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望 临石门颂
龚老的行草信札比起他的隶书应该更精彩。龚望 临石门颂
下面引用由A高鸿在 2004/11/11 11:51pm 发表的内容:好像河南的张海是学龚望先生的,可惜没学好。
我曾得龚老尺牍一帧,比其隶书更具书卷气。
想看!!!
龚望 临石门颂
[这个贴子最后由驳倒在 2004/11/13 10:24am 第 1 次编辑]加入了太多清人的东西了。今人浅薄,总以为篆隶容易,主要敢写都能弄出个样子来。就象篆隶书是二奶似的,谁都敢来包一把!
其实临学金文篆隶,清人是不可逾越的,凡不遵此法则者,基本属于胡闹,博得一时新鲜,后即如昙花一现,随即消失。
龚望 临石门颂
下面引用由驳倒在 2004/11/13 10:22am 发表的内容:加入了太多清人的东西了。今人浅薄,总以为篆隶容易,主要敢写都能弄出个样子来。就象篆隶书是二奶似的,谁都敢来包一把!
其实临学金文篆隶,清人是不可逾越的,凡不遵此法则者,基本属于胡闹,博得一时新鲜,后即如 ...
有同感。篆隶不好写,篆书截至到黄宾虹似乎就打上可句号。隶书在上个世纪的下半页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值得谈论的的人了。看来“清人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的呀。
龚望 临石门颂
下面引用由A高鸿在 2004/11/13 11:00am 发表的内容:有同感。篆隶不好写,篆书截至到黄宾虹似乎就打上可句号。隶书在上个世纪的下半页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值得谈论的的人了。看来“清人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的呀。
這種討論很有意義。其實今人對清人的書法認識有限,以為光談談碑、帖學就完事。
龚望 临石门颂
下面引用由横纲在 2004/11/13 04:05pm 发表的内容:這種討論很有意義。其實今人對清人的書法認識有限,以為光談談碑、帖學就完事。
是的。篆、隶书在清朝是个高峰,邓完白开先河,成就了一大批有影响且有建树的书法家。邓完白功夫了得且世无抗手,金寿门以四两拨千斤也别张异帜,郑谷口融以草法颇得洒脱之意,伊秉受巧于安排拙而不笨,赵之谦才情出众得飘逸灵动之格。诸贤之外,鲜有妙手,篆、隶辉煌不复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