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谈品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诗品、书品、画品,重要的是人品。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学人最愉快,在知识上不断丰富、更新。世界上从无一劳永逸、终生坐享的学问,主观世界不随着客观世界一道前进,抱残守缺,孤芳自赏,痛苦必多。
做学人,方能不断超越自我,战胜寂寞,甚至以寂寞为享受。
自我否定某些片面、过时的东西,正是为了完成新我,雕塑人生。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人是学不完的。我到九十多岁,依然是个白发小蒙童,天天在学,越学越感到自己无知。身外名利,天外浮名,时间用于治学尚嫌不足,哪有功夫管浮名微利?不超脱也得超脱。
学的过程就是福气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的过程,就是福气。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真学人尊敬艺术,耻于为画而画,为诗而诗,为书而书。必须情动于衷,不能自已,迸发而出,粗砺尽而后精光出。
要读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
不好好读书,肚子空空的,画画写字也不会有多大成就。
仅仅把读书当作提高艺术水平的捷径是不够的。读书为了改变自己的气质,提高精神境界。艺术创作除了读书及前人作品外,还要读社会与大自然这两卷活书,它的篇幅无限,每天都在延长、拓深。
多读书思考,下笔才有力量
书,是前人彼时彼地感受的结晶,不尽与此时此地的我相同,可以参记,不能照搬。
多读书思考,下笔才有力量。
少年读书,多不求甚解,以后有事触发会记起,加以反刍,便能逐步理会。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
先知大意,次得其神,久嚼出味。
读书少,思想干枯,写出文字也干枯。作起诗来有上句无下句,或偶有一二佳句,全篇无足观,或四平八稳,平仄铿锵,全无见识,徒具形骸,不可能出好作品。
有了一点知识,继续自强不息,基础才能稳固,并且发挥作用。
有点知识不能自炫,商人炫货,使人感到庸俗。
《把生命溶入笔墨之中·林散之卷》
林散之---谈品
令我汗颜林散之---谈品
做人是学不完的。我到九十多岁,依然是个白发小蒙童,天天在学,越学越感到自己无知。身外名利,天外浮名,时间用于治学尚嫌不足,哪有功夫管浮名微利?不超脱也得超脱。〉〉〉〉〉〉〉〉〉〉〉〉〉
能到此处品自高。
林散之---谈品
受益匪浅林散之---谈品
林老的草书妙,文章更妙。林散之---谈品
林老是个值得人敬重的哦林散之---谈品
林老有句话:不与时人争,要与古人争一席地位。其心高焉。林散之---谈品
学的过程就是福气,说得好.林散之---谈品
自古书道即人道,从来做事即做人.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忘记根本了.多读读前辈文章,可以清心.林散之---谈品
散之老人书法我极喜欢,意趣天成,独树一帜,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颗明珠。今又有幸读其老人《谈品》,更是喜欢有加,句句是真知灼见。散之老人确实很了不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