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书法的"性功两见"之说!
张海主席在一段录像里曾经宣传过:鉴赏书法作品的"性功两见"之说.这里的性,指的是书家的性情的表达或者张扬.功是指的书法技巧即功夫!
当时听到,心里一豁亮,新鲜!但是后来越琢磨越没功了,技术这东西,在艺术上很重要吗?尤其是抱着传统历史不放的“技术规范”?
思考了很久,前几天就想写这个帖子。觉得不成熟,所以没动笔。
刚才在一个艺术网站看到一段文字,似乎补上了内心的所缺。摘录如下: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原来,性功说只相当于其第二个层面“活动过程”,是一种不完整的思想方法。
当然这一段文字绝对不是指明书法鉴赏或者书法评论方向的圣经!
希望各位发表感言,扩大我们的眼界。 市面上卖得火的初习书法的描红本上就清楚的标着几个起笔落笔的红箭头,这是“书法要从娃娃抓起”的一个范例,操练的就是书法技法,而且这种方式几乎延续了一千年,"性功两见"的张海主席从小一定也受过类似的教育,
看来还深有体会,自然产生上述高论就可以理解了,即便现在的所谓书法大家也都走过这条捷径,与规矩方圆有
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技法的熟练自然就生出巧了,只有在掌握这种技法才能继续发挥,直至创作出累似于《兰亭
叙》这样的书法圣品来,多好理解,干嘛非得拐那么大的弯出力不讨好尼。
艺术与技术的孪生是不存在任何基因变异的共生品,相对来讲,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技术的升华,技
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的升华,所以必须在技术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再辅以“书家的性情的表达或者张扬”
于是就会产生“不可一世”的作品……精神层面的艺术带有主观性,活动过程的层面的艺术有些自以为是,与主观差
不太远,而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那是对艺术的片面认识,有先入为主之嫌
谈到技术,试想一个对写字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技法训练的初学者,非得让他写出《兰亭叙》那就是夸张了
艺术的玄妙之处,不足取,也达不到艺术的境界,可见技术同等重要,哥俩一个也不能少。
[ 本帖最后由 宫恩武o 于 2006-6-30 11:28 编辑 ] 我觉得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若能两见岂不更好,关键是很多 人连一见都难啊。技法对于有些人来说比上天还难。比如唐双宁。没有技法的性情只能是低档的性情,或说没有技法就谈不上性情。至于林兄摘录的一二三,那已经是十分理性的东西了。太理性则不艺术了。顺便说一句,当下好象很推崇林兄摘录的第三层面,是不是艺风日下啊? 多数爱好书法的人心高手低,创作中总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于是自叹:技不如人哪!
我想其中的“技”应指写字功夫,而不是画字、拼字功夫吧!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6-30 10:45 发表
市面上卖得火的初习书法的描红本上就清楚的标着几个起笔落笔的红箭头,这是“书法要从娃娃抓起”的一个范例,操练的就是书法技法,而且这种方式几乎延续了一千年,"性功两见"的张海主席从小一定也受过 ...可见技术同等重要,哥俩一个也不能少。
不错的,同等重要.
我是希望来一点矫枉过正!因为人们在讨论书法的时候太过于讲究“技术”了。
说到太理性则不是艺术,这是艺术的属性决定的。技术的东西,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做出来的,而且,技术的东西按照“技术规范”去做,可以做出一流的“产品”。而艺术,按规则做只能出二三流甚至不入泫的“艺术品”。艺术就是这么“没有理性”!——它很感性!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6-30 22:54 编辑 ]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6-30 17:39 发表
我觉得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若能两见岂不更好,关键是很多 人连一见都难啊。技法对于有些人来说比上天还难。比如唐双宁。没有技法的性情只能是低档的性情,或说没有技法就谈不上性情。至于林兄摘录的一二三,那已 ...
我觉得谭双宁是用自己创造的东西,走在古典书法的道路上,不成熟。丁兄说他“低档的性情”!妙语! 原帖由 jinyang123 于 2006-6-30 20:15 发表
多数爱好书法的人心高手低,创作中总是难以达到预想效果,于是自叹:技不如人哪!
我想其中的“技”应指写字功夫,而不是画字、拼字功夫吧!
这个跟帖,本不想回答!闲着也是闲。说两句算了。
我的这个话题,应该是在一定的层面上的。初级阶段,当以技为先!以技为重的好!王镛说临帖不要临到“很像”就可以换帖临别家的了。我觉得,学书法,技术不要学到“很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加入自己的性情了。当然中间阶段,是技道两进吧?!高级阶段是什么?先不说喽…… 我们现在,不!一贯以来,书法评论多瞄准中间层,不敢向上面看!不能够纵论古今而且“横论”中西!
说不敢横论,是说书法理论——以及评论,不能够眼睛向外看,封闭在中国文化之内!似乎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跟西方美学没什么关系。
宗白华等专业美学大师用中西美学的观点研究过书法,而“书法圈内”的诸位人物,很少用美学的观点评论书法。——说着说着就说到技术上去了!——这就是我写本帖的缘起。 现在搞书法的人大都没有将书法当艺术来看待,
只在技术的层面上滚过来滚过去,
更不敢妄谈艺术两字。
只能对古贤的作品奉若神明,
缺乏在对其艺术层面上的重新审视,
业界在理论上对其还未能彻底理清,
各执一端,缺乏包容,
看现在的全国书法展其实还是仿古书法大展!
搞书法实在太难了!
:lol:lol:lol:lol:lol:lol:lol;P;P;P;P;P;P 性者,性情也。功者,技也。
性功两见者,唯不见艺也。
艺术是什么?技术加性情就是艺术吗?
我觉得,艺术可能是链接在技术与性情之间的东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