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彪 发表于 2006-10-1 21:38

曹宝麟的东西乃是恶札一路 (二)

实话实说的人

我为什么说曹字是浅薄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人某人浅薄。就字面意思来说,浅薄乃是无深度。浅就不深了,薄就不厚了,没深度了。套用流行的话来说,浅薄实际上就是无厘头。在生活中,对浅薄这一东西可以是对不同类型的人的感受。如果一个人没有灵魂层面的东西,经常被讥笑为浅薄。也有的人,因心智不宽博,内心装不住什么东西,经常被讥笑为浅薄。
中国古代的老先生反对做人浅薄,他们希望他们的学生胸中有丘。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当然这是中国人常用的做法,美国人就不这么做了。美国人玩的是国之利器偏要示于人,他们要让地球人都知道美国人到底有多厉害。如果一个中国人有美国人的血统,到处摆出一副猛男架式,那时很自然的。有人会说,道家是非主流文化,你说的没有普遍性。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孔老夫子也是反对猛男一族。如果要做猛男,孔老夫子也会不答应:“君子威而不猛”。过去的私塾里供奉着孔老夫子的画像,道观里有老子的泥塑,看起来都是一些慈眉善目的老头,没有刘德华、梁朝伟那么酷。要是放在今天,孔老夫子、老子绝对不能博取追星族大姑娘的青睐,这对两位老先生来说,可能会是一件人生憾事。
搞书法的人都说书法是一种文化,没人认可猛男书法,好像也没人以猛男书法自居。对于这一点,各位多少应该有点体会吧!宋代米芾就这么说的:
筋骨之说出于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其实各位都能看懂,面目狰狞者未必心里不发虚,这和孔老夫子说的差不多: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明代董其昌把两面说得很透: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刻板样。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划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 以虚和取韵。
我在这里说曹宝麟的书法浅薄也是有根有据的。做人里方外圆,写字也有相似。不然,就是浅薄之字,抑或浅薄之人。人们常说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到底用方还是圆,按姜白石的说法: “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各位看看曹宝麟的东西,他会用“转” ,答案有各位自己定。吗?书法不是不可用折,但行草书中当以转为主、以折为辅。话再说回来,曹宝麟会折吗?他的折实际上玩的就是个“猛回头”。他一折就折会出个大露骨,一个135度的大转弯而已,划成几何图形里面的45度夹角。按照徐用锡的说法,用笔不可使煞。这种猛回头的折法,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煞笔。放在行草书里面,实在大煞风景!不过曹宝麟不会明白,他可能还自以为有骨力呢!书法有藏锋露锋之说,完全藏也不对,那就会成了圆滑的乡愿书法。如果露的太离谱,那也是不行的。一个大姑娘,穿个超短裙,露点大腿,很能吸引人。如果仅仅穿个三角裤衩满大街跑,那就成了违反社会管理秩序。各位看看曹宝麟的露锋,俨然一个佩着屠刀的屠户。处于安全考虑,一般的屠户会把刀放在刀鞘里,可这位屠户却把屠刀挂在胸前当项链坠!
至于无厘头也好,浅薄也好,那是一个人的选择,香港的无厘头大言不惭:我就是无厘头,我就浅薄。如果一个人这样说,我们还有必要和他谈“折钗股”背后的意蕴吗?


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123208&extra=page%3D1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6-10-2 00:05

转多折多,因人而易:羲献相比--羲折多献转多.颜柳相比--颜转多柳折多.董黄(黄道周)相比--董转多黄折多.......性格使然;风格使然.......上文改口,不说颜单说柳,确是:柳书备尽唐之法度.不存晋韵!此也是米批判柳的原因!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 继承前人书法,不能仅以晋为唯一法度和依归.....晋以前晋以后都产生许多书法样式!留下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因为羲之折多而否定献之转多,柳不存晋韵就要全盘否定......此种态度不利于对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说到曹先生的书法/针对你说的毛病.....建议你看看吴昌硕的书法.

童人杰 发表于 2006-10-2 10:39

曹老师,高手啊,还是多向他学习才是。

林荫下 发表于 2006-10-2 11:40

楼主说书法以隐藏为上,却不知文章以藏为上.分析虽然入理,然而句句欲置曹于无地.

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5 15:25

能看透楼主本意的林荫下才是高手!嘿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宝麟的东西乃是恶札一路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