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全球化-----“世界书法”的探索
文/卢杲新世纪世界学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不是权力征服"东方",而是如何重新"发现东方"。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起来。在全球化整合中只能不断保持本民族的根本特性,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从而走向文化"输出主义"。
全球化也是让东方的文化终于有一天可以在多元边缘文化中,变成和西方可以平等对话的一种声音;在走向世界过程当中,全球化也是中国为自己寻找到新的崛起的一个理由。当中国把自己的文化持续地输出,可以去掉很多不必要误解,去掉很多有意或者无意的误读,而使得中国变成一个真正可以同西方文明进行互动的民族。
中国传统的毛笔是一种最能表现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字“线条美”、“空间结构美”、“色彩美”的书写工具。相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全球化的书法艺术加入了“色彩”这个艺术元素。欣赏世界各国文字书法艺术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如文字、结构、线条、色彩中的比例、均衡、对称、对比及对秩序节奏、交叉等整体体验,有了这两点,书法艺术的视觉审美就具有了丰富性和独立性。
过去,西方文化向中国输入,使西方的硬笔取代中国传统的毛笔,使毛笔书法退出应用广泛的日常书写领域,偏居于艺术园地。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空前发展,我们也要把中国毛笔书法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输出的是毛笔和水墨这两种艺术创作工具,让外国人用中国的毛笔和水墨写他们国家的文字。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应该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交流和友谊,促进和平发展,让我们携手将中国书法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 本帖最后由 中国书法收藏 于 2006-8-28 23:47 编辑 ] 中国书法的 “文化输出”——“世界书法”的探索 调调有些老,不说也罢 文章好象没写完啊?前面几段写的很好.怎么最后一段突然变成了自我展销了.我本想置顶的.再继续……
“文化输出”是个很重要的工作,中国政府早就开展了。并且仍在持续不断地继续,有些看似民间的文化交流,其实都是政府行为。 好题目,没好内容! 在现在这种对书法本体认识还不全面的情况下不易过度提倡!!! 我在深圳,见过一位“书法家”。他的宣传资料里有一张名单,满满一张A4纸,是他的作品赠送的对象,其中有***、邓小平等几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
楼主说自己的作品送给那么多人,且不说其真实性,这意味着什么呢?
楼上有人说不宜提倡,我很赞同!一个人突发奇想,要搞“世界书法”,精神可嘉,胆气可感!而这样的事情,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似乎难以建其功。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8-26 01:10 编辑 ] 原帖由 yuzhi 于 2006-8-25 20:39 发表
在现在这种对书法本体认识还不全面的情况下不易过度提倡!!!
yuzhi兄这个提醒是特别重要的,也是及时的. 就“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艺坛”问题访刘正成先生
在艺术全球化的时代里,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国外朋友的青睐,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站在超越书法、技法的高度对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法的命运走向和发展前景作了很多的思考。
刘正成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要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艺坛需要双向交流。我们倡导中国书法的研究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把它阐述出来,以便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 随着工业化、电子化时代的发展,艺术更被视为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书法艺术作为大脑的敏锐活动将会受到人们的钟爱,这是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一个基础。因此刘正成认为要经常挖掘出一些中国历史上非常优秀的先进艺术文化作品来研究,要努力把最精华的历史文化精神用在文化创造发展上。优秀的、先进的东西自然就会为世人关注。美国、法国等学者到中国来交流时经常抒发对中国书法魅力的感叹和由衷的喜爱。如果我们能用各种语言来表达中国的艺术,那么世界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的理解会相对加深。
刘正成坦言采用中国语言来描述中国书法已经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若要用外语就更难了,但是中国人不能放弃这种努力,否则就不能实现东西文化的交流,也不能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平等共享。 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是必要的,
但决不是l楼主所展示的那样的垃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