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 发表于 2006-7-14 15:19

关于“曹刘事件”的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关于“曹刘事件”的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朱中原

    没想到曹批刘这件事引来了这么多麻烦。其实就是一简单的批评而已,可能是曹批评得过激了点、情绪化了点。对于曹,我与此人素无谋面,亦未联系过,所谈亦只是内心偶感,未必准确。但未打照面并不代表不了解。对于这一事件,本来我是不想说话的,但偶尔看了些帖子,觉得其中有些似乎说得也像曹一样有些过火、有些情绪化和谬误(至少在我看来),所以,也忍不住想说几句话,权当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其一:曹批刘我以为在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学术认知而非个人恩怨,当然,个人恩怨肯定有,但不是最主要的。况且,即使是因学术恩怨和个人恩怨而批之,又有何不可?中国历史上和现在社会中,因学术恩怨和个人恩怨而发起的批评与反批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甚至连鲁迅也不例外,所以,拿个人恩怨来说事不是最关键的,也毫无意义。人在江湖,谁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到底恩怨的双方谁是谁非,这才是最主要的。
    其二、曹是一个书生、学者,多年埋头做学问,于书坛之事很少过问,此次突发批判之想,或许真的是因未被评选上副主任、主任而起。单就曹的学问而言,我觉得评选个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之类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次评选没有他,自然心里不大痛快。当今中国书坛是有真才实学的往往被埋没,外行领导内行这已经成了一种官场潜规则。曹批评此事,文人发发牢骚,自然是常事。我想,这个事放在谁身上,都不会痛快。很多所谓的君子只会在网上拿别人的心理作推测,殊不知,自己遇到此类事时同样会有如曹那样的想法,甚至更烈。况且,曹或可算作一落魄文人(或许没有那么惨),自古文人悲观寂寥,此次批刘,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古往今来,此种事情太多太多了,犯不着抓人家的小辫子。文人的优点就是愤世嫉俗,而文人的弱点也是愤世嫉俗,正是因为这一优点,才使得文人可爱而真诚;而正是因为文人的这一弱点,才恰好被人拿来当靶子攻击。
其三、曹为什么不在刘还在台上的时候对他发难?这个问题太明白了,我想谁都会明白。刘在台上的时候,权力那么大,势力那么大,曹还敢公开批判吗?有人恰好抓住这一点说,这就是曹的软弱之处。这我基本认同。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换了谁,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去批评。这就如毛泽东在世时一样,他在世时,谁敢公开反对他、批判他?过世了的人难道就不可以批判。我们到现在不是还在批判胡适、批判蒋介石、毛泽东吗?这太正常不过了。任何人哪怕是再有勇气的文人,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他毕竟首先要自保,然后才能谈勇气。不要说曹,我想几乎任何人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与勇气、道德和人格完全是两码事,完全没有必然联系。我就不相信,这个坛子里的人未必都比曹做得会更好。
其四、关于曹“绑架”石开、华人德等人的说法,我想一痴兄或许此说让人有点误会,尤其是大家容易把“绑架”一词的涵义夸大化。其实就是打电话约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出来说说话那么简单,这有那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事情的本身并不值得讨论,值得讨论的是,曹此举是不是一种正义之举。所谓的“拉帮结派”,无论在中国的正义圈还是邪恶圈或黑社会圈,几乎遍地都存在。所以,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比如,当某个正义之士受到攻击时,他去找人出来替他说话,这难道也值得谴责吗?我就不相信,这里面的所有人都做得那么光明正大。曹先生的弱点就是,太过书生气,事情做得不利索。以至于有人把石开的手稿拿出来当证据。而且,还有人居心叵测,认为石开是故意把曹邀约石出来说话抖出来的,是故意要揭露曹的阴暗面。其实,这又严重了。石开只不过是为了行文方便,顺便说说而已。而且谁都知道,石开是个敢言之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但是就是有人愿意在人家的手稿里挑刺。我看这才是居心叵测。
其五、关于曹刘孰是孰非的问题。对于曹刘二人,我都与他们素无往来,因此,所说之话也仅代表自己的立场。刘炳森的确是影响当代中国书法及书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而曹相比于刘来说,其影响力就要小得多了。但是,单论艺术造诣,我对刘之书法素来不敢恭维。一个字:“俗书而已”。对于其书法艺术,用不着去多讨论,多费唇舌。对于其为人,我以前在关于评论他的文章中说过,我与之素无交往,不敢妄加评说,但是,对于其用批判“流行书风”来进行政治打压和权力争斗的做法,我是持绝对批评态度的。关于曹先生,曹是学者型书家,一文人书生而已,当然并不是一流的文人和学者。单就其学问而言,曹是米黻研究者,写一手米字,虽谈不上传神,但亦颇见功力。但就艺术造诣来说,曹远在刘之上。就学术来说,刘更无法与曹相比;但就地位、官位和影响力来说,曹远不及刘。平心而论,刘在世时,与曹并无多少过节,如果说有的话,那都是非常非常间接的。与其说曹是对刘的批判,不如说曹是对现行书协体制的批判。因此,在进行了粗略地对比之后,我认为,在曹刘二人的具体关系上,刘并无过,曹也无过。而在对于中国书坛的大事上,刘有功但亦有过,刘其功不可忽视,但其过亦不可饶恕;至于曹批刘,更多是出于愤慨和正义,但在具体的批评方式和手段上,有过错,但此过错并不多么严重,可以对其批评的方式进行反批评,但并不值得大加挞伐,尤其是上升到人格攻击的“高度”。
最后一点我要说明,在当今书坛上,刘正成、王镛、石开、丛文俊、黄惇、曹宝麟、沃兴华、楚默(盛东涛)等都是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书法家,他们才是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但是,很多人将他们都说成是“拉帮结派”,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即使是彼此走得更近一些,那也是出于学术之目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此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走得更近一些”并不是说在外在上走得更近一些,而是在学术思想上走得更近一些。仅此而已。
以上所言,实属个人言论,与他人无涉,请勿妄加揣测。也请多提出合理的批评意见。谨致谢。

                                 朱中原   匆匆

jinyang123 发表于 2006-7-14 17:25

“最后一点我要说明,在当今书坛上,刘正成、王镛、石开、丛文俊、黄惇、曹宝麟、沃兴华、楚默(盛东涛)等都是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书法家,他们才是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但是,很多人将他们都说成是“拉帮结派”,这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即使是彼此走得更近一些,那也是出于学术之目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此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走得更近一些”并不是说在外在上走得更近一些,而是在学术思想上走得更近一些。仅此而已。”

待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历史考证后,得出结论亦不迟!——愚砚

[ 本帖最后由 jinyang123 于 2006-7-14 17:27 编辑 ]

yuzhi 发表于 2006-7-15 08:59

原帖由 jinyang123 于 2006-7-14 17:25 发表
“最后一点我要说明,在当今书坛上,刘正成、王镛、石开、丛文俊、黄惇、曹宝麟、沃兴华、楚默(盛东涛)等都是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书法家,他们才是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但是,很多人将他们都说成是“拉帮结派 ...
同意愚砚兄的看法!!!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6-7-15 11:37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6-7-14 15:19 发表
关于“曹刘事件”的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朱中原

    没想到曹批刘这件事引来了这么多麻烦。其实就是一简单的批评而已,可能是曹批评得过激了点、情绪化了点。对于曹,我与此人素无谋面,亦未联系过,所谈亦只是 ...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这是近几天以来一篇最为公正、客观,不带私心的评论,强力支持!!!:handshake: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抱朴散人 于 2006-7-15 12:17 编辑 ]

月明星稀 发表于 2006-7-15 12:48

况且,曹或可算作一落魄文人(或许没有那么惨),自古文人悲观寂寥,

============================================

朱中原此言荒谬之极,曹老师学问当世第一,德高望重,财源茂盛,你朱中原又怎能及曹老师之万一,谬哉,谬哉!

月明星稀 发表于 2006-7-15 12:56

曹是一个书生、学者,多年埋头做学问,于书坛之事很少过问,此次突发批判之想,或许真的是因未被评选上副主任、主任而起。单就曹的学问而言,我觉得评选个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之类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次评选没有他,自然心里不大痛快。
------------------------------------------------------------------
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区区中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何在曹老师眼中?曹老师此举是在革除旧制,开创书坛新天地.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6-7-15 13:10

他说的是“或许”,没有定论!

方之 发表于 2006-7-15 13:30

客观公允。

朱中原 发表于 2006-7-15 13:33

原帖由 抱朴散人 于 2006-7-15 11:37 发表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这是近几天以来一篇最为公正、客观,不带私心的评论,强力支持!!!:handshake:handshake


回月明星稀: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非常钦佩曹先生的学问的,我万没有低估曹先生之意,我所说的所谓的落魄,并非指其无才华。希望您看清我的文字。再者,我同样认为曹先生是当世书坛的第一流学者,只是文中所说的,是把他放在整个学术界来说的,而非仅放在书坛来说的。曹在书坛的确可以算作一流学者,但在整个学术界中,未必一流。凡事说话都要低调一点,我在文中绝无贬低曹先生之意,但是说话的时候总要低调一点才行。如果我说曹先生是当世第一,可能仍然会遭来别人的误会,说我是故意拔高他。我可以以人格向大家作保证:我决无嫉妒、怀疑曹先生之意。至于我是不是小人,这个留待大家论定。而且,我对曹先生的人格没有半点怀疑,我是把曹先生放在一个凡人、正常人的角度来说的。

朱中原 发表于 2006-7-15 13:40

原帖由 月明星稀 于 2006-7-15 12:48 发表
况且,曹或可算作一落魄文人(或许没有那么惨),自古文人悲观寂寥,

============================================

朱中原此言荒谬之极,曹老师学问当世第一,德高望重,财源茂盛,你朱中原又怎能及曹老师之万 ...


回月明星稀: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非常钦佩曹先生的学问的,我万没有低估曹先生之意,我所说的所谓的落魄,并非指其无才华。希望您看明白我的文字。再者,我同样认为曹先生是当世书坛的第一流学者,只是文中所说的,是把他放在整个学术界来说的,而非仅放在书坛来说的。曹在书坛的确可以算作一流学者,但在整个学术界中,未必一流。凡事说话都要低调一点,我在文中绝无贬低曹先生之意,但是说话的时候总要低调一点才行。如果我说曹先生是当世第一,可能仍然会遭来别人的误会,说我是故意拔高他。所以,说不说他是当世第一,这个意义并不大。我可以以人格向大家作保证:我决无嫉妒、怀疑曹先生之意。至于我是不是小人,这个留待大家论定。而且,我对曹先生的人格没有半点怀疑,我是把曹先生放在一个凡人、正常人的角度来论说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说我有哪点比得过曹先生,我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物而已,哪能与曹先生一比高下,阁下恐怕是误会了吧?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曹刘事件”的一些不得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