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寓真书法
于寓真老先生,1926年生于广西永福。早在中学时代,即追随柳亚子先生从事救亡运动,并以品学兼优、书画出众深得何香凝、梁漱溟、郭沫若、叶圣陶、徐悲鸿、朱荫龙诸前辈之器重。抗战胜利后,因参与领导桂林市的学生运动受***政府通缉而奔赴解放区。北京刚解放,他又回到柳亚子身边,成为亚老的忘年交,遂有领略历代书画珍品及遍访名家之机,为其博采众长,创个人书画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虽经30年的政治磨难,却仍矢志书翰,练就一笔“苍劲有力,潇洒流畅”(柳亚子语)的好字。于寓真原任天津市文史馆馆员、中国柳亚子诗书画院院长。于寓真先生在晚年发挥出书画天才,书法得颜真卿之深厚、赵佶之挺秀;草书步怀素,追过庭,瓣香何子贞,挺拔刚劲。
著名国画大师吴云心先生在《于寓真书法》中评价道:得力于传统技法,功力深邃。更在掌握传统技法后,发展创造,实为难得。如他写的草书“思齐”之“齐”字、“如意”之“意”,皆有特色。据悉,他曾发现两蛇相斗,盘曲婉转,屈伸有力。他由此顿受启发,创写“龙”字,写法是左右交叉起来,两笔并为一笔。这种创新未失法则,而增加了气势。单写一个“龙”字,可与一笔“虎”比美。
年近七旬的于老先生,在《于寓真书法》中追忆道:从50年至80年代,“我由一个地道的革命者变为地道的专政对象,我饱受了无端的政治磨难,甚至铁窗之苦。在那种极端艰难的环境里,我惟一的忠实朋友就是书法。它不惧流言,不避淫威,中日与我形影相吊。我‘以指代笔、以躯代纸’,在它身上,我发泄过极度的愤怒,也勾画过渺茫的未来。因此,当有人称我是‘风标独具’的书法家,评论我的字有‘怒气’,难以琢磨时,我忽然悟到‘醉素颠张’所以临之难以毕肖,这决不是后代书法家的功夫不到,关键是各自的环境、经历不同,情感亦自然有别。前者是奔放情感的迸发,后者却斤斤于一点一划的临摹,所以,以形而论,可以毫厘不爽;以神韵论,则差之千里!中国的书画都讲究‘神韵’二字,我看,有了扎实的基本功,能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倾注纸上,来感染读者,这就是由‘神韵’。这就是我的书法审美观”。
于寓真书法
http://image2.sina.com.cn/cj/roll/20050318/1111114044_VgaalC.jpg
为彭老总平反昭雪所书——肝胆照神州
于寓真书法
http://www.maomingdaily.com.cn/mmwb/ky/200404290085_982.jpg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于寓真书法
http://www.snweb.com/gb/market_daily/2003/06/28/8p6.jpg
虎
于寓真书法
老革命练字,益寿延年.于寓真书法
给的评价太高了,现在书坛这种情况太多了于寓真书法
下面引用由daxia在 2005/03/20 10:38am 发表的内容:给的评价太高了,现在书坛这种情况太多了
:em06::em06::em06:
于寓真书法
评现代书家作品,往往结合其人其事;评当代书家嘛——呵呵,说不好。。。于寓真书法
评价是有点高。于寓真这个人的学识和人品及地位都很高,字也写得还行,但是离那种大家的地步似乎还差许多。
页:
[1]