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言 发表于 2004-3-27 23:17

[原创]言意之辩

古人谈艺,言意之辩多矣。言意之辩,可以说已融通于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了,而言不尽意、意在言外也成了所有艺术门类所最崇尚的境界。
儒家提出的“立象以尽意”可说是对言意之辩的综合,从而既明确了艺术的高境界,又开拓了艺术表现的路子。
言和意在艺术表现上是辩证的统一,若不加限定的偏于任何一方,将会使艺术的表现受到破坏。艺术的发展是靠自身的言与意的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新形式、新语言,表现新感觉、新体验,才能使艺术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赞赏倪云林的逸笔草草的高情逸致的时候,还要发现其草草逸笔的语言新形式;我们在赞叹“神采为上”的时候,还要研究这神采应在什么样的形质上才能体现出来。只求形质固然是不足取的,但不求形质,神采也无由展现。所以,得鱼而不忘筌,得兔而不忘蹄,才是对待艺术的正确态度。
:em13:
强调神采,是中国知识分子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我想,这也是艺术发展的正路,也是人类自身情感的需要。我们的灵魂与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得到莫大的慰藉,从而建设起我们的精神家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言意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