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变者,天也。
吾谓书莫盛于汉,非独其气体之高,亦其变制最多,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北碑当魏世,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综其大致,体庄茂而者以逸气,力沉着而出以涩笔,要以茂密为宗,当汉末至此百年,今古相际,文质斑。当为今之隶之极盛矣。
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日“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旬辉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醋足,八曰骨法铜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怀,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人,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变宜于尊乎!
综而论之,书学与洽法,势变略同,周以前为一体势,汉为一体势。魏晋至今为一体势,皆千数百年一变,后之有变可以前事验之也。
----------------------
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这种仅凭个人爱好,推出尊碑贬帖,且仅以指为书者,建议学书者还是不要看为好,免得误入歧途!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说得很对!但看看康有为尊北碑之理由: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怀,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
所贬者为翻坏之帖与磨坏之唐碑。
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也正是康有为的尊碑观的出现才能使当时乃至当今的书法呈现如此繁荣的景象。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能者碑帖皆能得之。很赞同别人的评价:偏激的理论,成功的实践。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尊碑亦不贬贴。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下面引用由azhon在 2005/05/19 08:05pm 发表的内容:尊碑亦不贬贴。
好,同意!
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碑帖各有长短书论: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用武艺比喻,无所谓哪家拳法更高明,关键是练者本人的能力,素养.厚此薄彼者,必然偏于一隅,不足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