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下 发表于 2006-8-28 10:00

以真性情做书法!

在朋友的电脑里看过一段录像,是一位女教授讲古诗词.那女教授引用了一段古人的话,说是做学问要以真性情,真人格。然后就介绍了她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孩子的夭折到亲受的苦难。

这个真性情和真人格的说法,一直缠绕在内心,鬼使神差地,我在网上搜索到周国平的博客,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以真性情做真学问。其第二个自然段是这样的:

今日混迹学界的人多矣,但真学者甚少。我说的真学者,第一是真爱学问,第二是真做学问,第三便是因此而真有学问。常见的情况与此相反,大致有两类。有一些人俨然学界的大名人大忙人,挂着各种学术头衔,不停地举办或参加各种学术名目的活动,却永远坐不下来认真做一点学问。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在做着学问,但心里并不喜欢,学问只是谋取职业利益例如职称、津贴、课题经费的手段。人们常说,做学问要耐得寂寞,这当然不错,耐不得寂寞的人肯定与学问无缘。可是,倘若一件事本身不能使人感到愉快,所谓耐得寂寞就或者是荒唐的,或者只能用外部因素的逼迫来解释了。一个真爱学问的人其实不只是耐得寂寞,毋宁说这种寂寞是他的自觉选择,是他的正常生存状态,他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你拿世上无论何种热闹去换他的寂寞,他还不肯换给你呢。

我觉得,将这段文字中的“学界”置换为“书法界”,将“学者”置换为“书法家”,把“学问”置换为“书法”,这段文字仍然非常通顺,也非常合乎实际。

hua风子 发表于 2006-8-28 15:41

同意!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8-28 21:22

是这么回事
仔细想想,我们都用真性情做过什么有意的事,又有多少真性情供我们去浪费

林荫下 发表于 2006-8-29 00:05

这是一个问题的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

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人说我们这个民族是睡狮,外国说我们是病夫.五十年代,说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八十年代,吵得不亦乐乎!好象有一项是信仰危机.

现如今,是非善恶都不怎么分得清了.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9-3 22:39 编辑 ]

林荫下 发表于 2006-9-3 22:42

道德问题,也是网络言论的精神平台。

讲道德不是不允许犯错误,而是要少犯错误而且敢于承认错误。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9-3 22:44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真性情做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