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 发表于 2003-1-18 10:29

晋唐书家师承表

  晋唐之际的著名书家,无论风格差距有多大,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一根藤上结出的果实。元代学者郑杓曾列表指出这些大师之间的传承关系,源头上溯到汉末: 
   
  这个师承表显示出盘根错节的宗派关系。即使是出了家的怀素和尚,要在书坛立足,也必须返回尘世寻找投奔的门庭。
  书坛大师的影响,还要看其作品和事迹的普及程度。颜真卿的书法地位在唐代排名第一的原因,除了功力出众外,他的官位在众多书家中也排名第一(正一品)。颜真卿活了七十八岁,占唐朝历史的四分之一以上,作为平息叛乱的勋臣,受到皇帝的嘉奖和优待,作品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强度在唐代也是排名第一。宋代推崇忠孝,颜真卿作为从一而终的忠臣,人品强化了后人对其书品的定位。其人其书受到朝廷的宣扬,桂冠越来越多,评价愈来愈高。颜真卿的《与郭仆射论座位帖》,内容指责佞臣郭英乂和宦官鱼朝恩,备受推崇;连米芾也认为此帖是颜真卿第一行书,称这件书法能使人想象作者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磬露的状态。而颜真卿为杨国忠提携的庸官鲜于仲通撰写的碑文,书法尽管不错,后人除赵明诚表示嘲讽外,多缄默不论。南宋朱熹对颜字的评价,有过这样一则故事:朱熹少年时学曹操的字,刘贡父学颜字。朱熹嘲笑颜字夹杂古今字体,刘贡父严肃地说:我学的是唐朝忠臣,你学的是篡汉的贼子!汪砢玉:《珊瑚网·朱文公议书》。颜真卿的同时代人如书学家窦臮对他的书法一字不提;李肇在《国史补》上只说他的书法源于张旭;《旧唐书·颜真卿传》仅仅写了"尤工书"三个字。
  对颜真卿的书法,宋代精于鉴赏的米芾曾提出过直率的批评,后来大体上是一派颂扬之词,以致一笔一画都不容置喙。比如《颜家庙碑》,结体松散,造形呆滞,布局局促,但经疏于鉴赏的明代文豪王世贞鼓吹为书家至宝后,便绝少有人提出异议。

majun2033 发表于 2003-2-9 18:21

晋唐书家师承表

所言不谬。

枫林飘雪 发表于 2003-5-18 02:52

晋唐书家师承表

《颜家庙碑》真的一无是处吗?

历山道人 发表于 2003-6-15 11:58

晋唐书家师承表

有启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晋唐书家师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