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4-2-28 22:05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某公书有晋魏风度”一语是常有见到,但它究竟指哪方面呢?
    我看说简单也是很简单,不必往深处想了。无非就是指笔法,造形,神韵等等。离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正因为晋魏书神态安祥、风韵古秀,是后来书作中较难表现出来的,故历来学书人都要奉之为圭宝了。

wzx 发表于 2004-2-28 22:37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其实,看很多残纸,竹简以及碑,都有古朴的趣味;只是不如二王流派的熟。
道法自然才是真。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3-3 12:14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马宗霍在论述两晋书法为什么会达到一个高潮时,提出了三点意见,我认为很有见地。他说:
“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只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夷考其故,盖有三焉:一则时接汉魏,诸体悉备,无烦极虑,便可兼通。择要而从,尤易专擅,不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巩悦,济成厥美,亦固其所。一则隶奇草圣,笔迹多传,服凝有资,师承匪远,酌其余烈,自得新裁,挹彼遗规,成吾楷则,信埏填之罔穷,斯挥远之入化,虽曰前修已妙,转觉后出弥妍。一则俗好清谈,风流相扇,志轻轩晃,情鹜皋壤,机务不以经心,翰墨于是假手,或品极于峰秒,或赏析于豪芒,至乃父子争胜,兄弟竞爽,殚精以赴,疲神靡辞,以此为书,宜其冠绝后古,莫与抗行矣。”(《书林藻鉴》)
在马宗霍提出的三点意见中,书法的形式传承与出新问题占了第一和第二条,他首先从晋书得天独厚的内部条件来谈论这个问题。这两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第一,晋书在时间上有接近汉魏的“天时”。由于汉魏时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都已经趋于成熟,这就给晋书的创作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使得晋代的书法家们有丰富而直接的传统资源可以利用。第二,汉魏时期创造出了迄今仍令人称奇的隶书和章草书法的高峰,而两晋距此不远,汉魏“隶奇草圣”的流风犹在,大量墨迹碑版犹在,这使晋代的书法家得以继承这些宝贵的遗产。马宗霍提到的第三个因素才是人们热衷于谈论的所谓魏晋时风,时风对晋书风格的形成当然有影响,但无疑是相当次要的。马宗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姑且撇开前两个因素,来讨论与本文主旨有关的第三个因素,即时风(魏晋风度)对书法的影响问题。
人们通常所说的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一般认为,魏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士大夫仕途坎坷,动辄有身家性命之虞。本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就很灵活,当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时,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是一种最好的激励;而当政治黑暗、仕途蹇塞时,道家清净无为、与世俯仰的学说又成为一种时尚。大致说来,晋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是非常接近于后者的,虽然晋人也并非一味以清净虚无为务。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曾竭力在清谈与务实两者之间保持某种平衡,但他晚年的选择终于倒向了逍遥山林、幽处颐养的生活。最后的这种选择可能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但这只是猜测,没有确切的证据。王羲之比较可信的话被记录在案,可能要数下列这一则。我们从中倒是可以看出王羲之晚年的抱负,也多多少少可以说明,王羲之的风格是如何逐步形成的。王羲之说: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若吾耽之若此,未必后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意,书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法书要录》)
对王羲之来说,书法艺术中最要紧的东西不是“精熟”,而是“意”。毫无疑问,任何艺术都有个基本技术问题,在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是不能奢谈其余的。但是王羲之强调的显然已经超出了书法的基本技术层次,而达到了书法艺术的更高层面,我们通常把这个层面称之“精神”、“气韵”、“神韵”等等,是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正是由于王羲之对书法创作中“意”的高度重视,他才进一步强调,要“意在笔前”: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犹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这种重神韵过重精熟,重意在笔先胜过安排布置的主张,不但影响了有晋一代的书法实践,而且还左右了中国历代文人的书法创作。这样一种重大美学思想,我们谓之“文人书法的审美理念”也未尝不可。而晋人胸次洒然,不滞于物的人生艺术态度,正是中国文人书法的审美理念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全文见下)
http://ty168.net/mxz/syb01.htm

gaohi 发表于 2004-3-12 15:26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泛泛而谈!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3-13 17:49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晋人笔法”又是一个夹缠不清的概念
晋人指的是谁?
大王和小王都是晋人
父子二人笔法可谓大异其趣!

yy 发表于 2004-3-15 13:05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4/03/13 05:49pm 发表的内容:
“晋人笔法”又是一个夹缠不清的概念
晋人指的是谁?
大王和小王都是晋人
父子二人笔法可谓大异其趣!

應該理解為一種籠統的精神面貌或風骨. 不能以具体筆法解釋.
有時會說某人的字有晉人味. 大概是這個意思.

张子言 发表于 2004-3-27 10:29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谈笔法,应就事论事。
所谓笔法,是指行笔的方式及点画的形式。
晋人笔法亦指此。
晋人笔法,受时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也受书家个性、审美理想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晋人笔法,既有书家的个性在,也有时代的共性在。

吉伴 发表于 2004-5-10 15:17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我觉得还是应区分“笔法”、“笔意”这两概念为宜。我似乎觉得前述某些议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笔法是否多指用笔的方法,属书法技法范畴?笔意应该属审美范畴,是否可以理解为书法作品中蕴涵的“意韵”?
    见教于方家。

yy 发表于 2004-5-14 17:08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如論筆法, 晉人有不同筆法, 外拓, 內擫等.
如論晉人意韻, 倒是一個共性, 就是蕭散疏逸.

hcj 发表于 2004-5-14 21:32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

用笔千古不易,意境因人而殊。虽不同,但有时代烙印。与政治、经济等等都有关联。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晋人笔法”具体指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