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鼎堂主 发表于 2006-10-18 12:20

花都鄢陵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尚艺书法第一回学术研讨会内容摘要

花都鄢陵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尚艺书法第一回学术研讨会


主持人:段国建
王镛:“尚艺书法”提的不错,很有意思。一个“艺”字,把“尚韵、尚法、尚意、尚形”都高度的概括了,都集中的体现了。书法发展到今天,其道路是漫长曲折的,是很不容易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也象其它事物一样,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繁荣。书法首先是一门艺术,而绝不是文字的附属品;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书法是归於造型,视觉艺术范畴的。
计承江:河南省中国书法院聘请我作顾问,我很高兴,也非常有信心。“尚艺书法”第一回的展出是成功的,无疑,对河南书法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观展,我联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不仅要有一班人去研究书法,同时还要有一班人去宣传、引导、普及书法,尤其是对书法艺术标准的研究要提到日程上来。有了标准,不仅使书法创作者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於观赏者      去领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共鸣,相互勾通,同步发展。
于明诠:“尚艺”这一艺术理念很有寓意,是完全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过去有一种旧习,往往把书法的优劣同人的名誉地位密切联系起来,等同起来,然而却把书法的艺术性忽略殆尽。自“五、四”以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对书法作品的评析全在於书法作品本身的艺术含量。如对徐生翁,陶博吾书法作品的认识,绝不因其身份的低微而否定他们的艺术价值,令人不可思的是,书法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人,其中包括那种所谓懂书法的人,一味盲目地把名人的作品作为艺术,并无限拔高,造成误导,真是咄咄怪事。我认为,尚艺书法的提出是适时的,作为一种艺术理念,它旗帜鲜明的强调了书法的本质性和书法发展的审美取向;同时,这一提法也明显的反映出是对书法艺术性弱化倾向的无奈。为了传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书法同仁,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身体力行地把书法的艺术性从实用性的藩篱中及其它冗杂的因素中剥离出来,努力探索,不断提纯,开创书法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王澄:我非常同意明诠先生所说的无奈。书法艺术作品是为大众服务的,并通过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大众的艺术素质。作为一个对艺术负责的书法家,不能一味的屈就於大众的审美情趣。我们每一次展出,包括展出的每件作品都是和大众的一次碰撞。只有通过碰撞,才能相互丰富,相互提升,相互进步,相互发展。目前,书法界非艺术的因素太多,这些消极的东西已经或正在困扰着书法艺术的发展。曲高和寡,历来如此。我们搞艺术的一定要有个底线,要有良知,要尊重艺术,要维护艺术,千万不要因为某种私利去应合,去屈就,甚至违心地做出与艺术规则相悖的蠢事,错事。另外,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河南省中国书法院敢於仗义执言,提出“尚艺书法”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理念。当

[ 本帖最后由 师鼎堂主 于 2006-10-18 12:21 编辑 ]

师鼎堂主 发表于 2006-10-18 12:20

然,任何新生事物在其诞生问世及其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甚至还会遭受打击和扼杀。然而,新生事物最具有坚强的生命力,只要做了对社会对艺术有益的事都是可歌可敬的。我相信,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和鄢陵县共同举办的这次展览活动将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刘新德:看了展出我感触很大,开幕式之隆重,气氛之热烈,笔会场面之宏大,堪称书坛一大盛事,这充分显示了河南书法大省不同凡响的博大气象。这次展出形式非常好,有别於以往的大型展览。明显的特点是没有功利因素,不管是展出环境,或者是作品的构成,装裱的款式以及作品张掛顺序,给人的感觉是随意,放松、舒心,形****,书合一,非常净化的艺术氛围。
王荣生:这次展出很成功,特别是把书法艺术活动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和谐的结合起来,这很好,形式新,意义大,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这样的展览会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的。书是字,法是艺术。“尚艺书法”的提出就是着意强化书法创作的艺术性,不管是在当前乃至今后,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李胜洪:展出很成功,深表祝贺。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我都参加了,自始至终气氛热烈而又轻松和谐。这种宽松的展出形式很好,大家都有同感。为了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不仅要策划好的形式,同时还要逐步建立符合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符合所倡导的书法艺术理念既丰富又系统的学术理论;同时还要建树具体的艺术规范,艺术标准,以此来诠释艺术行为和艺术成果。
王金泉:参加这次盛会,体会颇多,概括起来是三个新(心)。第一新是感觉新,就是书法活动走向了基层,和基层的生活,工作结合起来了,打破了书法展事仅仅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参与关注的局面;第二个新是形式新,我印象最深的是场面壮观的大型笔会,那种名家荟萃,挥毫泼墨共写鄢陵的景象,当属书坛第一例;第三个是心,首先是书家热心的为这次书展提供了精品力作;再者又热心的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共同向展出表示祝贺;特别是看到全国书家的作品和河南书家的作品同室展出,相互交流的和谐景象实在令人愉悦欢心。
王建国:艺术贵在创新、难在不断创新。就是说,作为纯艺术的书法,必须是不断的而且是艺术性再创造才能真的称为书法。从书法界来看,到目前为止,有许多人没有真正的搞清书法和毛笔字之间有什么区别,把二者浑为一谈。岂不知,毛笔字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实用为目的一种工具,而书法是一种艺术,它需要多无化的继承而又走出独属自己个性化的风貌,它是以纯审美为目的的。
“尚艺”书法的提出与实践是为了提醒并提高人们对於书法纯艺术性的认识。书法本身应该是纯艺术的,今天只所以提出“尚艺”就是因为有人不尚艺。由此可见,“尚艺”书法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是十分适时的。

师鼎堂主 发表于 2006-10-18 12:20

潘明环:在书法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比如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清尚理。河南省中国书法院提出的“尚艺”书法以注重和崇尚艺术为原则,尊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而不随意涂鸦,正本清源地把艺术性放在书法创作、书法评析的首要位置。
段炼:感谢各位老师对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尚艺书法第一回”展出活动中肯的评价,以及所作的具有学术性的发言。 “尚艺”书法就是注重并尊崇艺术为一切书法行为之前提。我们将始终不渝的遵照“双百方针”,坚持“尚艺”理念,热情的倡导书法发展的多元性和书法繁荣的包容性,对於始从经典或源於民间的书法表现形式,只要符合艺术规律,与时俱进,张扬个性,彰显时代精神的都予以肯定;反之,对於那种泥古不化,无所进取,一味重复古人,重复今人,重复自我,都不是尚艺书法。

仅据发言录音整理
整理人:张今良


2006年10月9日

汉杰 发表于 2006-10-18 14:51

"尚艺"二字比"流行"学术定位准确,任何时代无"流行"便没有新的艺术观念,愿"尚艺"流行,当然"尚艺"已在"流行".

一刀见血 发表于 2006-10-18 16:34

“尚艺书法”只是“艺术书法”的翻版

lhj_2001 发表于 2006-10-18 19:20

d

童人杰 发表于 2006-10-19 14:40

顶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