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术讨论》专帖
为了配合篆刻区多元化全面发展,增强篆刻创作实践既理论研讨,特设专帖。请网友多加关注!1.网友可在本帖自由发表历代篆刻理论文章既作品(包含自感非议的文章既作品)共同研讨。
2.网友可发表一些有针对性的批评文章(支持贴图)共同研讨。
3.支持网友发表自己的创作作品或理论观点。共同研讨、专家点评!
4.支持网友发表自己的创作实践经验既详细步骤(支持贴图)共同学习,也可提出质疑。
5.支持网友介绍自用工具既特点,便于大家熟悉掌握其特性(支持贴图)
6.支持初学者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由各斑主既有识之士解答)
提醒:禁止借此恶意攻击、谩骂他人···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为了提高大家的创作既学术水准,望各位积极参与并多提一些有利于建设性的意见或补充!!!!: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无味 于 2006-7-6 18:20 编辑 ] 也请篆刻版的相关管理团队说说:) 支持!篆刻理论、篆刻批评同样是很重要的。 原帖由 抱朴居士 于 2006-7-6 14:13 发表
支持!篆刻理论、篆刻批评同样是很重要的。
对啊!有批评才会有进步,懂理论方能去实践:) 原帖由 书法网 于 2006-7-6 14:05 发表
也请篆刻版的相关管理团队说说:)
老总也不妨提点建议:victory: 栏目的增设要紧密配合主题进行,在人气尚未达致一定火候时,建议先在创作版面里进行.
历来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都是应该同步的,这样有利于以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创作. 原帖由 淳风堂 于 2006-7-6 17:11 发表
栏目的增设要紧密配合主题进行,在人气尚未达致一定火候时,建议先在创作版面里进行.
历来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都是应该同步的,这样有利于以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创作.
但是。只靠一个“专帖”很难展开讨论,有点乱不是吗! 原帖由 无味 于 2006-7-6 17:52 发表
但是。只靠一个“专帖”很难展开讨论,有点乱不是吗!
不是靠一个帖子的,可以随意探讨一些话题的,这里发图也是比较好的.经常变换话题展开探索性的讨论即可.精彩的话题也可以移到【名家制印菁华】里收藏的.
[ 本帖最后由 淳风堂 于 2006-7-6 18:23 编辑 ] 在争吵中相互提高,是件很快乐的事.
我个人提倡多讲真话,讲心里话,少说违心话,不说恭维话,问题不说改不了,优点不说跑不了,大家坦诚相待. 非常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