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凯 发表于 2006-11-8 17:31

引领与超越 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 刘彦湖

[size=4]引领与超越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刘彦湖               

                                                      白石仙方更狂涓

                                                                                          柳青凯/文

    笔者寡闻,直到2000年夏天才听说刘彦湖的名字,那时《书法报》在一版发了几方他的印章,其中一方是“三十六陂春水”,感觉甚是另类,但也高明。不久刘先生竟大驾家乡古城南阳讲课,冲着他另类的高明,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谁知这一次邂逅,先生关于书法篆刻的创作理念竟影响了自己这么些年。

      刘彦湖的课讲得很巧妙,听得最多的是“秩序化”这三个字,还有他对中锋线条“仰日视之中间有一缕墨痕”的释读,记了一大本,四天时间自己仿佛已经被他带入另一个奇妙的书法世界,原来,书法艺术的“玄机”在他这里。于是回去见了书友就大谈“秩序化”,他们竟不以为然,自己却暗然自乐,从此心中多了一个偶像,学着追星族的样子把先生的照片复印放大挂在墙上,想从他刚毅木纳的神情里揣摩出书法世界的深邃。
我们不去谈论他博士的头衔,不去谈论他日益渐长的名声,也不去谈论他央美教授的职业,直入其九九年出版的篆刻精选集就可以看出他刀笔的了得,没见过此集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先生的作品的。刘先生篆刻胎息齐白石,会心于白石老人所倡言的对“刻”字的解意,追求单纯明快,直接了当的爽畅,让篆刻回到了篆刻本身。

      刘墨先生在刘彦湖作品集的序言中写道“彦湖于印主情理之说:情者,即形式因素之间内在的情态关系;理者,变化之妙又须深合于古法篆势。”从古代的遗迹和理论中参悟中国艺术的精神境界,又从逻辑数理和西方视觉心理学中直面形式构成的微妙机理,刘彦湖把自己的篆刻框驾在前无古人的创造精神之上,把白石老人纯粹琢刻理想,置入淹雅的古玺、整洁的玉印,抑或是远古图腾的神秘符号之中,向牖栽花,畅前达后,会通中西于方寸之间,古典而时尚,直于古人神髓对晤。

      我们在欣赏刘先生篆刻的同时,不能忽视他在书法领域的实践。先生书法选择篆书入门,放笔魏晋六朝,又借用二王系统的笔法表现带有牌版意味的行草,然而最为显著的是他近年来,伴随着篆刻实践炼化而出的一套独特的汉篆,胎息“袁安、袁敞”二碑的宽博与婉通,参合两周金文与汉篆碑额的原古与诡秘,因势利导,娟娟爽秀,锋銛尖锐,凌利风发,极具形式美感。先生能将书法篆刻统一到一个相同的高度,实为印坛憾见。可敬刘彦湖又是谦和寡言之人,虽书法篆刻的风向标踯躅在外,风帆远健,却能蜗居于寓所,冷眼深情于世态,落拓得如此老道,与其书法篆刻的时尚恰成鲜明的反照。

      刘彦湖的另类,使其成为印面构成美术化的先导,他对视角效果的提升拓宽了篆刻的表现范围,然而时尚与古典的碰撞难免会消解传统的魅力,怕这也许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矛盾。探索的路已经打通,至于走到哪里,我想淹雅的刘彦湖先生思考的不会很轻松把!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6-11-30 11:31 编辑 ]

淳古堂 发表于 2007-5-13 05:02

未必好em6 em6 em6 em6 em6

曾如影 发表于 2007-5-13 09:50

有点表面化,缺少对作者的深度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引领与超越 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 刘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