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 发表于 2005-6-19 12:07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天生书呆子
    周先生在我穿露裆裤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了(那位说了,书呆子是不是露裆裤穿的时间太长了,不是,呆子少时贫困,衣不遮体,不但露裆,而且露臀)。但我真正对他产生钦佩敬爱之意还是最近的事。
    《中国书法》2005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专题《高瞻远瞩更上层楼——2005年〈中国书法〉杂志社迎春座谈会在京举行》,介绍周先生与一些特邀专家就《中国书法》杂志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研讨的内容。

    首先刊登的是周先生的发言,篇幅不长,信息丰富,平中见奇,拙中寓巧,令书呆子连连称奇,拍案叫绝!
   一奇是前后矛盾。该文先说“杂志编辑工作始终是围绕着‘三重二加强’五个方面进行:重学术(文字)、重精品(图版)、重导向”,然后具体介绍三重经验。后面又说“不足之处还很多,如何继续保持学术性、推出精品、发现人才;如何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同样的内容,既当经验讲,又当不足说,你说奇怪不?
   二奇是偷梁换柱。文中说:“重精品体现在对古代经典作品的选择上,在当代书家的介绍中,要求他们提供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原来精品在古代须是“经典作品”,还要选择,在当代就把标准更换了,不论什么人,只要他拿出“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就行,也就是说如果白谦慎的哥们王小二拿出他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发发面馆”,肯定是《中国书法》的精品。
   三奇炫财露富。文中说:“杂志社2004年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职工收入明显提高”,书界都知道在书协工作名气大,收入高,现在经周先生一努力又“明显提高”,明显提高还不点钱偷着乐,还要在杂志上说出来,这不是炫耀财富吗!
   四奇泄露天机。“同时我们加强开拓意识,加强市场意识”、“走文化产业化道路,走市场化道路”、“合作办学”、“部分栏目尝试合作出版”。杂志要赚钱的,很多杂志象《读者》都是靠内容吸引人扩大发行量,靠广告再赚一笔,这是没有错的。但要害是作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能不能明确提出产业化、市场化?记得几年前有人提出教育产业化,后来被中央叫停了,政府机关办的刊物居然大谈市场、产业,这就是导向吗?合作办学也就算了,更有甚者,作为市场化的尝试部分栏目居然“合作出版”,合作什么,要钱嘛!赚钱的栏目能出学术、精品,我没听说过。关键是“部分”二字,是1%还是99%,周先生这个天机没有泄露。
   五奇明知故问。“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有成绩,也有不足,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有鼓励的,也有批评的”,看来他都明白呀,那他还召开座谈会问什么?
   六奇诚实憨直。按照寻常手法,明知杂志有不足、有反对、有批评,就应该冠冕堂皇地找一帮铁哥们吹捧一番,将吹捧文章登上杂志,为脸上添彩,至于批评意见嘛,一定是要暗中操作的。可周先生不按常理出牌,他请的人说“每一期杂志读了以后,总是感觉少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少了一件引人注意的事,少了一张引人入胜的作品,少了一篇引人思考的文章”(刘洪彪),又说“周老师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难办的的处境里,又要重学术,重精品,重导向,又要搞市场经济,还要迎合这么多人的口味,挺累!这不是把自己推到一个绝路上吗?”(曾翔)。看来周先生请的这些人不是来抬轿子的,不抬轿子也罢,耐人寻味的是周先生还要把这些不中听的话都登出来,真是诚实憨直得可以,少见!
   行文至此,有人会问了,有此六奇,周先生是傻得可爱,你书呆子怎么认为他聪明得可爱呢。
   书呆子告诉你,对一篇文章能看出以上问题,叫敏锐,但要想靠文章安身立命,光敏锐不行,还要深刻和洞见。书呆子就已经达到深刻和洞若观火的境界。
   你想,周先生作为书法家、编辑在当代书坛摔爬滚打20多年,不但不倒,还步步高升,由上海杀到了北京,掌握了书法媒体的核心话语权,这是一般战士吗,他能犯那么傻的低级错误吗?
   那么他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聪明人是不会告诉你的,只有书呆子才能傻呼呼地告诉你:
   这是周先生面对当前书坛复杂的局势,而精心策划的一招————苦肉记!
:em21::em22::em22::em23::em23::em25:

zzxs 发表于 2005-6-19 22:37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聪明透顶!

松下听风 发表于 2005-7-10 10:41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刻薄透顶

雪晴斋 发表于 2005-7-17 01:03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来自刘正成:我与书法20年
说到这里我还是有些担心,中国书协现在搞株连可不得了。最近,书协从上海“聘”来一位《中国书法》杂志负责人,板凳还没坐热,就开始搞株连。第一天裁掉了我的司机,第二天裁掉了办公室主任,而从北京另调一人来顶替,第三天准备再裁社长助理和出版部主任,我急了,去找他论理。他说,这是分党组的安排,我只是执行。这是哪个党的“分党组”?还是***吗?这个分党组的负责人读过《***宣言》吗?《中国书法》並未亏损,这些老同志对杂志社都有贡献,尚在非典特殊时期,你把这些无产者的饭碗砸了,还要不要北京的政治稳定?封建王朝有株连九族的制度,也仅止于家族。现在连单位同事都扩大进去了,真是今胜于昔慨而慷,一代更此一代强哩!

http://www.xdsf.com/cgi-bin/view.cgi?forum=118&topic=5

邨源 发表于 2005-8-26 09:47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周先生是中国书界身份最多重的人

烟雨江南 发表于 2005-8-26 11:33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对天生书呆子的文章,一直比较关注,从最开始的到现在的,从文风和关注的角度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读多了也就有了一个比较综合的印象了:从开始的不得不发(被动性的,实在是埋藏很久的怨气)到现在的不得不发(主动性的,为引起更多的关注而竭尽全力的寻找和挖掘)是一个质的转变!这种转变让人有到处找茬,牵强附会,欲加其之罪何患无词,等的感觉!有着明显的为作新文强挑刺的企图!所以很多的文章更多的是在做着如斗鸡一般的游戏版的所谓挑逗,为的是有更多的围观者而已,从而满足着自己斗鸡战士的虚容和热闹!实际上的意义已经被表演所取代,而其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个人被关注变成了唯一的目的,和打假的王海有了异曲同工之处了!
书呆子不值得期待,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呆子的期待,但作为观赏也算一个贡献了除此以外我们还想得到什么,又能企望得到什么?妄想!

烟雨江南 发表于 2005-8-26 11:46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看完整篇文章,一个印象除了哗众取宠之外,没有看到一条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所有的指责均有泄愤的骂街之感!想当然的浅薄思考被恣意的自翊为深刻!对杂志,对市场,你呆子懂莫?了解过还是做过?!不知其中三味而满嘴胡言,以网络为载体的显耀最终只能让大家如对待"芙蓉姐姐"一般的下场!
不要把自己装扮成书坛的救世主,你没有这个能力,你只是一个呆子而已,就比如我们怎么能奢望孔庆祥能成为美国文化的主流一样的天真!

4711古龙水 发表于 2005-8-26 21:03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

老烟来的痛快!俺支持你 !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爱聪明的周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