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发表于 2004-3-17 19:34

书法的精髓

如果不讓人理解為技法層面上的"熟練". 我以為稱作"神彩"較妥.
即: 精髓 = 新奇 + 神彩

wzx 发表于 2004-3-17 22:34

书法的精髓

>承你上文, 我理解是: 精髓 = 新奇 + 熟練表達
>那麼, 北碑新奇算得上, 熟練似乎做不到.
>這樣是否具備精髓的條件呢?
北碑代表的是古代民间书法的高峰。
而实际上,从各种残简和残纸上发现的民间书法作品,未必就比北碑差。只不过北碑数量多,成就集中罢了。
如果以毛笔书法的观点来看,北碑未必称得上精品。北碑是刀的作品;多数未必有多少稿底;北碑除了个别成熟的作品外,多数比较生涩。
生涩并不代表其不好看,尤其在帖学发展成熟以后,反而有新奇感。
为何?无论谁人或何时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何况一部分刻工至少是识字的,且是刻字熟练的。你认为如果刻工字不好的话,他们还能生存下去吗?
审美是带有强烈主观感受的过程。我们见到我们时代不常见的东东的时候,难免会惊奇或者为之吸引。但当时的人们,会认为他们刻在碑上的字有多少是精品?
再回过头来说,用毛笔的书家(除了李北海),有几人使过刀?
刻工一般刀法熟练,结体有特点,用刀刻出了当时(文人)书家的带有时代和个人特点的字来,有什么新奇呢?
反过来说,在北碑这里:刀法纯熟+字法+个人和时代风格,称得上书法的精髓了吗?
我想还是能够统一的。起码,多数北碑的时代特点和结字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现代的书家,如果一味以笔写刀,可能会比较有麻烦。

映雪斋主 发表于 2004-3-18 02:04

书法的精髓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4/03/17 07:21pm 发表的内容:
窃以为不如用“创新”这个词来表述。

创新有个创字,但是现代人对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北碑、经生的回归未必是创新啊。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3-18 10:49

书法的精髓

“对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北碑、经生的回归”也要有自己地新东西
在书法方面,简单地克隆是没有任何意义地!

wzx 发表于 2004-3-18 12:47

书法的精髓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4/03/18 10:49am 发表的内容:
“对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北碑、经生的回归”也要有自己地新东西
在书法方面,简单地克隆是没有任何意义地!

为什么会如此?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个性,来源于时代。
我们的多数书法家成了一种职业,更多的人被养了起来。
如此以来,只有向古人的墓穴去寻求帮助。
另外,书法的的确已经走过了它的成长、成熟期,出新出我太难。

映雪斋主 发表于 2004-3-18 13:15

书法的精髓

下面引用由狂草王在 2004/03/18 10:49am 发表的内容:
“对甲骨文、金文、竹木简、北碑、经生的回归”也要有自己地新东西
在书法方面,简单地克隆是没有任何意义地!

但是何以在当是不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竹木简、楼兰文书、经生手抄之类现在亦被视为书法艺术呢?所以我坚持认为用“新奇的效果”一词比较好,至少比用“创新”一词要好。

yy 发表于 2004-3-18 15:23

书法的精髓

我明白.
老映的"新奇"是指:以前太多而不起眼,現在少見反覺新奇.如六,七十年代大家都穿白衫藍褲布鞋,沒特別. 現在這樣穿街上走倒能引起奇特眼光.因時間推移造成的.
老狂的 "創新" 是指: 在舊有基礎上, 另開面目. 如將优良苗種進行移配.創造新品種.
至于什么是書法精髓, 還得酌斟討論. 不是一言兩語能概括的.

映雪斋主 发表于 2004-3-18 22:20

书法的精髓

要的就是讨论啊

无情 发表于 2004-3-19 19:24

书法的精髓

好文章

kkk9k 发表于 2004-3-25 00:30

书法的精髓

清人崇尚碑学不说明碑就比帖的成就高.平心而论,碑是无法表达书法的许多妙处的,如墨色,提按,枯润,行气等等.况且,碑字大多虚张声势,缺少内涵,无法与帖相比.
不要把书法说得太玄,我看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学古人是因为他们写的好看,出风格是由于学不到家且也有自己的审美取向的原因.我以为风格不是刻意造得出来的,水到渠成.学古人不出新也没什么不好,多见个王逸少,多几个颜鲁公有什么不好?关键是没几个到家的,都是四不象.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