.Prelude_Music.au
《秋窗风雨夕》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1.Windy_Rainy_Evening.au
《红豆曲》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2.Red_Love_Pea_Song.au
《黛玉葬花词》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3.Burying_Fallen_Petals.au
《题帕三绝》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4.Handkerchief.au
《紫菱洲歌》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5.Autumn_Wind_Cold.au
《好了歌》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6.Good_And_Over_Song.au
《红楼梦〔引子〕》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7.Introduction.au
《红楼梦〔枉凝眉〕》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8.Love_in_Vain.au
《红楼梦〔分骨肉〕》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09.Departure_Of_Flesh_From_Bone.au
《红楼梦〔聪明累〕》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10.Clever_Calculation_Too_Smart.au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歌晴雯〕》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11.Heart_Higher_Than_Sky.au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叹香菱〕》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music/Dream_Of_Red_Mansion/HLM12.Fragrant_Water_Chestnut.au http://www.xmusix.com/Files/urlpic/2005101116443873999.jpg
贾宝玉摔玉
http://resource.gxer.net/statics/tbfd/gzpdx/tbfd/g2yw/1/videopages/videos/shuaiyu.asf
http://resource.gxer.net/statics/tbfd/gzpdx/tbfd/g2yw/1/images/daiyu.jpg
林黛玉
外貌、神情和风韵——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1.众人眼里: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2.宝玉眼里:罥烟眉,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心理——“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表现在:
1.婉拒吃饭。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她婉言谢绝:“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现出她顾全大局的礼节。真是处处“留心”的。
2.讲究座次。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贾母房中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3.小心对话。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改口:“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其中因由自是当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回答:“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觉察出贾母对女子读书的看法,因而改口。
这样些细节反映出林黛玉细心,自尊,多虑的性格特点,而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则是她自小丧母,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
http://resource.gxer.net/statics/tbfd/gzpdx/tbfd/g2yw/1/images/xifeng.jpg
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本文对王熙凤的形象刻画可从几方面入手分析。
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绘肖像:
珠光宝气的服饰与打扮体现出贪婪与俗气。三角眼、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外貌则绘出其美丽、刁钻、狡黠的特点。
见黛玉: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再转悲为喜(因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情绪变化的快令人不得不惊叹。
回王夫人:
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
http://resource.gxer.net/statics/tbfd/gzpdx/tbfd/g2yw/1/images/baoyu.jpg
贾宝玉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本文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形象特征:
出场前侧面描写
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贬斥态度)。
王夫人: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黛玉: (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肖像描写:
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热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两首《西江月》:
⑴词中所展示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 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
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⑵该词作用: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认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
一、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二、讲究的布局。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三、华贵的陈设。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而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除了这些,还有贾府里处处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这是贾府的精神内涵实质。体现在:
一、非凡的服饰。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二、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三、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和贾府中人的精神风貌、服饰仪节,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