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25 22:13

孙晓云捻管理论误人子弟

不可否认,孙晓云女士的书法在当今书坛的女性中是属于写得不错的。但是孙女士却出了一本书,书中大谈书法跟捻管的内在关系,好像不会捻管就不能写好字了。咱先不说捻管到底与写好字有多大的关系,就说这个捻管的道理何须要用一本书去说明呢?不就是说你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捻动笔管以调节中锋用笔吗?就这个道理用100个字来说明,我都说你是表达能力不强了!更何须用一本书来啰嗦呢?
      还有一点,大家可以看看孙晓云女士的视频“临董其昌蜀素帖跋”。孙晓云女士自己口口声声的捻管理论,为何就一点没有体现出来呢?
   在此呢,我奉劝那些大家们,你们缺钱呢可以明说,我们大家可以凑两个子儿给你们花!可是我劝你们不要故弄玄虚搞些什么不值得推敲的理论来误人子弟!我真不知道有多少初学者被你们给虎的一愣一楞的,这是在害人那!
    最后我说:人品决定书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你写得字再好,也不会受人尊重的!

LBXJY 发表于 2006-10-25 22:40

调整笔锋是必须的

吴泫泉 发表于 2006-10-25 23:19

所有人的理论都只能供参考,谁叫你听十足呢?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10-26 07:58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具有中国特色,技法与艺术仅一墙之隔
孙的捻管理论不代表自己已经掌握这种技法,只代表一种研究成果,楼主可以分开来看

耿泽风 发表于 2006-10-26 12:27

捻管是就古法而言,手托纸版或木竹用细管笔书写蝇头小字。随着书写材料和环境的改变,一定会变的。

虫甬 发表于 2006-10-26 15:38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10-26 07:58 发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具有中国特色,技法与艺术仅一墙之隔
孙的捻管理论不代表自己已经掌握这种技法,只代表一种研究成果,楼主可以分开来看
宫版说的好。

痕迹 发表于 2006-10-26 21:03

嗯,想起一个成语叫殊途同归,只要达到字写得好的目的就不要在乎他用什么技法。
但个人成功的经验(或技法)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启功的书法造诣无可厚非吧,但他就说只要按自己的方式握笔握得舒服,运笔就通畅了,实为宗师之言。
孙晓云女士的书法我私下十分喜爱欣赏,但如青柳楼主所言她要是以己之能强加于人的话,真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青柳依然 发表于 2006-10-26 21:16

谢谢痕迹和挥风牧云两位兄弟对我的一些帖子能够及时批评指正,让我们一起来捍卫中华之古老文化传统。

息州简在峰 发表于 2006-10-27 11:01

呵呵! 严重了!

孟津魂 发表于 2006-10-27 19:37

邱振中先生论晋人笔法时常说晋人用的是绞转笔法,我想这应该就是孙晓云说的捻管形成的,既然捻管形成的绞转如此神奇,那我们学会这种笔法不都成了书坛高手了?那这种笔法如何操作,当今世上有谁懂得用这种笔法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孙晓云捻管理论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